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项目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值得探索、应用、推广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本文以四年来探索项目课程模式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并对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了项目课程开发活动的有关方法,并从开发原则、开发流程、开发方法等三方面阐述了项目课程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
苟维杰  李延红  孟冬菊 《教师》2012,(26):101-102
文章运用项目课程理论,结合高职项目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开发原则,探讨了"汽车发动机装配"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阐述了课程实施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项目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开发主体和教学实施的中心、建设共享性的实践教学平台是项目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课程的功能与促进某种职业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项目课程的开发主体应该由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构成,另外学校组织与制度支持是课程开发中引入企业资源的重要保障;项目课程教学实施应该是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组织设计是项目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高质量的项目课程应该通过密切的校企互动,建立共享性的课程实践平台,在兼顾课程针对性和普适性的同时推进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职项目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学校各专业的特殊性也给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带来了难度,教师准备更是个长期而不间断的过程,教师的项目课程理念和项目课程开发技术的高低成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职项目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学校各专业的特殊性也给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带来了难度,教师准备更是个长期而不间断的过程,教师的项目课程理念和项目课程开发技术的高低成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及其任职能力要求的调研,将工作任务转化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的开发路径,介绍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中的课程、课程专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践的基本关系与类别,论述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实施环节、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教学要求、考核评价标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综合实践模式的实施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课程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项目课程开发、建设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要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理论,坚持学科本位向学生能力本位转化的教改思路,应用文献查阅、企业访谈、实践总结的研究方法。就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项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过程、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问题,对高职“药物检测技术”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实践证明,项目教学课程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药物检测技术”兴趣不足的现状,可以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课改思路中较为有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核心技术,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探讨创业就业意识下"高尔夫专业英语"项目课程的开发。通过项目教学流程的展示,探讨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同时对项目课程的开发提出理性思考,强调项目课程开发有助于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中多数课程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实践内容难以有效地衔接、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等问题,以项目驱动为主导,依据项目开发实践流程将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串联起来,形成一套面向项目开发、多课程联动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BIM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要考虑项目管理过程的扩展和延伸。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BIM全过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能力,拓宽学生对全过程项目管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度,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电子商务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践阶段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要求较高。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建立和设计面向课程实践教学的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精简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支撑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的管理与开发系列参考文档,以及项目管理体系指导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流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项目管理体系下的“以赛促学、赛训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几个学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果,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项目管理发展的起讫点不同,发展速度有所差别,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国项目管理的实践环节,具体体现在业主、承包商、设计院、合同文件、招投标过程等五个方面。通过五个方面的对比与分析,说明中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运作模式远远落后于美国,最后综合分析指出中国的项目管理应如何发展才能适应新的国际形式,才能走向快速高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DIO的工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制约因素,也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急需本土高校培养具备工程系统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以适应日益复杂和繁重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于CDIO的工程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模式,首先以CDIO理念为基础,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的合作伙伴及项目实践分级,然后参照CDIO准则建立了工程管理实习基地开发模式,并应用IDEF0系统分析方法逐层分析了工程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功能模型、项目开发模型和课程实践模型。本文是以学生为主体之一参与创新实践过程的尝试,是对CDIO过程的初步运用,也为本土工程管理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企业管理课程是高职经管类专业以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本课程,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课程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开设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的原则,使企业管理课程设计与企业真实管理接轨,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互联系,突出岗位就业要求、企业实际需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及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采购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文章从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项目化的内容设计、单元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黄敏镁 《高教论坛》2009,(12):83-85
根据项目管理实践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分析了目前项目时间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项目时间管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实践,提出一种由5个步骤构成的教学方式.为持续改进<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课程大纲、教材、教法上取得了较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且创新强,推广价值大,不但提高了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质量,而且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文章反思改革的实践经历,深感项目结题后课程的继续改革将面临投入不足及管理滞后的发展瓶颈,建议学校在实训室建设、教师发展、评价方式、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时间严重不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等问题,在分析《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企业真实项目"移动手机管理系统"进行合理改造,把该项目应用到《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课程的教学上,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引导、层层递进"教学模式。使学生熟悉软件项目团队协作开发方式,逐步适应软件企业开发环境和开发方法,使学生能真正开发企业项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community–university partnership building, course development/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utcomes related to an intensive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project that was integrated in two sections of 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n community practice. Pre- and posttest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0 BSW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community practice and who participated in a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project with their state’s fair housing office. The evaluation outcomes focus on changes in professional interest in macro practice,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traditional bricks-and-mortar or distance learning contexts.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increases in self-efficacy related to communit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Qualitativ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d shifts in their professional goals related to macro practice, increased competence and understanding, and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 number of differences emerged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distance learners.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next steps for institutionalizing CBR in community practice co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