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一文,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方面的三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是"实践高于理论"还是"实践和理论是平等并行的";能否忽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发展;靠谁来实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认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平等并行的,不能忽视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超越实践人和理论人而新产生的"理论—实践人"和"实践—理论人"是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逻辑的理想人选。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实中人们探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多是从理论哲学的角度切入的,但这种角度不仅不会统一教育理论与实践,反而导致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裂。教育理论和实践之所以分裂,是由于近代以来科学对实践哲学的僭越。在实践哲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截然不分的。因此,只有重新重视实践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才能复归统一。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理论与实践关系简单化的倾向,造成理论无用论和盲目实践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理论超越于实践,并对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源泉,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是实然状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应然追求。教育理论脱离实践,既有理论的原因也有实践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适当远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科学根据和保证。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才能真正建构起这种整体性。这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实践是一种总体性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唯一的途径。总之,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此产生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的根源。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根本看不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盲目地、笼统地批判教育理论脱离实践;一种是人为地制造距离,使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力求创新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加强中介研究,寻找教育理论通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践的疏离是高校思政课现行考核模式的突出问题。在教学与考核中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既是思政课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构建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核模式,必须转变考核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接;改进考核目标,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匹配;完善考核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优化考核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对其回答之关键在于对不同论域下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探究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流变的观念,现代意义上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彼此强求关系。教育理论联系的是能够被理论指导与改造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联系的是能够改造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理论。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趋向更为紧密,但也失却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各自独立品性的自我自觉和坚守。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来源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教育理论问题的需要,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既需要借鉴新的理论,也需要建构新的概念。概念是新理论的细胞,既是理想实践的概括设想,也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关系的桥梁。建构概念是为了变革理论,变革理论是为了变革实践。新概念的系统化就是新的理论,新理论的行动化就是新的实践。教育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教育哲学不仅是当代教育理论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也是当代教育实践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它对引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对沟通和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联系都有重要价值。古今中外重大教育变革的过程都是从教育学概念建构到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但不同时代的教育变革则有不同目的、内容和进程。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从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到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同样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进程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从教育合理性和教育存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论的创新,从教育本质和本体概念的建构、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本质理论的创新和教育本质建构实践、教育改革实践的变革,从教育需要概念的建构到教育价值和功能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主体间性概念建构到主体间师生关系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知识合理建构教学认识论概念建构到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理论创新和课程教学实践的变革,从一元多层德育概念的建构到德育理论的创新和德育实践的变革,从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公平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公平教育实践的变革等概念建构、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论应该联系教育实践。从理论角度看,联系主要体现为:理论要研究实践,弄清实际情况;理论要启迪和唤醒实践者,增进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实践智慧;理论通过实践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从实践角度看,联系主要体现为:实践依据理论的成果,纠正自己的失误或盲动;实践遵循理论的指导,往理论指明的方向发展;实践修正理论的失误,促进理论的完善。因此,我们能够认识到,所谓“理论脱离实践”在本质上是一个双向对应关系: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或摆脱理论。这是双向脱离,也是双向失误。考察当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状,确实存在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实质是自身的理论与他者实践的脱离,教育实践总是一定理论的实践。由于教育理论自身性质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理论不可能为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育理论对实践作用性质是多样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案例)两个维度对教育政策在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换过程中的机理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政策的产生过程来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教育政策产生的基础;从教育政策的目标来看,教育政策目标是指向教育实践的;从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过程来看,政策的推动是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育政策是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中介和推动力量。文章同时还指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自觉实践意识及教育决策者(教育决策部门)的自觉理论意识是教育理论形态转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案例)两个维度对教育政策在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换过程中的机理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政策的产生过程来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教育政策产生的基础;从教育政策的目标来看,教育政策目标是指向教育实践的;从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过程来看,政策的推动是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育政策是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中介和推动力量。文章同时还指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自觉实践意识及教育决策者(教育决策部门)的自觉理论意识是教育理论形态转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是有层级划分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某些教育原理、原则等在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关注实践、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今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却陷入了既缺少理论又脱离应用的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者不愿深入实践,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淡薄以及双方缺少沟通所致。因此,转变话语方式,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实践意识和教育实践者的理论研究意识是脱离这一困境的理性出路。  相似文献   

15.
立足当前的社会情境,在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应以全面的视野来把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三种关系,即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其实践的关系;教育实践者的理论与其实践的关系;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讨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实仅仅是第三种类型。对前两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的关系。当前的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呼唤拥有系统教育理论的思想家的产生。教育思想家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设,教育理论的实践也还是一个实验的过程,它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验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而知识的学习是通过理论——实践——理论来完成,并且通过实践后掌握的理论又必须运用于新的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实践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实践时间和内容,学生可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的对立两极都是可以通过一定介质而相互联系、沟通、转化的。实践和理论,是人类活动的对立两极,它们是通过体会和谋划两种介质形式而相互转化的:实践通过体会而到达理论,理论通过谋划而转化为实践。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介质,具有不断向实践一极转化的趋势。深入研究和分析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介质结构,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哲学维度把握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学理论的实践功能是指教学理论影响教学实践时对内调节和对外指导的作用或力量,主要有理论的自我调节功能和实践的指导功能。其中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功能是主要功能,对个体而言,是达成教化、养成教学智慧;对群体而言,是教育决策导向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错位和相互结合、适应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永恒追求.教育是在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引领下的指导学习或以言行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活动.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和终极追求.教育理论既是对教育实践的系统认识,又是引领和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合理性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特点、优化教育理论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他们对教育实践的全面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认识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中盛行的实践崇拜实质是一种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教条、独断论及思维方式。它肇始并形成于近代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新改造,更在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取向中稳固下来。实践主义的实践崇拜已导致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者自身的多重异化。教育理论研究的转向表明,必须走向理性地、真正地对教育实践的关注和思考,实践批判无疑是这种转向的前提和应有之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批判体现为以理论的方式面对教育实践、对实践优先性进行合理性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全面而审慎的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