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对高校体育课外活动采用俱乐部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的掌握及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课外活动形式的对照班学生。采用俱乐部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及兴趣、掌握运动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分析高校对课外活动的管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现状以及制约课外活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内容安排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积极开展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毕中旋 《精武》2012,(31):61-61,63
通过本文详细调查,对新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兴趣、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索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农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农村中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内容、动机、方法和项目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满意度.旨在探索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优化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并针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出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和杭州师范学院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喜爱运动项目、上课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分析了常州市各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途径,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和浙江大学在校的大学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喜爱运动项目、上课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我国高等院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法方法,对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目的明确,兴趣动机广泛。课外体育活动已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数同学对参加课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缺少活动伙伴,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是制约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适能与健康教育应是目前高校体育关注的重点,但高校体育基本是以单项或多项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导的课程,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与健康相关联的适能内容的教育,难以达到培养终身锻炼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发展新的课程模式,增加更多以个体为导向、知识为基础的体育课程。本研究是以行为理论作为学习的依据,探讨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交互组合课程模式,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课堂和课外活动的动机,促进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金华地区的5所重点中学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旨在较全面了解当代中学生课外活动运动项目选定的方式、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体育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为推进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合理化程度,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5.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的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基本阐述,认为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锻炼是提高和增强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