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丹华 《集邮博览》2012,(10):75-75
《集邮博览》2011年第7期刊登了笔者的拙作《池塘里的生活——新加坡2011年发行的普通邮票赏析》,2012年6月,我重返新加坡乌节路邮局,又惊喜地见到了该国今年3月12日再次发行的《池塘里的生活》普通邮票两枚(面值为国内普通信函资费),图案分别为黄花蔺和大藻,这是继去年发行睡莲和水葫芦邮票之后,对“池塘生活”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2.
常珉 《上海集邮》2011,(6):37-37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一等奖论文 作者根据文件、资料和实寄封分析研究,探知整个旅大解放区邮政时期(1946.4.1—1950.6.30)的邮资调整过程。《中国邮票史》第6卷中的邮资表认定旅大区邮资于1946年4月8日核定,1949年2月15日和同年11月1日作调整,共有3个时期。现知4月1日核定,4月8日第一次调整,前后共有6次调整、7个邮资施行时期,由此作出总表(单位:元):  相似文献   

3.
方耀成 《收藏》2008,(10):140-140
《收藏》2007年第7期王好华先生《新中国面值最低的邮票》介绍说,旅普1《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旅大贴用)》中的第1枚10元面值,按新旧人民币的折合比率1:10000换算,“仅折合新币千分之一元,即1厘钱”,这样换算折合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围绕“第一个五年计划”发行的邮票,是邮电部1953——1955年邮票发行工作中的重头戏,对此,《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有较详细的记述,可惜有些关键环节并没有说清,有必要明确—下。  相似文献   

5.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1):20-22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为此,我曾著文阐述(参见041132),以下继续讨论:1.56种邮资信封的发行起止时间第248页(为《中国邮票史》第8卷页码,下同)"在1969年10月至1977年3月期间,共发行普通邮票6.5套60种,普通邮资信封4套56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的邮票,除2011年《集邮博览》第5期《从邮票中的人物吸烟说起》一文介绍的纪109中第一枚等5枚及J.56两枚,第10期《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并非五枚》一文介绍的J.9(3—3)等7枚邮票外,在纪、特邮票中还有6枚邮票中有吸烟图案。  相似文献   

7.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3,(12):16-17
有关华北邮政总局筹印全国通用邮票的情况,《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第2—16页),但在何时开始的问题上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各区(也称各分区)自行印制和加字改值邮票的处理,《中国邮票史》第7卷并没有作专题记述,而只是在记述全国邮政统一、印制和发行全国通用邮票时附带作了一些介绍,很不系统和全面。为此,笔者结合"7卷"记述和《集邮博览》"档案选登"所披露的部分相关档案,对区票的处理作一个尽可能全面的梳理。对区票的处理贯穿了1950年全年。1950年1月5日,由华北邮政总局委托华东邮政管理局在上海印制全国通用普通邮票得到落实,计划于11月底发行。  相似文献   

9.
1968年5月1日,文7《毛主席诗词》余下的9种邮票发行,这样文7全套14种邮票发行完毕。而第二套《毛主席诗词》邮票也在是年的计划外着手安排。据《中国邮票史》第八卷披露:"1968年8月13日,邮票发行局还曾上报一套‘毛主席诗词'邮票,  相似文献   

10.
康源 《上海集邮》2001,(10):10-10
8月1—7日,由国际集邮联合会赞助的“日本国际邮票展2001”在日本东京国际展示场举行。香港邮政参加这次活动,发行《日本国际邮票展2001》通用邮票小型张(第5号),内含邮票为《一九九九年香港通用邮票》中面值10港元的“青马大桥”,小型张边  相似文献   

11.
曹骋 《集邮博览》2014,(2):76-77
在2014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撰文介绍了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4年1月8日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的信息以及该套邮票设计者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作为根西岛生肖题材“龙头”的“马年”邮票已成功问世,它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又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  相似文献   

12.
曹骋 《集邮博览》2012,(4):76-77
在今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根西邮票由英属根西岛和“根西行政区”内的第二大岛奥尔德尼岛两种邮票组成,均由根西岛邮政公司(Guernsey Post Limited)发行。2012年2月22日,根西岛邮政公司发行3套新邮,包含两套根西岛邮票和一套奥尔德尼岛邮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15日香港发行《岁次丙戌》(狗年)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全张、无齿小型张(参见060206),为第3辑第7套生肖邮票,画面揉合了中国的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集邮博览》复刊后即开始连载《邮票档案选登》(以下简称"档案"),这对推动中国邮政史及集邮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邮票史》中也引录了大量的邮票档案(以下简称"引录")。笔者发现,《邮票档案选登》与《中国邮票史》(七卷)(以下简称"七卷")的相关引录有不一致的情况。如:邮政总局1950年1月23日发供字第6/195号《关于修改邮票图案制版付印事项的指令》,《集邮博览》2008年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8,(10):5-5
“2008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南昌”于9月19—23日在南昌江两省展览中心举行。 上海市集邮协会的展品有传统类展品4部:丁劲松的《中国1897年红印花加盖邮票》、荣正光的《华东解放区邮票》(8框)、黄履中的《中南解放区邮票》、陆明的《东北解放区邮票》;邮政历史类展品1部:王少梅的《新中国的早期邮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邮票中,除了一套未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邮票以外(参见100713、100813),还有一种撤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邮票。据(《中国邮票史》第8卷介绍:“1967年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2期介绍的香港《中国敲击乐器》邮票图案资料中,作者认为面值1.4港元的“长鼓”(图1)是“瑶族长鼓”。而第1期《集邮》刊登的《精美的香港“黑釉蓝斑腰鼓“极限片》一文考证了“长鼓”图案,认为是选自唐代鲁山窑“黑釉斑点  相似文献   

18.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1,(10):30-31
翻阅《集邮》(增刊)第16期,看到其中一篇《从一枚混贴实寄封来探讨普1面值10000元邮票的发行时间》,此文通过论述一枚1950年2月17日从上海寄往法国的实寄封上贴有普1 10000元票,得出结论:普110000元票的发行日期应不迟于该日期。这可是"重要的发现",而且与原先认为1950年2月仅发行普1800元票的结论不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4期所刊《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一文,将香港邮政为配合2013年10月1日邮资调整而推出的一套2枚分别印有"本地邮资"和"空邮邮资"字样的邮票,称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早在2003年就已经诞生了。2003年9月10日,香港邮政首次发行一套4枚《心思心意》邮票,票幅均为35毫米×35毫米。票中没有数字金额的面值,而以"本地邮资"和"空  相似文献   

20.
③1939年《新光杂志》见载集邮漫画2幅:一幅题名《吃饭不忘集邮》(图9)、刊于第7卷第7期,一幅题名《集邮以后》(图10)、刊于第7卷第8期,均系黄光城所作。作者为中国早期漫画家之一,1926年《申报》见载其漫画作品(图11),还曾于1941年为天津邮票会提供"会花"图样(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