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水电站智能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相关工程安全监测的自动化及工作性态监控成为重点工作之一,而实现工作性态监控的基础是自动化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分析.文章针对水电站自动化实施中数据来源多、存储形式多样、数据结构复杂的特点,给出了三个数据集成技术方案,研究对比了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实际工程应用证明:灵活运用三个技术能够快速满足水电...  相似文献   

2.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现已经应用在地质矿产勘察中,该技术的应用便于地质矿产勘察人员对地质矿产所在区域进行综合性质的评价,这对促进地质矿产勘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技术既能够对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同时也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本文首先对多源数据融合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地质矿产勘察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其具体的应用,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3.
多源遥感数据在植被识别和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晓岚  汪小钦 《资源科学》2008,30(1):153-158
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提高地物的识别精度。本文以福建省漳浦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ASTER和CBER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植被的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流程。首先设计了基于不同植被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对单一遥感数据进行专题提取,然后基于专家知识进行决策级植被信息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将不同传感器的光谱信息和时相特征进行互补,利用不同植被在不同遥感数据上的特征和专家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判剐每个像元的归属,完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结果相比,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植被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作业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从多源数据融合的含义以及包含的技术入手,对该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作详细分析,探讨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时相、多角度、多谱段、主被动等感知手段,提升遥感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传统的多源卫星数据融合采用"卫星采集数据下传+地面融合处理"的工作方式,信息感知以及后续决策制定的时效性低.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多,载荷类型不断丰富,空间信息网络通信能力不断提升,在轨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融合多源数据,从大量真实具体的企业竞争对手中抽取出竞争对手的画像,为解决海量竞争对手无限性和企业竞争情报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提供启发。[方法/过程] 从画像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分析、画像构建和画像应用等环节出发,提出了一套融合多源数据的企业竞争对手画像构建模式,然后以H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基于所提出的竞争对手画像构建模式,构建了H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画像,从而为企业的竞争对手画像构建实践以及为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获得细粒度的用户画像标签,加强和提升服务场景的用户画像识别与精准推荐,对于洞察用户需求、开展群体精准营销、提高用户忠诚度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融入服务场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识别与推荐分析框架,以用户价值模型RFM重构表征用户行为的RFCLS标签,采用LDA模型提取用户资源使用偏好的文本语义标签,继而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和资源使用偏好等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成用户画像标签体系后,选取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标签组合展开用户画像识别的模型训练和分类性能评估.[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的数值型或者文本型画像标签体系相比,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提升了用户画像识别和分类的精准度,有效支撑高校图书馆开展更为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和个体精准化服务推荐.  相似文献   

8.
地质矿产调查中需要应用很多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多源数据技术,该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所获得的各种图像信息的优势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从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为地质矿产调查取得良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础。首先介绍了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其次阐述了其应用步骤;最后通过实例来探讨了该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多源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频谱管理领域中的发展现状,针对电磁频谱态势分析、干扰源查找等功能,重点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在频谱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论述了频谱数据融合技术在频谱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皮肤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能够应用于检测和跟踪人体部位、计算机视觉和可视化等多个领域。然而,皮肤检测的主要困难仍然是不同程度的皮肤色调、光照条件和颜色接近肤色的背景等等。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奇的基于融合策略下的动态皮肤检测,它是由一个平滑动态二维直方图、高斯混合模型和基于脸部皮肤色调颜色计算的实时动态阈值这三种检测方法融合在一起的。本研究通过人脸检测来强化肤色模型,这是因为人脸是不同色调的皮肤颜色的一个突出特征,尤其是在包含不同种族的多个人脸图像中。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由于其较低的计算成本和较高的精确度,比目前先进检测技术更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荣  江东  韩惠  张峰  赵少华 《资源科学》2013,35(4):868-874
森林类型识别是森林资源遥感监测的基础工作,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缺少纹理细节信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仅具有光谱信息,而且提供丰富的空间、纹理特征信息,因此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进行森林内部信息的提取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传统基于单个象元纯光谱及面向对象建立规则集的方法难以有效区分天然林与人工林植被覆盖信息.本文利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Sobel算子边缘检测及骨架线提取等方法,提取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纹理线特征,构建了一种新的特征指数——纹理线条密度指数(TLDI).研究表明:与常用的NDVI、SAVI、EVI等植被特征及VAR、HOMO、CON等GLCM纹理特征指数相比,TLDI指数的离散度更好、分类效果更佳;当TLDI>0.1时,为天然林植被覆盖区;当0<TLDI<0.1时,为人工林植被覆盖区.典型区域的实验表明,除极少数稀疏天然林对象斑块错分人工林,总体分类精度较高,人工林错分率小于0.83%,面向对象的TLDI指数可以有效地提取森林内部天然林与人工林植被覆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尺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亚星  王莉雯 《资源科学》2010,32(9):1783-1791
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影响差异,即NPP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本文借鉴了多种成熟的光能利用率NPP模型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点,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的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选取了具有空间尺度代表性的4种遥感数据作为NPP遥感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估算了4种空间分辨率的NPP模拟值,对比分析了这4种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的变化和NP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降低,NPP的模拟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分辨率由30m降低为1km时,NPP模拟值变化程度最大,增加了15.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探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期刊评价;关注理论指导评价方案、数据支撑评价实践和方法落实评价工作。 【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基于本土实践和国际经验;构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三维框架。 【结果】 理论逻辑上;基于人文社科研究范式;探讨从统一标准到分类评价的调整、从学术影响力到社会影响力的拓展、从总结性评价到诊断和建议性评价的转变;为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多源数据上;针对人文社科多源异构的数据特征;设计数据库建设宏观建设路径与微观建设单元;以保障评价实践的科学性;方法落实上;针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期刊评价难点;强调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的拓展与融合。 【结论】 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需要在政策导向和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从理论、数据和方法3个维度探讨契合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15.
技术监测指标研究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套技术监测的指标 ,用以监测某技术领域。通过这些指标的交互对比分析 ,可以比较清晰地描绘该技术领域有哪些机构 ,在从事哪些研究 ;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监测各研究主题的变化情况 ,预测有前景的主要成长领域 ,为科研方向的选择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并对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领域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洪梅 《科技广场》2012,(3):56-59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遥感数据相应呈现。如何让数据得到充分的应用?数据融合在当今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对数据进行融合?我们必须了解各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本文介绍了ERDAS IMAGINE9.2操作平台上的几种遥感图像融合,分别是分辨率、小波变换、改进IHS、高通滤波融合,并通过实验比较几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探讨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强  张勃  戴声佩  邹悦  马中华  张亚宁 《资源科学》2011,33(8):1613-1620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连续25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5a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07/10a,其中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植被增速最明显,而西北荒漠区植被呈微弱下降趋势;②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度上升最快,比1982年提高了9.66%;③在1982年-1991年、1992年-2001年、2002年-2006年三个时期内,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增加了472994km2、451032km2、435196km2;而在相同的三个时期,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减少了197717km2、270192km2、182690km2。  相似文献   

18.
    
It is known that biotic interactions are the key to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maintenance of species diversity. Traditional studies focus overwhelmingly on pairwis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ignoring complex higher-order interactions (HOI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ovel method of calculating individual-level HOIs for trees, and use this method to test the importance of size- and distance-dependent individual-level HOIs to tree performance in a 25-ha temperate forest dynamic plot. We found that full HOI-inclusive models improved our ability to model and predict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trees,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HOIs strongly influence tree performance in this temperate forest. Specifically, assessed HOIs mitigate the competitive direct effects of neighbours on survival and growth of focal trees. Our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OIs in global forests and their impact on species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