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的界限     
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展出了一张幻灯片,是两幅物质结构图片.教授问台下的同学:"同学们,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物质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物质的结构相似,同学们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有所不同.教授接着讲到:"看来大家已经发现不同了,这两个物质中一个是冰毒,另一个是麻黄."  相似文献   

2.
人性的界限     
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展出了一张幻灯片,是两幅物质结构图片,教授问台下的同学:“同学们,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物质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物质的结构相似,同学们看了一会儿才发现有所不同。教授接着讲道:“看来大家已经发现不同了,这两个物质中一个是冰毒,另一个是麻黄。”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画     
这是最后一堂艺术鉴赏课,美学教授将学生分成了两组,然后他拿出两幅一模一样的油画分别放在两组学生面前。教授对其中的一组学生说:“请你们在认为画得最精彩的地方画上记号。”对于另一组学生,教授则要求他们在认为画得最差的地方作上记号。不一会儿,两组学生就完成了任务。当两幅画被展示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时,我们惊异地发现:两幅画上都画满了记号——被某位学生认为是最美妙的地方同时被另一位学生斥为最糟糕的败笔,或者反之。“对此,大家有何感想?”教授打断学生们的一片窃窃争议声,问道。“美无定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位学生站起…  相似文献   

4.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抽象,但考试要求比较浅,这本书我认为教法中最主要的是要突破一个难关,就是将抽象的内容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学生。本文主要通过对杂化轨道理论这一课例的研究与摸索,总结出将物质结构这种抽象理论如何更好地教授给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学作为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实际上包含两个不同的交织在一起的认识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任何成功的教学都是这两个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一、教师是教授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授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教授活动,发展和变革学生的认识结构、品德结构、审美结构和体格结构等,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体。教师这种有目的地引起学生身心变化的活动,显然已经超出认识活动的范围,而属于实践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为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提供一幅幅绚丽多彩、结构严谨的图画.而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这种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为了形象、简捷的处理物理问题,人们常把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化成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提出的“人字结构理论”(下图为“全面育人图解”)认为,就像“人”字是一撇一捺组成的,人也可大致分为有形和无形两部分:物质载体和上层建筑,或者说硬件和软件。育人就要从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思维结构影响着语文学习 化学中有一种光彩夺目的物质叫金刚石,在天然物质中它的硬度最大;还有一种深灰色的物质叫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这两种物质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性质差别很大,但它们实际上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碳所组成的。造成差别的原因是两种物质内的原子排列的不同。——“结构”缘故使这两种同元素的物质的性质相差甚大。无生命的物质和有生命的人相提并论虽不够恰当,然而事理还是相通的。于是,笔者联想到思维结构的不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授正在准备讲课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教授无可奈何,便随手把旁边杂志上的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奖励。"教授以为这会使约翰花费整  相似文献   

10.
聪明的惩罚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图: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约翰·麦克劳德的作品。约翰·麦克劳德在上完生物课后,突发奇想,要亲眼看看动物的内脏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在下课后,他把在学校跑的一只小狗悄悄带回家杀了,然后仔细研究.他的确弄明白了动物的内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