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参加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和2011年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锦标赛的102名男子运动员以及省武术散打比赛部分裁判员进行访谈调查,针对黑龙江省武术散打技术现状提出相应提高训练水平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散打运动训练体系,是提高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将耐力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鼓励运动员主动进攻,提高对抗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强运动员攻防转换能力,提高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注重功效性训练。  相似文献   

2.
武术散打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其技击性、观赏性强,得到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何使散打项目继续发扬光大,就需要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发挥潜能,展现自己的魅力。通过研究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为其训练、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和比较法,以散打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散打运动员体能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地位以及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时,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但在比赛时,体能好的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尤其是同场队员技战术水平接近时,体能成为散打运动员获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吉洪林  赵光圣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108-110,124
目的:探讨散打运动员的骨骼状况,完善散打运动的理论体系.方法:采用HOLOGIC公司双能BMD测试仪对41名专业散打运动员的BMD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①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BMD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②大级别运动员的腰椎、股骨、胫腓骨及趾骨部位的BMD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相应部位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③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各个部位的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①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骨骼质量优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②散打训练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的BMD影响程度大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③散打运动员的BMD达到峰值后,训练年限的长短对运动员的BMD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散打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散打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把心理训练纳入散打训练的各个阶段,才能充分提高散打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少聪 《中华武术》2005,(11):60-6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散打运动员的力量练习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并结合散打训练的特点,提出散打不同类型力量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及在力量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六周的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下潜抱摔动作的影响,结论显示:悬吊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以及动作速度,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摔法,轻腿法"的现状,分析散打运动员腿法训练的重要性,提出有关腿法训练的方法,为今后武术散打腿法素质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优秀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及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提示构建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通过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与其它运动项目运动员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和PWC170值的比较分析,为散打运动员向相似的对抗类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转型以及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并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的几种不良心理现象及产生原因,并制订了一些克服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为基层教练员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竞技水平的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国家队运动员在意志力、认知特质焦虑和成就目标方面同省队队员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个性心理是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越发表现良好。建议教练员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加以对心理训练的内容,以完善运动员心理素质,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全国散打锦标赛、散打王争霸赛、世界杯散打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主要心理状态的产生和对应的赛场效果及其调节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打比赛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战斗准备等心理状态及对应的赛场效果明显的自我调节和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散打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陕西省散打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指标是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少儿阶段的体育训练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少儿散打爱好者更加科学地掌握散打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文章通过对少儿散打训练中的基本功及心理、生理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少儿散打基本功训练的特点,为提高少儿散打的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选修散打课程的普通大学生在学习散打中的心理动机和在进行散打实战中所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普通高校散打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散打的兴趣和推广散打运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散打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运动队和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都比较接近,为避免运动员出现"克拉克现象",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现代散打比赛的空前发展,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战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大量的阐述假动作在武术散打实战中运用成功的大量文献,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等方面,对假动作在散打实战中运用的基本手段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训练建议,以供广大散打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