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中学课堂 ,我们发现有许多中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 ,其学习活动不能很和谐地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 ,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和其它同学的学习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那么 ,在现阶段 ,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有什么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一个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转变成有效的学习者?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认为 ,现阶段中…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课堂中,我们发现有许多中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能安心于学习或不能顺利地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很和谐地与教师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 那么,在现阶段,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有什么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一个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转变成有效的学习者?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分析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认为,现…  相似文献   

3.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违反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教学活动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行为。如何调控课堂问题行为,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并掌握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进退有据,收放自如,不致在问题行为发生时,束手无策。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有心理学家根据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另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如行为粗暴、人际关系紧张、不专心听讲、活动过度等。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4.
宋百华 《教书育人》2013,(24):80-81
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破坏课堂秩序的,违反校纪班规,不同程度地干扰教师正常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1]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可将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外向性行为与内向性行为。一小学生外向性行为的表现1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这些行为:和周围同学讲话;议  相似文献   

5.
袁刚 《班主任》2006,(2):23-25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从行为表现的倾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的,即攻击型;另一类是内向性的,即退缩型.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课堂中男生产生问题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从教育神经科学理论视角看,男女大脑中的胼胝体体积和颞平面的差异使中小学男生出现以退缩性行为为代表的内向性问题行为,男女体内的睾丸激素和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的差异使中小学男生出现以攻击性行为为代表的外向性问题行为。中小学男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为:改革"静坐式"教学,让课堂充满乐趣;循序渐进,让男生养成自律的习惯;用冷处理法,让男生感受教师的爱;有效评价,使成就欲成为男生发展潜能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退缩行为与孤独症和精神分裂密切相关,而且与青少年犯罪也有一定的关系,与暴力犯罪相关程度也很高,因此,退缩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研究退缩行为,是一个涉及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文章对退缩行为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重点探讨了大学生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退缩行为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并重点分析了与心理有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对若干个案的举例 ,从生态学的角度 ,分析了当今学校课堂中的种种问题 :教师行为中的霸权与控制、学生行为中的从众与退缩、失衡的群体生态“花盆效应”、超耐度的生态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会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活动,或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厌学好动等等。有时,为了处理这些课堂问题行为,要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进而影响上课进度和效率。那么,如何克服不良的课堂行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十分普遍,也是一直困扰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难题。小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表现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退缩行为、注意力分散行为、扰乱性表达和扰乱性动作。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管理和应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需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以合理应对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同时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以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职业中学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导致职业中学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随之出现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一直困扰着职业中学的教师,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主要有攻击型和退缩型两种类型.究其原因,有学生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以及社会关注职教不够等.因此我认为加强职业中学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主要包括:认真监控、及时恰当的处理、培养自管能力、注重心理教育、加强职中学生的就业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认为,退缩性行为是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它包括行为抑制、社会退缩及社会性孤独等所有行为和情绪表现。行为抑制是指儿童在社会的和非社会的情景下表现出的害怕、退缩的气质特征,实质为胆小和探究动力缺乏;社会退缩是指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实质为社会适应不良;社会性孤独则是指被同伴拒绝,远离社会而表现出的消极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现己引起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解释也众说纷坛。人们从伤害意图、社会判断、工具性侵犯、故意性侵犯等不同角度来研究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本人比较赞同把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就不会有任何学习行为;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在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的因素,它能大大地促进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奥苏贝尔认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这一思想对我们研究历史教学、指导历史课堂教学、诱导  相似文献   

15.
课堂退缩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但因其隐蔽性而易被老师忽略的问题行为,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课堂退缩行为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夏芸 《考试周刊》2013,(23):23-24
教师的应答性行为,即教师对学生提问、回答等课堂学习活动发生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应答特征的反应行为,是课堂中十分常见的行为。本文着重从肢体语言和言语表达两方面对职校语文教师的应答性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课堂退缩行为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课堂退缩行为及其教育广东科所陶理清课堂退缩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所产生和表现出来的胆怯、焦虑、神经过敏、白日梦等心态和行为。这种行为是以消极地顺从成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课堂纪律干扰不明显.甚至没什么影响,故往往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日常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教师对学生作答后的及时处理,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理答行为."这种理答行为也被通俗地称之为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相似文献   

19.
攻击性行为是目前中小学中极具普遍性的教育问题。在校园里,学生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常常困扰着家长与教师。笔者认为只有首先明晰攻击性行为的本质特征,教师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教育和辅导。攻击性行为应该具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对不同的问题行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这里编译的是心理学家Kenneth Shore博士的<课堂问题行为及其解决方法>当中的六种问题行为及其解决的建议与对策,这六种行为是顶嘴、好争辩、制造噪声、上课打瞌睡、在课堂上大叫、粗鲁无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