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不存在矛盾。列宁主张一方面发扬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道德,一方面实行物质利益原则,但没有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但他更倾向于精神鼓励。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既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道德价值,又把物质利益原则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在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存在决定人们道德意识,这是马克思义道德观的本质。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在物质利益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重视物质利益又鼓励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物质利益问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如何正确有效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物质利益是激发人们心理需求的动因之一,但物质利益离不开辛勤劳动,要全面有效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就必须既讲物质享受,更要讲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4.
义利观是指物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是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义利观是人们从生产、交换的社会实践中概括和反映出来的,并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取向的基本问题。义利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交换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人一直是在道德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所取代,但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的时候依然恪守"义利关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传统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学理性缺陷在于把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始终为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依据。实际上,义利关系不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是道德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社会道德的使命就在于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同时,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人一直是在道德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所取代,但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的时候依然恪守“义利关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传统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学理性缺陷在于把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始终为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依据。实际上,义利关系不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是道德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社会道德的使命就在于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同时,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决定着他们对产品的分配不同,即他们的物质利益不同。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利益是人们活动的客观动因。承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意味着肯定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物质利益原则是一个与生产关系概念紧密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发端于春秋,至战国成为诸子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以后又一直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全部进程。义利之辨作为道德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针,指导着人们选择何种行为规范,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最后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道德修养,因而在伦理思想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和利这对范畴包含两层意义:(一)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的关系,这里所谓“义”,是指道德行为之当然;所谓“利”,是指物质利益。利又有私利、公利之分,凡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并且损害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称之为私利,凡是追求阶级、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称之为公利;(二)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凡是强调“义”,主张以“义”为评判道德行为标准,只管道德动机,而不问行为效果的,属于动机论者;凡是强调“利”,主张以“利”作为评价行为善恶标准,只管行为效果。而不问道德动机的,属于效果论者。义利之辨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即公与  相似文献   

9.
“义利之辨”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论题。义利关系问题,涉及到人们在功利原则与道义原则、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感性欲望与道德理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等一系列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这些问题任何社会都存在,具有普遍意义。在当今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义利关系问题又一次不可迴避地摆在人们面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当今社会似乎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要利用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个人欲望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私欲泛滥,唯利是图、贪污…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及其实现过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指导社会成员争取和实现自己物质利益的行为准则,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精神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对道德问题的议论表明人们对道德生活现状的不满。作为经济主体的人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往往与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发生撞击,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心理、矛盾态度和疑虑。为使经济实践和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展开,从思想上弄清这个问题是重要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斧正。一、经济对道德的基础作用道德这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属于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范围。它是从物质生活中派生的,但又高于物质生活;或者反过来说,道德生活高于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吴捍列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关系由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造成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由此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新的物质利益观念、竞争观念、公...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A4):32-3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再耻于言利,而是积极主动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对利的过分追求导致人们的道德水平日益下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中西义利观的比较,分析二者的优缺点,旨在为解决今天的社会问题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义利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干,凡为儒者均谈“义利之辩”。“重义轻利”涵养君子之志,激励炎黄子孙。儒学是中国特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主张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活动必须“义以为上”。当前有些人在义利关系上陷入了送惘。在世纪之交呼唤道德之际。应借助于儒家思想,使人们的行为受道德理性支配,开创一个道德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观.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一直也注重把握物质利益观的度的问题,强调精神和道德的作用.尽管他晚期的实践在把握物质利益与精神道德的平衡上不算成功,但他对物质利益、道德精神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直到今天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注视点由精神转向物质。重物质利益、轻理论研究的现象反映在高校,就是共同哲学课陷入了学生不愿学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科教学中所存在的严重不足:一是指导思想上有失  相似文献   

17.
所谓义利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究其实质,乃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权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公与私的问题或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关于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有论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  相似文献   

18.
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经济生活中关键性的问题,列宁曾把它称为“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对于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最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人们在物质利益上的矛盾,理顺物质利益的关系,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哲学道德化是青年黑格尔派调和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唯心主义方法。它反映了由当时德国落后的物质关系培育出来的小市民的怯懦心理。它越是执著,就越会带来德国生存的危机。道德的力量不在它自身的神圣和崇高,它是一定时代伦理精神与现实接触时发出的真正回声。因而,我国道德建设应敢于直面市场经济中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当今社会道德问题林兴发当今社会道德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深化,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理论界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个角度研究社会道德问题较多,很少从道德与政治、法律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