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笔认为:新闻媒体应当树立“新闻宣传也出生产力”的理念,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全党工作的中心,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重任中,发挥更大的、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于9月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研究决策妇女问题的大会,对于促进全世界妇女“平等、发展、和平”的进步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新闻媒介应抓住这一极好机遇,大力宣传报道中国妇女的时代脚步,为增强世界各国对我国妇女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正确估价,促进中国和世界妇女的平等参与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新中国宣告了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的法律保障妇女与男子具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人格和尊严。我国政  相似文献   

6.
英山县宣传部门坚持“三贴近”方针,近年来成功开展了系列新闻宣传活动,为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8.
9.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图书馆工作要为提高劳动素质和培养人才服务,为科研、生产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促进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朱学东 《传媒》2003,(8):3-3
在被无数人在无数个场合重复无数遍之后,发展这两个字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然而,对于传媒业来说,发展仍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业界普遍认识到,坐而论道已不是面对发展问题的现实态度,中国传媒业迫切需要的,不是发展的空洞话语,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改革。 前不久,中央相继召开了两个会议,一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一是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对我国报刊出版业具有重要意义,前者是要推动报刊进入市场,实现“三贴近”和“两个面向”;后者旨在通过实现党政部门权力退出报刊发行和经营活动,制止报刊摊派,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达一进一退,实则是异曲同工,都指向一个无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中国传媒业靠什么来求得发展?靠什么来巩固宣传舆论阵地?我们注意到,中央决策所透露的信息,已经为经年来辗转  相似文献   

12.
13.
广西区委书记郭声琨在一个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席话:“说新闻宣传是‘软实力’,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对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具有独特的作用。监督得准,监督得好,我们发现和改进得及时,就能减少或避免经济和政府形象的损失,这实质也是创造了物质财富。”郭声琨的观点,并非是简单的哲学推理,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和科学实践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将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未来几年将是石油石化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今后三年,我国石油石化市场与国际同行的竞争,已从争夺资源扩大为资源和市场的争夺,竞争对手从国内同行的竞争,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来齐心协力地实现。新闻尤需迅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发挥舆论导向、信息服务等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资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新的层次卓有成效地实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新闻宣传管理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回溯新闻传播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技术催生新媒介,新媒介开创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和新时代。现在,人类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多媒体、卫星通信、激光电脑照排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正在全面深刻地改变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新闻宣传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只有认真研究新技术带来的新情况,勇于面对新挑战,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坚持弘扬主旋律,掌握引导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