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在经济稳定和银行体系稳定的状况下,一个设计良好的存款保险体系有助于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在处理少数银行倒闭事件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安全网的功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定金融体系、保证储户利益乃至于加强银行监管、促进金融改革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章友 《文教资料》2006,(34):182-183
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二十多年来,问题呈现日益增多和复杂化的趋势,这给银行监管造成的压力也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入世后,随着金融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这些问题将更严重地暴露出来,使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加强银行监管,建立合理完善的监管机制和体系,是可以实质性推动银行业全面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类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防止挤兑发生及危机扩散。当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存款人因为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不再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避免该银行发生挤兑风潮、传染其它与之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在投保银行面临支付危机时提供救助,在投保银行破产倒闭时依法清偿存款人的存款,从而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它是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在一定限额内给予赔付,进行债务清偿的法律制度,具有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重要意义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结合可以共同防范银行业危机本文就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进行探讨和认识,以期在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政府再一次深刻认识到加大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银行也存在着容易引发危机的种种风险隐患,为了避免累积金融风险,引导银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模式,加大银行内部监管力度,优化外部监管环境,完善现有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银行业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银行业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中银行暴露出的监管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以此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理念有待创新,监管目标模式和技术指标体系有待明确;监管人员的素质尚需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亟待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制度体系不系统、不完备等等。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高度重视。银监会对银行业的监管应从银行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目标模式的转变,银行监管主体素质的提高与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建立,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完善等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各项经营活动及其后果往往难以通过现行法律制度得以完美解决。同时若银行监管机构职能行使出现障碍,则须透过寻求监管制度创新等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银行业的监管与控制。此时,银行业监管创新工作重点应是确立有效银行监管法治理念、调整银行监管协调合作机制、推动银行监管制度创新统一、建立与巴塞尔协议相适应的有效银行监管规则、全面加强国际层面银行监管法制合作等,从而构建有效银行监管法律平台。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导的金融并购浪潮席卷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日渐深入,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各国的保险监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传统的严格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外有代表性的保险监管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保险监管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联储贴现政策的改革旨在完善贴现窗口的运行机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保证银行业的流动性以维持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这对我国的启示在于,银行业的稳健是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因素;“市场信号”对银行稳定极其重要,因而金融监管当局尤其要重视信息的传递及其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的作用;要关注和学习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走势和技术;中央银行的监管应重视金融稳定及促进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1.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的高度关注。这场金融风暴无疑将给国际金融市场和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已经成为银行业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中国13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 DEA 方法和 Malmquist 指数分解方法,对2005-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策等环境因素对经营效率存在较大且差异化的影响,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不足是投入冗余产生的主要原因。样本期间内商业银行整体规模效率呈现改进的趋势,由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在趋稳回升的趋势。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化主要源于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受美国白银政策的影响,1935年中国爆发了白银风潮,在此次风潮前后,上海银钱界受到严重的影响,大量的钱庄,银行破产,为渡过危机,银钱界不得不求助于国民政府,逐渐被国民政府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行都受到影响。本文分析了中美住宅抵押贷款风险的共性,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危机中受到的警示。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贷款中的主体失范问题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银校合作"三大主体在高校贷款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为研究视角,解释了我国内地高校贷款困境产生的根源:高校因教育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投资饥渴症";银行由于高校有"国家信用",敢于放贷;政府规制实效滞后、成本过高并产生寻租行为.应该"追根溯源",切实规范"银校合作"主体的行为,从而解决高校贷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作为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尤其是还在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程度和承受能力如何,值得关注。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断恶化,中国实体经济受损的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空间遭遇压缩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并结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应对金融风暴威胁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负债办学发展到高校债务危机,是政府、高校、银行、三者利益纠结在一起产生的结果,其中政府投入不足是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背景、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从政府、高校、银行三方面共同努力,化解公立高校债务危机的一些思路,以期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的境外并购,有助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调整、增强协同效应。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银行并购潜在对象增多、并购竞争对手减少、并购成本下降,越来越多的境外并购机会呈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商业银行应选择文化接近、经营理念和模式易于融合的并购对象,采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估价被并购银行,做好并购整合,取得境外并购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基于Willem和Van den的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将两轮冲击的复杂结构引入国内的流动性风险测试当中,通过对2008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压力能力较强.中国的国有银行在受到了第一轮冲击之后的流动性比率为67%远远大于中国25%的流动性监管要求.第二轮冲击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平均流动性缓冲变化率为49%,虽然较第一轮冲击之后国有银行的流动性有更多的损失,但是总体来说在第二轮冲击过后中国银行的流动性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企业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品牌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品牌危机的高发期,品牌危机常态化。引起品牌危机的具体原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一是内因,二是外因。突发事件是品牌危机的导火线,品牌环境突变是外因,企业管理不善、品牌管理不善是内因,这是深层次原因。企业品牌危机后的管理对策一是要实行企业品牌危机预防管理,二是要制定品牌危机处理应急对策,三是危机后的管理完善与品牌资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