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上价值观多元化以及高校学分制的施行,高校基层团组织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活动载体功能不断弱化,积极开展团建创新工作,增强团组织的时代感和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尝试由共青团组织引领学生社团的发展,引领公寓团建,在工学交替下建立流动团支部,网络新媒体建团。构建一个团籍,五重身份的作为共青团组织的补充的创新团建模式。  相似文献   

2.
郭沁 《时代教育》2012,(15):42-43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在学生公寓开展建团工作,既是对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项目化工作精神的落实,也是对高校团建工作模式的有力创新。在开展公寓建团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一体两翼三特色"的工作模式,对打破传统团建模式,夯实共青团工作基础,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探寻高校团建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适应学分制改革创新高校团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给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个性化培养增添了动力,但同时也给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遵循团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适应学分制改革,积极创新导师建团、专业建团、活动建团、社区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等团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层“两新”组织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重点工作项目,是新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也是共青团组织创新、工作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有效载体.湘乡市团委严格按照上级团组织“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工作部署,把“两新”组织团建作为全市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牢,深入推进“两新“团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5.
朱小娟 《文教资料》2008,(2):214-216
团建创新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团的工作的重要举措.公寓建团是新形势下高校团建的创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排头兵.在完成基本框架构建之后,公寓建团工作遭遇困境.本文提出要厘清学院团组织和公寓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调整公寓建团的组织模式,明确职能;立足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努力推进公寓建团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职共青团工作模式是高职共青团组织履行团的职能和实现现实任务的方法的集合。探索高职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模式创新,找到一条适合高职共青团职能实现的路径,成为高职共青团组织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工作为例,在系统设计和全面整合传统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维"共青团建设发展模式,即学校共青团建设主要从团建、阵地、活动、宣传等四个维度展开,逐步形成具有武职特色的共青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永远跟党走”是共青团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团和怎样建团的问题。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实到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面创新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潘贤林 《文教资料》2011,(32):184-186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团建工作在高校团建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研究生团建中存在着意识淡薄、组织涣散、针对性差、专业性弱等问题,而小组工作方法在服务群体、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非常值得借鉴到研究生团建工作中,以提高团组织满足研究生需求的能力,提高共青团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共青团工作要通过抓重点,促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起点,促团建创新;创亮点,促工作机制和内部创新,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托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走出“高位徘徊”,实现团建创新,取得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带动高校团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利于党的建设和团的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有利于发挥党、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为完成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基于此,从党建与团建的关系入手,就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加强以党建为引领进行深入剖析,对扎实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团支部是共青团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承载和实现团的组织功能和作用的基础独立单元,更是全团工作的重要基础。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青团工作已成为高校团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其基础团支部工作职能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是新时期不断促进民办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科学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人们由"字思维"变为"图思维"的阅读思维转变,数字化传媒的发展和变革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团建工作.许多高校共青团通过数字化传媒,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增强了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作用.通过数字化传媒对高校共青团团建工作的作用,分析、总结典型案例和做法,探析团建实践的新...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群团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仍存在组织建设失力,团员干部失位,团的活动失信等突出问题。推进党团协同育人有利于深化共青团改革,强化思想建团,优化组织设置,激活团员积极性,强化高校组织育人功能,对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纪念建团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积极寻求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突破点,全面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16.
阮霖 《华章》2012,(20)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是共青团组织始终坚持不懈、狠抓落实的重要工作.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建团是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建设的需要,并以此为载体和切入点,将宿舍建团工作作为纵向打通团组织脉络的有效抓手,努力实现“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了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基层团组织建设是高校团建工作的主线和基础。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对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参与度、覆盖面具有直接影响,也是使高校团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根本途径。高校的团组织建设工作承担着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只有认清问题才能逐步加强和改善高校的团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文教资料》2008,(31):185-187
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学生社团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本文针对在学生社团建立共青团组织这一模式,提出了学生社团建团之"利"与"弊",同时也结合自身学校在学生社团建团模式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如何解决学生社团建团的驱"弊"趋"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和深化城市社区团建工作,加强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党政中心工作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以自身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积极参与城市社团建,以“区校共建”的形式,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入手,切实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扩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组织覆盖,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教育青年、带动青年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团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以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员思想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共青团员思想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就新时期团员青年的特点,在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长效育人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