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青 《学前教育》2010,(12):22-2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们和“比比”已经相处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感到“比比”带给我和孩子们的快乐与成长。“比比”这个远道而来的英国朋友,就像一粒种子悄然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经过最初默默无闻的孕育,慢慢地生根、发芽,展露出它蓬勃的生机。记得在“比比”课程开展的最初阶段,我曾经苦恼地感叹:“孩子们在‘比比’课上说得都挺好,可是在平常生活中却没有几个能做到的。” 开展,我惊喜  相似文献   

2.
圆形的朋友     
中秋节到了。贝贝比比和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赏月。妈妈提议:“我们来玩一个找圆形的游戏,看谁找得最多。”“好啊好啊。”贝贝高兴地拍着手,而比比已经东张西望开始找了。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作为“比比和朋友”课程在北京的首批实验教师,我们接受了课题组的培训,初步了解了“比比”课程,更是新奇地看到课程资料中的一份重要材料《比比和朋友家长指南》。在课程中专门编撰家长指南,反映了“比比”课程对家长工作的重视,指南内对课程简明清晰的介绍和向家长提出的六条具体建议能很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和关注“比比”课程,  相似文献   

4.
罗马在哪儿     
小蚕比比与家人住在一棵大桑树上。浓郁的枝叶为他们构造了一个完美的家,桑树为屋,桑叶为床,身边处处是细嫩的佳肴。每日晨练过后,比比总是和家人一起爬到树顶饱餐一顿。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程,尤其那一条条独木桥,总是摇摇晃晃。但独木桥的尽头总有着鲜嫩无比的幼叶,尤其在晨棵们为嫩是曦的阳光中,金色与浅绿交融,晶莹剔透,更让比比垂涎欲滴。于是每天不得不举步维艰地与独木桥挑战。“比比,快点来吃早餐!”这天早上,当比比还在晨练时,妈妈稳坐在树顶,亮起了嗓门。“又要爬过那讨厌的木桥,嫩叶怎么只在那儿。”想到那全身动荡不定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比“粉丝”     
《课外生活》2011,(11):4-5
垃圾猫和裤G想比比谁的“粉丝”多。 趁同学们做完课间操的时候,校长说:“你们不是喜欢《课外生活》的裤G和垃圾猫吗?今天,他们都来到了我们学校。”裤G和垃圾猫分别站在校长左、右两边。  相似文献   

6.
讲卫生     
贝贝和比比坐在地上玩玩具,妈妈端出饭菜放任桌子上:“贝贝,比比,快去洗手,我们该吃饭了。”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2005,(10)
请划去下面“比、赛”两字,把留下的字写在下面的空格里。赛赛赛比比比比泳赛赛赛赛赛比冠比比比蛙赛赛白赛比比比比比赛赛赛赛冠比军马比赛比跑比赛比赛赛赛比游比比比赛比赛赛赛军赛青比比比比赛步《划一划写一写》答案:1.青蛙游泳冠军。2.白马跑步冠军。划一划写一写  相似文献   

8.
杨意 《学前教育》2011,(12):36-36
“比比和朋友”活动的第四单元结束后,我们开始为第五单元《面对改变与失去》着手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由于这一单元涉及了有关“死亡”与“墓地”的话题,我们担心家长有所忌讳与回避。于是,家长信便成为我们向家长介绍“比比”教育思想与内容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易凌云 《学前教育》2011,(12):34-35
比比课程实践三年以来,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将图画书运用于比比课程之中,将图画书作为一种支持性材料,以促进比比课程的有效开展。甚至有的幼儿园还设立了专门的比比图自书角,将相关的图画书投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阅读。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图画书的加入使比比课程中抽象的情绪情感体验变得形象生动,比比课程的贯穿使教师和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更为全面深刻。  相似文献   

10.
蝴蝶成长记     
公园里,爸爸妈妈带着贝贝和比比在草地上野餐,花丛中飞舞着许多美丽的小蝴蝶。“蝴蝶真漂亮!”贝贝和比比开心地追着蝴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的“我会连”“读读比比”“我会找”“读读说说”四道题。  相似文献   

12.
植树小能手     
上课铃响了,山羊老师来到教室,给每一位小动物都发了一张小卡片,并让他们在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小猴子写好后,奇怪地问:“老师,我们要做什么游戏啊?”山羊老师笑呵呵地说:“今天是植树节,我们要到森林里植树去,在栽好的小树上,挂上自己的名字,比比谁是植树小能手。”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2,(4):56-56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河北省石家庄市师大附中石旅畅器“比比谁的脖子长!”  相似文献   

14.
水果花     
妈妈下班了,贝贝和比比迫不及待地给妈妈开门:“妈妈,你给我们带什么礼物回来了?”妈妈笑着举起手中的草莓:“我买了一盒草莓送给你们。”  相似文献   

15.
罗马在哪儿     
小蚕比比与家人住在一棵大桑树上。桑树浓郁的枝叶为他们构造了一个完美的家,桑叶为屋,桑叶为床,身边处处是细嫩的桑叶佳肴。每日晨练过后,比比总是和家人一起爬到树顶饱餐一顿。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程,尤其那一条条独木桥,总是摇摇晃晃。但独木桥的尽头[作家小议]小蚕比比的世界本来就不宽敞,每天得沿着一条小道去吃嫩嫩的桑叶。终于有一天比比在遇险之后找到了吃嫩桑叶的新路,于是,全家人都兴奋起来他们找到了广阔的路径。故事很简单,却颇耐人寻味。其一是,人生要有所作为,就要闯出新路来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要有所创新,才会有所成…  相似文献   

16.
自己穿衣服     
今天是贝贝和比比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吃完中饭,他们美美地睡了一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鼓励幼儿争当“好孩子”,不少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设置了一个“红花栏”。为了增添趣味和美观,“红花栏”以各种形式出现:小鱼吐泡泡,比比哪条鱼的泡泡多;小蘑菇,比比哪朵蘑菇上的圆点多,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红花栏”,其作用都是把孩子的表现通过对比展现出来,教师的用意也很明确:通过评比,促使孩子有更好的表现。然而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一传统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尚巾 《家教指南》2008,(1):38-39
幼儿情绪课程,可进一步推广! 《当代家庭教育报》报道,一项由华东师大与香港教育学院共同推行的“比比和朋友”课程,日前宣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点。课程围绕着发生在一只竹节虫“比比”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展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思考与讨论该如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持健康的情绪与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俊鸣 《学前教育》2010,(12):24-25
《“比比”带给孩子的转变》这篇文章选取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情境,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开始“吹牛”,大家借机比比胆量,气量,肺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