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十几年,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尊重、爱护、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是转变后进学生的有效方法。以前,我对后进学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对他们的缺点不时流露出一种厌恶情绪。有一次,一位后进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答错了问题,我随口羞辱了他。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请南师附中特级教师仇炳生老师来我校上了一堂公开课。在课堂上他提问一位学生,结果那位学生答错了。仇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只是让他坐下,而是对这位同学说:谢谢你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力量,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满怀期待的热忱之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期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因而它影响着学生对自身行为的选择。本文就心理期待在转化后进生中的应用试陈管见,以期得到同行的教正。一、利用心理暗示,调动积极因素,形成角色期待心理暗示法指用间接和含蓄的方式,如眼神、表情、体态等,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以改变学习态度,消除畏难心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亚.给后进生“吃偏食”,表明教师的期待。后进生大都不爱提问,在课堂上甚至课外活动中往往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4.
评价具有检测激励功能,通过及时评价,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的情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常常也看到这样的一些及时评价的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的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答对问题后,总是表扬说——“你回答的非常好”、“你真是很聪明啊”等等,而受表扬的学生却表情漠然;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或不能回答出问题,老师会脸色严厉的说:“不对,坐下”或者说“下一位”,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战战兢兢,无所适从,甚至最简单的问题都不敢回答.这些做法虽然能及时地评判出问题的是非曲直、黑白对错,但也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给教学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的期望值与后进生的现实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一定要以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冷静分析学生后进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不满甚至逆反心理。曾经有位后进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你有什么了不起,告诉班主任能怎么的,有能耐找校长去!听到这样的话,那位老师虽然很气愤,但他用理解的心态想到这位学生有理不饶人,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潜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一、心理重塑美术课上,适时适地地进行表扬,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你回答得很好!”“你的作业比上一次进步了!”……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对于缺乏自信的后进生来说,教师若能发现他们微小的改变及时表扬,这无疑是一滴甘露,能滋润他们干涸已久的心灵土壤,给学生一种被关注的温暖。而这种关注和表扬贵在持久与真实,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而不是有口无心地随便说,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优点的存在,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这样他们才会真正认可自…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上的一幕:“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很精彩,现在老师有一道难题想考考大家……”老师的问题尚未问完,一只只小手已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课堂气氛真活跃!教师们满怀希望地洗耳恭听。然而奇怪的是,学生的回答却是牛头不对马嘴,更有甚者是哑口无言。此时,上课者尴尬万分,听课者疑惑不解。究竟怎么回事?公开课结束后,我和一位学生聊起天:你们班的同学发言很积极。”嗯!”你也举了好几次手吧。”是的!”你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很紧张,把答案也给忘了?”“不是的!”这位学生急忙解释:因为老师说,今天上公开课,让我们要积极举手发言,谁举一次…  相似文献   

8.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列宁为什么能找到那个养蜂的人?”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完《蜜蜂引路》的一二自然段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堂上很安静,孩子们在紧张地阅读和思考。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可是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孩子们那一双双迷惑的眼神分明在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不了。“谁能先说说列宁找养蜂人一路经过了哪些地方?又看到些什么?”老师略加思索之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带有鼓动性和启发性的发问使课堂  相似文献   

9.
汪庆荣 《师道》2021,(4):39-39
2021年2月25日,天津市的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这位教师的言语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歧视与轻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很多老师听了这话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中心议题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上课时的“插嘴”。王老师第一个发言:“有的班学生学习习惯很不好,今天我上数学课,题目刚出示,就有学生不经举手马上说出答案,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李老师深有同感:“有的同学回答错了,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不同见解,不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一团糟。”关于教师如何处理“插嘴”,有老师举了下面例子:一位青年教师教学《邱少云》,正讲到兴头上时,一名学生插嘴道:“老师,为什么蓝蓝的天上没有闪闪的星?为什么邱少云身上带着子弹、手榴弹而不爆炸呢?”老师一时语塞,碍于有人听课便严肃地…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在教《院子里的悄悄话》时问学生:“谁能回答,树冠指什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很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一个学生被叫起来,答道:“树冠是指树顶。”这位教师面露不悦,随即道:“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回答。”话音刚落,课堂悄然无声。原来要求发言的,绝大多数把手放下了。大家知道,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学生一般都处于一种较紧张的心理状态,并同时产生一种探求未知的兴趣。如果教师是以信任、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肯定学生答案中的可取之处,甚至允许其答错,  相似文献   

12.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我以为我们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激情燃烧的课堂诗人说,一个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我因此想,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而一节只能冒烟而不能燃烧的课堂,更难成为一节好的课堂。何谓“冒烟”,何谓“燃烧”?比如赏读李白的《将进酒》,有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诗篇。一位老师很平静地说:“还不错,你读得不错,很流畅。”另一位老师则很动情地说:“你读得真好,读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读出了…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名后进学生极演一道题,这个学生很快做对了,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为之鼓掌。又过了一星期,老师又安排这个后进生做一较难的题,这个学生又做对,又为之鼓掌。这样“刺激”几次,这个后进生继续努力,到期未,成上等生了。生活中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鼓掌:领导同志作报告,先进单位谈经验,晚会上演节目,人们都要报之以鼓掌。这鼓掌除了赞许之外,往往带点“礼节性”的,而这个课堂上的鼓掌,却另有一番含义。首先.这鼓掌凝结着教师的满腔热忱。怎样对待后进学生?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2只猴子分吃12个桃子,大猴子吃了桃子的一半,小猴子吃了剩下的一半,问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一位学生站起来答:半个。(这显然不对)老师示意他坐下,又叫了一位学生。生答:3个。老师点了点头:这回才对。这是一个极其常见的例子,答错了,你就先坐下,让别人来说。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寻找正确的结论。毋庸置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教师与学生交流“童眼看三国”,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当老师又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时,全班学生陷入了思考,老师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学生蒋某某,“请你来回答。”这位学生用“中音”,正确但有些“执拗”地回答了这个其他同学都没有答上来的问题。老师赞许道:“老师知道你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你要积极举手发言啊!”  相似文献   

16.
教学呼唤真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他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气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教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同时还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真诚。当教师丢弃了真诚,也就丢弃了学生的崇敬和热爱;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师,也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诚信。这仅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课堂上老师跟学生来假的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状况堪忧,一些教师浮于形式,疏于学习,平日只囿于单一的课本,视野狭窄,知识贫乏,天长日久不但见识长不了,连原先在校汲取的一点墨水也大多消失怠尽,无以应对多变的课堂和学生灵动的心理需求,致使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种种“发难”时变得束手无策,窘态频出。镜头一:“老师,你也常写文章吗?”在初二某班的一节作文课上,一位老师以一篇下载的文章作为范文,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在学生为这篇范文深深触动时,老师乘势鼓励道:“只要你们常写常练,就一定会熟能生巧,写出像这样的精品文章来。”很显然,老师的鼓励给…  相似文献   

18.
一、现象扫描案例一: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说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就翘起大拇指,面对这位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案例二:学习了“混合运算”后,教师提问:“16-12÷2等于几”。一位同学回答:“等于2”。老师说:“错了,你坐下来听别人说”。二、剖析与思考有人赞扬:“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教师应及时适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述案…  相似文献   

19.
小君: 讲个“举手”的例子给你听:一位教师在执教六年级数学教研课时,要求学生用举右手表示判断题的正确,用举左手表示错误。突然一位叫王练华的女同学(课后了解是一名后进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语音刚落,全班学生大笑。但见执教老师一刹那的惊讶之后便很冷静地制止了全班学生的笑声,对提问的学生先后伸出左手和右手说:“请王练华同学看好,这是左手,这是右手。”接着,这位教师又说:“同学们,这其实并不可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老师出一道选择题,学生只需要在课桌前方的反应器上按键回答,老师就可以立即在讲台的显示屏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诸如谁答对了,谁答错了,还能看到以数据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个答题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从大屏幕上获取自己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若另有见解,就可按键同老师交流。这就是徐章英同她的丈夫顾力兵一起发明研制的“教学反馈测评系统”的一个最简单的应用。一位普通教师,什么原因促使她从教学转向了对人的智力的研究,这其间又有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徐章英,走进一位教师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