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向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新的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课题。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有促进作用。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和学术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培育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为校本培训主题,选择恰当的校本培训内容,采用培研结合、专业导航和案例研究等校本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地培育、提升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其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坚定教师教育信念,培养教师自我知识、专业精神,优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校本教研采取“培研结合”、“同伴互助”、“专业导航”、“案例研究”等方式,可以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突出教师主体的努力、学习的氛围、团队的合作、专业的引领,这些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增强自己的职业生命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开展校本教研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都在关注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我们知道,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以此为特征的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是当今基础教育界的共识,教研关键人物这一名词的应运而生,反应出教研组建设的柔性化、多元化发展。教研关键人物在多样化的连结中促进组织结构动态化发展,激发组织结构不断创造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迫切要求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整合了校本教研的各种概念的基础上,借鉴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模型,建立并探讨校本教研的结构模型,促进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最终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获得共同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资源优势等进行的教学研究。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校本教研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可,但要想真正使校本教研理念和实践在小学的校园中扎根落户,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本文就小学数学校本教研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小学的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提高校本研究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研究将带来教研制度的深刻变革,并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基层学校而言,实施校本研究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实效性。而校本研究中研究的合理定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有效的外部指导和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保证校本研究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处理好这四个因素,才能真正提高校本研究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出校本研究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对原有教研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学校存在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并解决问题。"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有"校本培训与学习"、"校本课题研究"、"校本资源开发"等等,其中核心内容是"校本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评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校本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校本课程评价应从事实认知、价值选择、实际操作等层面对校本课程评价问题进行分析,以认清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明晰校本课程评价的理念,完善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众多问题中,作为价值层面上的目标定位问题是首要问题。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普遍以人的全面性与发展性为目标定位,这样的校本课程不易在一般学校得到发展。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普通中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学习理论的视角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而且对校本课程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审视当前正在基础教育中推广的校本课程开发 同时提出重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寻求课程内容的创新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以Z80-CPU构成的单板机TP801,应用广泛,但作为教学用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则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我们深入研究单板机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面对社会、教育、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多种挑战,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科技、人文并重的素质教育方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改革的系统联动,突出特色,倡导多元,将促进高师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和谐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国内33所师范大学教科院为研究对象,对教科院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部分教科院专业与课程设置存在着定位不明、开办随意、技能培养不力、弹性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综合性及与现实的联系不够等种种问题。提出改革要注重过渡性模式与转型后模式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高师地理教育中有忽略师范教育的倾向 ,对地理教育的特殊功能研究和发挥不够。在教和学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意 ;重自然、轻人文 ;重书本、轻实践 ;重传授、轻创造 ;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因此 ,高师地理教育改革应加强教学改革 ,强化素质教育 ;狠抓师资培养 ,提高教师素质 ;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考查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 ,得出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从学习成就感、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这三个维度进行的这一结论。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平行作用关系 ,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对学习成就感有直接作用 ,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对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有直接作用 ,并通过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间接对学习成就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对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多方位地开展,主要体现是:培训目标重全面却无一面真重;培训原则重兼顾却无一能真顾;培训内容重所有内容却无法落实;培训管理重管理却缺乏领导;校本培训保障不力,实效不强;校本培训评价,评而不议,议而不改等。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培养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培养课程由普通教育课程、执教学科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三部分组成 ,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偏重教育科学课程、高中教师培养偏重执教学科课程不同 ,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介于二者之间 ;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培养的课程模式有共时态模式和历时态模式两种 ,前者学术性培养与专业性教育同时进行 ,后者学术性培养与专业性教育继时进行 ;普通教育课程应辐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个领域 ,执教学科课程应突出 1— 2门学科 ,教育科学课程应设置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各科教学法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