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儒家的经典思想,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孔子致力于社会和谐安定的政治主张,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取向,奋斗不止的求学精神,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及其宽容大度的处世风格,始终是中华民族行事为人的标杆。因此,对孔子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行解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之博大精深,不仅影响到后世儒学,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甚至远涉海外。我们着重从人的本质、义利观、人生价值的实现三方面来阐述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并分析这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而努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诸如你认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还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父子亲,君臣严”、仁者“爱人”、“杀生以成仁”、“有教无类”、“因材使教”等思想在今天仍应是我们当今生活中需要吸收的精华所,在理应继承的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是一切观念的核心,它为人们提供理想目标和行为规范,也为人们的一切价值判断提供标准和尺度,可以说,人们的言行都必然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有的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但更多的是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  相似文献   

6.
以“仁”为本是孔子教育价值观的核心,他主张把学生的“仁”德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孔子的教育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内圣”在孔子教育中集中表现为培养学生“君子”理想人格,“外王”即“弘道”,就是要实现个体向社会的超越,结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社会本位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孔子思想及其教育活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发现,而个人道德养成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必须以国家、民族和社会为归趋。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2010,(5):22-23
语言之道三:忌言 前面,我们讲了孔子的“慎言”及对“慎言”提出的三项原则。孔子在生活中也有些“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有情的宇宙观和乐感文化,源于先秦儒家原创人孔子的人生实践和体认,快乐通达的人生观使孔子既看到了人生无法逃避的苦难,又使他力图寻找、赋予活的意义从而达到自我拯救。他有近于道家庄子的思想,又有迥然不同的拯救理念。但懦、道两家都企望缓解、虚化人生存的重负,走向逍遥。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09,(7):46-49
“众恶(厌恶,讨厌)之(代词,指代人或事),必察(察看、调查了解)焉;众好(喜好,喜欢)之,必察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绵延不绝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诗人,但他却因天真、执、富于思想而具有极其浓郁的诗人气质,他的矛盾、他的清醒和他的热诚一道使他的人生成为一幅充满诗意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11.
福乐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引起的.福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人在福乐中就是身心处在快乐的状态里.那么是什么让孔子总是处在忘我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  相似文献   

12.
孔子做为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人们对其的评价众说不一,尤其是近现代,各个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从各自据有的价值观出发,对孔子的评价趋于复杂化.本文拟以历史为线索,为求客观地刻画孔子,为当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并籍此求教于各位同仁学者.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2010,(4):22-23
上期讲到孔子的“慎言”。“慎言”,是人的一种品质。为培养弟子,孔子对“慎言”提出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论语》为研究资料,对孔子思想中的“义”的具体内涵及其关系、“利”的具体内涵、孔子“义利观”的两个方面及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义利观是孔子为实现其政治抱负而提出的规范理论体系,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富有浓源的理想色彩和空想成份。由于孔子的政治理想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再加之孔子职业的缘故以及其理论社会感召力的局限性,孔子的义利观还是尚处于民间话语阶级的理论体系,在当时并没有普适的效力。恰是这一点一直为后人所曲解,又被后人所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系统,具有自己的基本内涵:他充分肯定人的生命的本体价值,认为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就是回归于自然。老子还通过揭露和批判人生价值观上的种种迷误,用以反求正的否定性方法,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根本翻转和全面反叛,具有深刻的思想解放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富贵观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孔子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仁。把仁用于治理国家,就是行“仁政德治”.从孔子自立之年算起,直到他死为止的10多年里,虽然生活清贫,历经坎坷,然而他“求仁”的人生观始终没有变,也没有动摇过,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刘英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人生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他所建立起的人生价值观,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讨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吸取其合理成分,对于建设新时代的现代人生价...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09,(9):16-18
交友之道七:知己的朋友难得 人的一生,从中学开始,到立足于社会以后,可以说,结识了诸多的朋友,而绝大多数是随缘而聚,也随缘而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可以谈心的朋友不多,而知心的朋友更难得。其故何也?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道义”与“功利”思想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针对长期以来一些人对孔子义利观研究的失真性、扭曲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对孔子义利观的严重误解这一事实,以《论语》为原始研究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孔子的“义利观”进行正本清源的研究,以恢复本来面目并进而使之“古为今用”,以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