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检视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教材中是有所涉及的:直接用比喻词造句;用例句中的比喻词另造一个比喻句:根据提供的比喻句,说说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练习的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比喻是他运用得最多。也是最得心的一种修辞手法。老舍认为“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比喻是生活知识精巧的联想”。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文学需要精辟的比喻,不是长篇大套的叙述。”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自觉地运用精辟精当、新奇传神的比喻,使作品增色生辉。  相似文献   

3.
“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词义引申的两种常见的方式。因为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精炼隽永,新鲜活泼,而且往往会引起词义的引申变化,使词语产生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意义。“比喻”就是“打比方”。通过运用“比喻”(而且必须是“借喻”)修辞手法而产生、并在长  相似文献   

4.
编排的目的和特点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中,共有知识短文34篇,附录10篇。这些短文和附录,把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所积累的感性知识系统地加以整理,使之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它和课文的“思考和练习”一样,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  相似文献   

5.
检验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往往通过“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这个办法来实现,这种题型也是语文考试中必考的题型,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在每单元的实践活动中都安排了这项训练。短文后面的习题一般与教材、课标要求的目标统一,涉及字词句段篇诸多方面的读写训练。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重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当前,有的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数学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了所谓“大运动量练习”,即“题海战术”,以及“5311高难度练习”(注一)等倾向,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理论上也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样下去,势必严重地削弱和影响到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培养国家人才是极其有害的。这股教学中的“不正之风”已经引起广大群众和领导的关怀和重视,让我们都来分析和批判教学  相似文献   

7.
干开华 《现代语文》2008,(7):144-14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必修·教师教学用书》练习三第1题:“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提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提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相似文献   

8.
(一) 在现行统编初中语文课本里,现代汉语的语言教学材料,是以“知识短文”和“思考与练习”的形式编排在各册课文之后的。这些“知识短文”和“思考与练习”,结合课文,由浅入深,筒明扼要地讲了一些语言基本知识。它要求随着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了解一些文字、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律,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这些练习,并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不断提高用词、造句的能力;做到用词得当,造句合乎语法规律。 尽管语言教材是散附在各册课文之后的,但它本身仍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在安排处理教材时,既要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要,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使  相似文献   

9.
修辞与题目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题目是文章的精灵。因此,作者写文章也常常是在文章题目上颇下一番苦功,他们经常把各种修辞手法用在文章题目上。用各种修辞手法拟题,就更好的为全文起到了“达情传意”的目的。本文仅以中学语文教材有关文章的题目谈谈这个问题。一、用比喻拟题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一文题目比喻新颖,用“少年”喻暂时落后,但有着瑰伟壮丽前景的中国。这个题目使人耳目一新,震聋发聩,说出了千百万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的心声。看题目阅读全文,激起爱国之情,荡起感情波澜。文章题目之妙,内容之雄壮,我们不能不说《少年中国  相似文献   

10.
略谈比喻句教学福建蒋大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喻”是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手法。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从第三册开始直至十二册都提到比喻教学。从阅读的角度看,比喻是用具体、熟悉、浅显的事物“打比方”,借以说明与它性质不同的、抽象的、陌生的、深奥的事...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中比喻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时曾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在街头卖矛与盾,他向人夸耀自己的矛是如何的锋利,无盾可敌。同时又赞美自己的盾是怎样的坚固,无矛可摧。当有人问道:“用子之矛刺子之盾,如何?”此人无言以对。这就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准确而又通俗地阐述了“矛盾”这  相似文献   

12.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共四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后两句是什么修辞手法,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一般性的比喻:“这首诗用比喻的方法,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种说法是拟物:“这两句诗此处不是比喻,而是比物的修辞手法。”一种说法是夸张:一种课本  相似文献   

13.
比喻有话说     
<正>说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有同学直呼太简单了。比喻确实不难,也很常见,不少人在刚学会说话时就能运用了。比如,一个小宝宝指着月亮说“香蕉”,指着煎蛋中间的蛋黄说“太阳”,这些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当你真的要学习比喻手法的时候,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了。比如,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共有知识短文三十三篇。编者按语法、逻辑、修辞基本知识和读写基本知识两条线索,把它们由浅入深地编排在各册之中。要教好这些知识短文,首先要摆正短文的位置,处理好短文和课文的关系。短文既不是“辅助性的材料”,也不是“介于课文和练习之间的一种东西”,它是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孤立地就短文教短文。在教学中,我们十分强调短文与前后课文的联系,把它看作是前面课文有关基础知识的小结,是阅读后面课文,进一步掌握有关知识的依据。教前面课文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法 ,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中常用到它。提及它的作用一般概括为使文章语言生动 ,形象具体。但如果细细品味 ,比喻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略有差异。下面分别谈谈比喻在记叙、抒情、议论、说明中的作用。一、比喻描写 ,生动优美在记叙性文章中 ,作者常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显示景物的特点。如《海滨仲夏夜》一文。文中写霞光、灯光、月亮都用了贴切、生动的比喻。用“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比喻映照在浪峰上又红又亮的霞光 ,“火焰”显示了霞光的色彩和亮光 ,“燃烧着的火焰”则突出了它的动感 ,显示出这是一幅动…  相似文献   

16.
小乌龟上当     
写作文时,我们都希望用一些修辞手法“装饰”文中的句于,以便文章更生动、优美“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运用,但它也有“真假”之分,你们知道吗?  相似文献   

17.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精彩的比喻句能为全文增色,有助于说理和描写。所以历来文学史上的大师都是比喻的大师。曹禺先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创作中特别擅长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难以表达的、不易为读者所把握的人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或行为。《雷雨》中即有一例:“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这句话是蘩漪出场时,曹禺对其所作的描述。打这个比方虽不高雅,但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蘩漪的“爱与恨”。蘩漪是雷雨中最独特、最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在原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这表明反复修辞手法极有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体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反复这种手法呢?建议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虽然还没有系统学习修辞知识的条件,但作为语言精粹的修辞手法还是大量出现在教材文本中,其中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更是屡见不鲜。虽然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了"像苹果一样的小脸蛋"等类似的修辞口语,在课堂语文学习中  相似文献   

20.
比喻的审美价值吴俊比喻,被称作“语言艺术之花”、是古今中外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审美价值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语言学家沈谦在他的《修辞学》“自序”中说:“研读‘修辞学’,就是要探讨语言文辞之美,透过有意识的努力,有系统地归纳分析,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