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微博成为今年两会的最亮点,多家报纸都陆续开设了微博版面。本文分析了微博织入纸媒后产生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提出只有在拓宽报网互动方式上求新、求变,纸媒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澄 《新闻通讯》2014,(2):11-11
过去的一年,我们新闻界又一次面临了诸多变局。作为传统纸媒,我们再一次受到冲击,有很多传言都指向一个虽被夸张但依然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纸媒的末日已经来了,我们撑不了多久了。  相似文献   

3.
"澎湃新闻"自其诞生,便赢得业界与受众关注,成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成功案例。本文从内容分析入手,对澎湃新闻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广度、新闻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和技术手段,结合传统媒体的资金人才制度管理诸优势,形成自身传播特点,应是传统媒体应对当前复杂媒介竞争态势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平板电脑iPad的出现让纸质媒体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国内外众多报纸杂志争相开发苹果应用程序。本文通过研究纸媒在iPad平台上的表现,分析影响iPad版报纸杂志短期内全面普及的因素,力求论证"iPad国内纸媒救星说"的伪命题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摄影界这两年广泛的提到一个新兴词——流媒体。它指把动态影像,静态影像,声音及图表等结合在一起,在网上展示的一种影像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纸媒新闻摄影如何利用新媒体方式打开新的战场,积极的转型或许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由单纯的图片向更为多元化的"流媒体"报道方式发展则是抢占新一轮新闻摄影革命的滩头。探索阶段的道路并不好走但却必须要走,纸媒视觉部门如何迈出并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新浪微博”的推出,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用140个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分一秒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电脑、手机前记录着最新鲜热辣的大事小事,每一个人仿佛都成为记者编辑,这一瞬间的功夫威胁着传统的“纸媒”,下坡路甚至消失的阴霾笼罩,“纸媒”就此进入尴尬的报网竞争时期.如何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争取到更多读者“留守”?这是当下纸媒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素英 《新闻世界》2011,(10):46-47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纸媒为了自救必须进行机制调整和转型。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实现覆盖,重新占领媒体市场,整合报纸资源,扩大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当新媒体的强势冲击给传统的报纸带来严峻挑战,甚至有人预言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这个地球上最后一张报纸将被扔进垃圾桶时,"二维码"的出现却给报业的发展前景带来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已经跨入全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在新媒体包围下突围而出?笔者认为报纸要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阅读,提高报纸内容和品相的竞争力的要素不应该只是内容厚实丰富,更应该是精简易读,要求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整合,从而达到轻松悦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玲玲 《中国传媒科技》2023,(3):106-109+130
【目的】探索纸媒的深度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存活、发展甚至重构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永州日报》发布的深度报道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全媒体时代下纸媒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和策略。【结果】通过记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对新闻内容进行追踪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纸媒突破重围的最佳优势。【结论】深度报道帮助纸媒引导舆论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全媒体时代,更应发挥作用,创新报道形式,延续纸媒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提供更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2,(1):8-8
苟德培在2011年第11期《中国报业》撰文,指出在当下微博盛行的时代.纸媒的发展更是遇到严重危机感,纸质媒体不妨借微博之利为己用,纸媒借力微博的“四可为”,在竞争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性格决定命运"。让报纸做个"本地人",并且努力成为一名为人所需、应人所求的本地"名人",应是所有纸媒特别是地方非时政类报刊追求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人"的角度,谈谈一份都市类报刊,到底应该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才能受到本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追捧。  相似文献   

14.
冥冥之中,似乎有天意。在都市快报创刊8周年的一次客户答谢酒会上,我面对台下数百名广告客户及合作伙伴真诚地说道:都市快报让我们抱(报)在一起,彼此会更有力量!而现在,所谓的天意却早已超越了一张报纸,甚至是整个传媒行业的本身,都离不开彼此抱团、相互融合的趋势——不仅要抱,而且要快!  相似文献   

15.
任浩 《新闻前哨》2011,(1):48-51
美国畅销书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有句名言:世界是平的。他说,网络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社会性个体,我们完全可以听到其他人谈论我们的任何言辞。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如何拯救自己,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媒介融合的实体样本——华西都市报推出的以二维码技术为支撑的"魔码阅读器"在纸媒版面上的运用为案例,分析了纸媒与新媒体在更深层次上"一体化融合"、"实体化融合"与"应用化融合"的路径,为纸媒的新媒体化和纸媒应对新媒体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底,国外的纸媒纷纷关掉原有的纸质产品,改向网络数字出版,并开始进行网上的收费阅读。纸质媒体的在线付费阅读被再次提到媒体界的焦点议题上来。中国的纸媒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在付费阅读的精细化设置上着手,大力推动创新合作,才能让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吸引受众,提供媒体"观点"便成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评论则是体现舆论导向的中坚力量。江泽民同志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9.
湖北日报通过主题区化、模块化、可视化、点睛化呈现等方式,就“纸媒深度”新范式进行积极探索,着力在思想内涵上“做加法”、在文章篇幅上“做减法”,体现题材的重大性、内涵的深刻性、素材的详尽性、呈现的直观性、观点的思辨性,使有深度的新闻快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相似文献   

20.
纸媒遭遇"寒冬"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时代"的纸媒应对举措的选择,是一个颇具挑战的重大命题。这个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任何时期纸媒的质量是发展与持续的生命线。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新晚报》打造"王坤工作室",以深度报道的高质量"热度",迎战进入"寒冬"的"冷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