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强调,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的原则,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道德是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当中并最终为了人的生活的,那么,道德教育也必然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道德生活叙事作为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对改进我们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传统道德教育忽视道德的生活性,因此失去了吸引力。生活叙事通过师生对蕴含道德价值或道德冲突的生活事件的朴素表达,展示真实的道德情境和体验,反映具体的道德精神状态。其运用于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道德教育实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由僵化走向鲜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以及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改变高校传统单一的道德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注重通过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呈现出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飞 《教育艺术》2007,(9):72-72,71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围绕教材而进行的复杂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的展开依赖于师生共同编织的叙事话语.从某种程度上说,叙事话语编码呈有意义的话语形式,从而确保叙事活动的方向与质量.笔者试图揭示语文教学的叙事方式的规律,挖掘合乎该规律的合理方法,不当之处恳请同仁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丁锦宏 《班主任》2004,(2):37-37
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唱、英雄人物、典故等)的讲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继价值澄清、认知  相似文献   

7.
鲁明 《教书育人》2012,(11):16-17
生命叙事,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在生命成长中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体验和潜意识的价值指向,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同时也包含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追求和感悟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生命叙事有着悠久  相似文献   

8.
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继价值澄清、认知推理等努力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品格教育为代表的西方学校教育将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叙事核心在“事”,关键在“叙”。道德叙事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叙事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道德知识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区别,道德叙事契合了儿童道德形成过程的叙事性思维特点。我国学校道德教…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继价值澄清、认知推理等努力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为代表的西方学校教育将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道德叙事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叙事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道德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区别;道德叙事契合了儿童道德形成过程的叙事性思维(narrative thinking)特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叙事策略包括指导学生阅读美德故事,挖掘教材中学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0.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叙事是笔者在研究生命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特指的叙事,即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清代道德教育的两种实施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清代道德教育采取了官方道德教育和民间道德教育两种实施方式。前者并非限于精英教育,还包括大众教育,其责任主体是官学中的官员、教师和乡约;后者的主要责任主体并不一定是传统观念所要求的父家长,而是根据贤者和长者两条原则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生活上的密切接触程度来具体确定的。它们虽然在其侧重点、出发点、道德教育原则、道德教育的具体操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灌输清朝统治思想,塑造清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维持清朝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道德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的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当下的道德境遇和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实现立足当下的意义建构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因此,应以境遇关怀为切点,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方面来探求道德叙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彭学军的少年小说创作植根于一种独特的南方映象。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全知式的叙述人称、舒缓的情感叙事以及穿插式的乡土解说,构成了彭学军少年小说的叙事方式。彭学军在生活中总是带着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充满智慧的笔下总是能将童年日常琐细的事情化腐朽为神奇,让质朴的文化情感和气息悄悄地流入每位读者的心田。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叙事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言性交往的主要形式 赫勒认为,“从根本上,存在着两种交往方式:直接行动与语言行动。”但在现实的交往过程中,单纯的行动或单纯的语言往往使交往无法进行下去,行动和语言多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只能区分出以行动为主的日常交往和以语言为主的日常交往。以行动为主的日常交往活动很多,不好分类,赫勒采取的例举的办法:共同做事(如散步)、为他人做某事(我给某人某样东西)、交互行动(我们踢足球)、游戏等。以语言为主的交往行动主要有通知、讨论和说服等。赫勒关于以语言为主的日常交往形式太正式了,本身缺乏日常气息。我们可以用更日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叙事一如行云流水,悠远而清新。一种看似“无目的”的教育,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儿童理解道德问题通常使用的是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因此、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堆叠的话,我们就应该致力于儿童的叙述性思维的发展,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的、特殊的、具有丰富背景的道德叙事。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道德叙本摆脱困境:1、恰当地精选和编写美德故事,教育者应给儿童创设一个能够体会善良、同情、关爱、责任、崇高、坚毅、勇敢等品格的氛围和空间;2.发掘教材中文学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教育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体悟,引导受教育者进入作品的情感“视界”,进而与故事对话、共生;3、发挥故事本身的道德力量,随机、自然地叙事。教育者的叙事,实际上是营造、创设一种帮助受教育者“进入”和“理解”故事的情感场。所有的教育都暗含在叙事中,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似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又恰恰是“天然去雕饰”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桥》是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是对应然的理想世界的憧憬,这里远离战乱纷扰、景色优美宜人、人性淳朴善良。《桥》之美在于其虚幻性,它留给我们的不是对现实的思考,而是精神的寄托。废名通过三重梦境的建构完成了其幻想叙事,由身处现实、渴望桃源,到走进桃源、抗拒现实,再到融入桃源、超越现实,逐步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完成桃源仙境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教育的意义 新世纪伊始,当我们回眸20世纪现代化运动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的社会生产力规模以及极端丰富的物质福利和绚丽多彩的人类文化的同时,也蓦然发现,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类带来了茫然无所适从的紧张情绪和迷失感,使社会上所有的人和组织都越来越为如此现实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必需的基本教育、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指导,重整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教育     
造就人之目的意识的另一个力量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愿望.服务是一种具有统一功能的力量,它将一个人生活的私人方面和社会方面联系起来.如果道德教育的过程使个人确立了这样的信念,即他的双重目的之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其实在本质上是不可分的,他为人类服务的愿望自然也就会更加强烈.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而只有通过为他人其社会谋求福利的努力和活动才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过去某些哲学所提倡的对无所作为的崇拜和远离尘世的宣扬,无论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毫无助益.一个只是注意发展自身潜能的人很快就会变得目光短浅、主观自私.没有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化的目标来检验考察他的发展,他就没有任何标准可以用来判断他的进步,也看不到任何的具体结果可以用来衡量他作出的贡献大小.于是他更易于形成一种自责内疚、自以为是和自得其乐结合在一起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寻求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一直是学校道德教育努力的目标之一.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都强调,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者的原则,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道德是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当中并最终为了人的生活的,那么,道德教育也必然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道德生活叙事作为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对改进我们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