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顺序及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低年级学生初步感知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能 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图形。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说学情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也已熟练,但是让他们用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面积的含义 ,初步认识面积和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 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3 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学重点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教学难点是 :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线和角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垂直和平行是认识几何图形特征的基本概念,所以本单元的教学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  相似文献   

7.
通用教材七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角、垂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其面积计算,这些都是几何初步知识。纵观整个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四年级课时约占40%,而本单元课时又占四年级课时的67%。单从课时比重看,便可见本单元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怎样搞好这一单元的教学呢?我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二、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截止本单元,小学阶段直线形图形的面积计算就全部学完了。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与通用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教材是在前面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既有几何初步知识,又有量的计量知识。从几何的角度看,从直线(属一维空间)到平面(属二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从量的角度看,长度可用长度单位直接计量,而面积则要进行间接计量,学生对这两者容易混淆。因此,形成面积、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数学三下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起始教材,也是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通用教材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里,安排了组合图形的初步认识及其面积的计算。我认为编者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1、通过分析组合图形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2、使学生在弄清图上所标的尺寸和计算面积所需要数据之间的关系时,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3、通过组合图形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与面积(一)”这一单元,在学习基本图形面积计算之前,安排了“比较图形的面积”等相关内容。教材以方格纸为载体,以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为素材,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经验,初步体会计算图形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数格子和割补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七册第72页例1、例2。指导思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例1、2,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掌握了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会根据边长计算它们的周长,以及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单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析 圆的面积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灵活计算圆的面积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为以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以及各种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根据各种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在联系和学习迁移规律,面积计算的教学顺序是,先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然后再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与面积(一)"这一单元,在学习基本图形面积计算之前,安排了"比较图形的面积"等相关内容.教材以方格纸为载体,以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为素材,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经验,初步体会计算图形面积的两种基本方法:数格子和割补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第七册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较为集中的一册。在学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之后,教材编排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