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不教是为了教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教师不教"?"不教"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 "不教"不等于撒手不管,不等于"放羊","不教"的目的是"为了教".  相似文献   

2.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教是为了不教”。为此,我在教学中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一点一滴地传授,做到“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一、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打好自学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查字典,但直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是研究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教”的真谛存在于学生自主探究,师生、生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之中。其实,学习就是对话,语文学习尤为如此。语文学习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自主式学习;语文学习又是学生与老师、学生的对话,这是互动式学习;它还是  相似文献   

5.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了初步的实践与探讨。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师的教应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把“教”转化为“学”。  相似文献   

7.
“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能自主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八十九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叶圣陶说的一句至理名言。今年八月六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举行茶话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九位民进中小学教师会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同大家见了面,发表了亲切的谈话。他说:刚才有位同志谈到我说过的一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准确一点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不是说不教就是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以至考上研究生,是否从此就学完了呢?不是。学习是没有一天能够毕业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我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学能力。一个人如学到某~阶段就说我毕业了,不再学习了,那就会停止不前,就要落后。  相似文献   

9.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教给学生求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摆脱教师的搀扶,自己走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新课改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从“教”到“不需要教”雷太录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学生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己看书、作文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境界。学习、理解叶老的这一思想,对指导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从...  相似文献   

13.
向树林 《教育艺术》2000,(12):11-12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先有教师的“善教”,才有学生的“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提.“乐学”是目的。没有老师的“善教”,何来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14.
<正>“研学后教”倡导的是生本教育理念,揭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本质。研学单的设计与使用是为了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学、互学、群学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训练。以研学单为载体进行教学,教师要先“研”:研究教学内容及学情,编制研学案,以研促教。学生先学,以学定教。这种研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剖析学习能力,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文阐述了构建“自主探索学习”式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莉丽 《教师》2014,(12):99-99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能自主地去学习、会学习一辈子。“教”是手段,“达到”是过程,“不需要教”是目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参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日趋终生化的今天,学会学习是每个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教学的要义所在。为此,就要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发挥学习主动性,我在课堂中不主动去“教”,注重“引”、“导”、“牵”、“放”、“赏”、“查”、“思”七个环节,力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思维,自主、独立的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常省吾身”,就是要经常反省、反思我们的教学.“省”就是反思,“身”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材的理解等.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容易被“边缘化”,而在日常生活中,生物知识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学生明天“会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常省吾身”,不断改进,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科知识、技能,会学、会用,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教育才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