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动性应力骨折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文耀庆**广西体育医院南宁530031应力骨折是由于长期、反复、快速、轻微的伤力集中作用于骨骼的某一部位而逐渐发生的慢性骨折。本病亦称为疲劳性骨折或隐性骨折[1]。一般多见于新运动员或新战士,好发于第2跖骨、胫、腓骨...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是贫血发生的高危人群,研究运动性贫血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一直是许多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加以系统的论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贫血产生机理及其低氧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贫血不仅严重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且对身体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铁储备状况和造血因子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和运动员合理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参考,并对利用低氧防治运动性贫血的可行性提出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运动性损伤的预防1.遵守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合理的锻炼方法。锻炼身体有它的规律性,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如果练练停停,停停练练,会使锻炼所得的良好成果消退。2.经常检查和维修运动场地和设备,服装和运动鞋要适合不同项目和运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药膳对运动性疲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药防治运动性疲劳机理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西医结合开发药膳,是今后研究药膳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发展方向。阐述了药膳防治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并介绍了健脾益气、补益肾气、养血补肝三种药膳中的一些实用药膳方。  相似文献   

6.
尹刚 《中华武术》2008,(12):58-59
初次参加中学课余训练的学生,在经过一段训练后,运动时常常会感到小腿骨疼痛难忍,只能减少训练负荷甚至停止训练,影响训练效果。如何防治胫骨骨膜炎,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急性腰部损伤,在我国民间又称“闪腰”。“闪腰”的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病人极为痛苦。这是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倘若疗法不当或拖延诊治,极易发展成顽固性的腰腿痛而难以治愈,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腰腿部的牵扯性疼痛、肌肉萎缩、腰部伸屈困难、脊柱变形等。因此,了解它的发病机理,采取自我预防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急性腰部损伤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药是一种抗运动性疲劳的营养干预手段,大体可分为复方和单味。中药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骨骼肌状态、免疫能力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训练科学性和营养均衡性的提升,运动性贫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运动训练可造成血浆容量增加、血管内溶血增加、机体铁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铁蛋白、尿胆原等指标可用于监控血红蛋白变化,及早发现血红蛋白降低趋势,及时提出中西结合的针对性营养解决方案,避免发展至运动性贫血,以期维持运动员良好的运氧能力,为保证运动员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述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睡眠、适度运动、沐浴、按摩、营养与药物,阐述了这些方法的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又称血红素),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供给身体各部组织的需要,同时又把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再排出体外。由于大运动量训练安排不当或连续地剧烈比赛,而营养物质又朱能额外的补充,往往引起机体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成年男子12克、女子10.  相似文献   

12.
陈裕 《体育师友》2014,(6):38-39
<正>运动性猝死(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也有译作exercise-induced sudden death),是指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临床上一般将运动猝死界定为,运动中或运动后24 h内的意外死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运动猝死的发生尚无统一的时间范围界定,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h内。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国内对运动性猝死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运动训练的必然效应。但是,如果不及时消除,将导致机体机能和工作能力的下降,影响下一次课的训练质量,甚至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的变化,出现过度疲劳,以至导致运动生涯的结束。因此,研究、分析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与机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是我通过对中外有关资料的研究,并结合十多年的教学、训练经验,设计的7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胫骨前区症候群,是在胫骨前区由于内压异常增高所致二次性组织损伤时一些症候群.所谓的胫骨前区就是位于小腿的前侧方以胫骨、腓骨、骨间膜、胫前肌间隔及肌膜坚强包围着的闭锁腔,固而此腔几乎没有伸展扩张的余地.占有此腔大部分的是以胫前肌为主的小腿伸肌群,此外还包括前胫骨动静脉及腓骨神经.小腿是由四个胫骨区域(前、侧、向深、向浅)组成,由于构造特殊,特别易  相似文献   

15.
对解除运动性疲劳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解除运动性疲劳方法的探讨洛阳师范专科学校韩素梅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l.运动量。锻炼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如果运动量非常小,不用动员内...  相似文献   

16.
吴楠  陶澜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4):25-26,34
蛋白尿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许多学者认为,长期蛋白尿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子引起肾损伤的加重。运动性蛋白尿是蛋白尿的一种表现,有人已提出大强度运动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损害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况.旨在推动运动性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国内在脾胃功能失调方面的研究报道,指出脾虚证在消化功能、能量代谢,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指标的改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脾虚证的发生机理,并建议设计出接近动物损伤状态的动物模型,从而进行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的人体在进行不同性质的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心率,血乳酸,肘静脉氧分压和PH值进行了测试,以探讨运动性乳酸产生的机理。多次实验证实:运动性乳酸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至少在我们的测试条件下,不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运动性乳酸的产生。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运动性乳酸的产生应主要从运动肌群对能量的需求速率及不需氧的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快速供能特点去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正> 垫上的前后滚翻动作是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教材,它能够发展人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心率过速,甚至呕吐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能区别对待,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如下几个问题。一、产生不良现象的原因产生不良现象的原因包括病理和非病理的两方面。一般说来,由良性阵发性头部眩晕、美尼尔氏病、中耳炎以及头部受过外伤或耳部手术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属于病理性原因。患有上述疾病的学生是不能做垫上前后滚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乒乓球运动员机体能量的特点,分析了运动员能量产生的基础,阐明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