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  相似文献   

2.
李博 《图书馆杂志》2022,(1):122-127
一般以为,《辉县志》自明至清凡修七次,其中明万历、天启二志仅孤本残存。实际上,河南省图书馆藏万历志为补刻本,其补刻至少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后,而所谓天启志并不存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残卷实为万历志之崇祯补刻本,相较前本,其中并有剜改,各方志目录、善本书目的著录均有待订正。从万历《辉县志》两种补刻印本可看到,志书历次重修之间存在诸多小型修补,这些补刻后印本也是方志纂修链条的一环,在编目和利用时应加注意。  相似文献   

3.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通过会试,至二十年参加殿试成为进士。初授山东历城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仕至兵部尚书。因误用辽东巡抚王化贞,导致明军在广宁溃败,于是辞官告归。天启六年二月,因魏忠贤荐,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十二月改为兵部尚书。后崇祯帝铲除阉党,张鹤鸣受到朝臣连续上章抨击,自求隐退,被诏加太子太保返乡。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李自成部攻颍州,张鹤鸣组织抵抗,城陷被杀,年85岁。其家人六次受到封赠,而封赠诰敕原件在崇祯八年兵乱中焚毁。封赠诰敕的文本,多保存在其后人多次续修的《张氏族谱》(今存民国26年刻本)中,尚能构成比较完整的任职轨迹。这些诰敕文本,所载内容不仅与明代的封赠制度吻合,而且与(顺治)《颍州志》中的记载一致。兹按时间顺序依次辑录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永光(1561-1638),河南长垣人,字有孚,号射斗.明万历二十年进士,神宗时历官至南大理卿.光宗即位,升工部左侍郎署部事.天启年间,历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元年任户部尚书,后改吏部,崇祯四年致仕.  相似文献   

5.
《石巢传奇四种》作者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百子山樵、皖髯。安庆府怀宁(今安庆市)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天启四年(1624)以谋迁吏科阴结魏忠贤,又惧东林党攻己,未满一月即请归。崇祯元年(1628)起光禄卿。崇祯二年(1629)阮大铖名在  相似文献   

6.
祁彪佳,字虎子,又字幼文、宏吉,号世培。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万历四十六年十七岁举于乡试,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选福建兴化府推官,任职五年后丁外忧归,崇祯四年(1631)服满晋京,次年春考选福建道御史,六年出为苏松巡按,八年乞病归养母,此后家居八年,直至崇祯十五年才北上赴河南  相似文献   

7.
赵秉忠(1574——1626),字季卿,号(山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状元。授修撰,万历四十年典试江南,取士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皆为一代名臣。迁侍读学士值经筵,累迁礼部侍郎,掌詹事府,晋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致仕归里。后坐刘钟英案被削官夺俸。天启六年(1626),赵秉忠在家愤懑而卒,年53岁。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加太子太保,赐祭葬。1983年,在赵秉忠的家乡郑母村,发现他中状元的殿试卷,经青州市文物管理站魏振圣多次走访,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老先生将殿试卷捐献给国家,现存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据有关专家鉴定,殿试卷的纸张、绫子、文字、图章等都是原物。目前我国明代殿试卷存世很少,因此,这件殿试卷的发现,比较珍贵。该殿试卷为十九折册页,正文为工整小楷。试卷首页右上角有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面盖有弥封关防长印。试卷系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金绫装裱。另外,附有赵秉忠及上三代简历,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四折,有三处盖有朱红大方的“礼部之印”。现将殿试卷原文公布,供明史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天启三四年对安邦彦的用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继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之后,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起兵反明,号罗甸大王,兵陷毕节,围贵阳。安邦彦所部在贵州、四川等地活动达八年之久,直至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贵州巡抚来燮元攻占水西,安邦彦、奢崇明败死。有关对安邦彦用兵的情况,《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等史籍中虽有记述,而本馆所藏明代档案,对天启三、四年明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调兵遣将、筹集粮饷等情况的详细记载,却为上述史籍中所缺略,故予公布,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按语: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十四年通过会试,二十年被赐进士出身。初授山东历城知县,后官至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从一品。《明史·张鹤鸣传》纪事较为简略,是目前研究张鹤鸣的最主要资料。《张氏族谱》中的《司马公殉难事略》《司马公传》及其《墓志  相似文献   

11.
诸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母亲为佟佳氏,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三十六岁。 努尔哈赤起兵时,诸英只有四岁,生长在新兴嗜血的部族之中,遂早历战阵,第一次带兵打仗年仅十八。《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诸英自将一军,征伐安楚拉库路,大胜,被赐号“洪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满文老档》开篇记载:万历三十五年,诸英二十七岁,率领建州军队在图门扛畔的乌碣岩下大战乌拉部,又立大功,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满语“勇者领袖”之意)。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13—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决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明礼部尚书徐光启主持测绘,德国传教士汤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设计,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Giacomo Rho)校订。据汤若望书信记载,《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完成后,颇得明崇祯皇帝喜欢,一直留在其身边。至清朝收藏于内务府,在内务府舆图房的目录《萝图荟萃》中有记载。  相似文献   

13.
高默(1586——1639年),字玄之,山东省梁山县黑虎庙人。万历四十四年,考取进士,天启三年,升为国子监博士。同年,任刑部四川司主事,旋任江西司郎中,后为湖广清吏司郎中。天启六年,扬州知府刘铎因受阉党诬谄,交刑部审理。主司高默知刘为冤案,秉公执法,力为开释。魏忠贤以其“恂情卖法”,矫旨将其革职。1627年,崇祯即位,高默复故职。翌年,晋阶奉政大夫。当时。德藩横征暴敛、鱼肉乡民。高默目睹其状,冒着再次失官危险,毅然上疏崇祯帝,对德藩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因而结怨于德藩。由于德王屡进馋言,两年后高默被除籍。这篇疏稿,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德藩及其爪牙敲诈勒索百姓的史实,反映了明代藩租的征收方式——“敛大户”的真实情形,同时也反映了一条鞭法的推行情况,并说明了一条鞭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而受欢迎的事实。它对于研究明代的赋役剥削制度和阶级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疏稿存载于《汶阳黑虎庙高氏族谱》。  相似文献   

14.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包含了丰富的《金瓶梅》早期流传信息,是《金瓶梅》文献研究的重要出发点。笔者通过梳理《万历野获编》版本系统,认为"金瓶梅"条最早见于钱枋重编的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陈奕禧校阅钞本。此条很可能是钱枋"割裂排缵"、分门类编时窜入,并非《万历野获编》原编原貌,有《顾曲杂言》传承系统作为旁证。但现有文献无法否定沈德符对"金瓶梅"条的著作权,其写作时间应迟至天启、崇祯年间。  相似文献   

15.
《浙江档案》2009,(4):32-33
南阁牌楼群位于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原有7座,现存5座。即“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由礼部右尚书章纶及其子广东布政使章玄应、其侄江西湖口县令章玄梅、其曾孙广西参议章朝凤所立。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从北至南依次纵向排列,全长150米,层层递进。井然有序。气势不凡,激励族人刻苦学习、获取功名。  相似文献   

16.
一、内阁大库档案概况及其流转 内阁大库档案由明档、盛京旧档和清档三部分组成.明档是清统治者修纂<明史>时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资料,包括明代各朝档案,以天启、崇祯朝最多.  相似文献   

17.
万历《新会县志》,一般著录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笔者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研究,认为该志当成书并刊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国图本是崇祯间增刻本,后经清人抄补。复旦本为顺治十六年(1659)补板重刊本。  相似文献   

18.
有明一代,历朝皇帝均“命儒臣编纂实录”,将前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作详细记载,并在《实录》的基础上,“采辑皇考言行政事之可师可法者以为宝训”。“实录以备纪载,宝训以贻典则”,当朝皇帝“既以存诸心,力诸行,又望后之子孙皆尊之如典谟,一代之制存焉,不可或废也”。《宝训》“盖取诸实录所记”,集《实录》之精华汇编而成,既便于当朝皇帝“朝夕览省”,又可垂教于后世。 明代皇帝,除了被成祖篡位的惠帝、被英宗“夺门”废黜的代宗和“亡国之君”思宗崇祯三人外,其余历朝均有《宝训》。万历三十年春付梓的《新镌官板皇明宝训》辑录自太祖(洪武)至穆宗(隆庆)十朝皇帝的》。其后又续修了神宗(万历)、光宗(泰昌)、熹宗(天启)三朝的《宝训》。其中太祖的《宝训》篇幅最长,达253页;在位仅一个月的光宗(朱常洛)《宝训》最简,仅存6页。 《明熹宗宝训》是从《明实录·熹宗实录》87卷中选粹而成的。现在见到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明熹宗宝训》(载《明实录》之100册,下称“校印本”)是个残本,计53页。旅顺博物馆藏之《明熹宗宝训》(下称“馆藏本”)计17页,皆为“校印本”所未收者,故而弥足珍贵。今述其要以使世人知其梗概,俟《明实录》有再版机缘,或可尽补缺之绵薄。  相似文献   

19.
明朝虽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这一点在史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由于没有了严师的管束,万历便开始纵情声色、不问朝政.为了满足自己享乐的需要,遂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到各地名为监督开矿,实则公开掠夺.万历廿七年,掌管御膳的太监高淮被派往辽东征税.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图书馆所藏《明太仓诸生谱》(以下简称《诸生谱》)为清初抄本,作者是明人沈承。沈承(?—1625),字君烈,号即山,南直隶太仓人,生员。据《诸生谱》序文所言,该书成于天启四年(1624年),然所载内容迄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故而可以推断,天启四年后内容为清初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