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比较中美产/学/研专利价值,有助于洞察两国专利价值的演进及差异。基于Incopat全球知识产权数据专业分析平台获取的专利价值度指标,分别选择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公司与科研院所,进行了两个国家产学研不同类型的专利价值比较。结果显示,两国产学研专利价值在其专利获得授权的初始阶段都比较接近,但之后的发展趋势却有着较大差异:美国产/学/研专利价值在获得授权后呈现明显的上升发展态势;中国产/学/研专利价值整体上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数据发现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中国大学、公司和科研院所不仅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更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商业运营,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和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专利价值成为中国大学、公司和科研院所专利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发展现状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通过对整体概览、技术分析、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统筹概括,得到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度,并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为我国未来几年稀土抛光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对中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专利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因此在专利引证网络中,具有价值的专利的结构特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先前关于专利价值的研究大多分析的是专利的静态性指标,且对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专利价值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较少。因此从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分析专利的动态性指标对专利价值的影响。选取美国LED专利作为样本,并以专利诉讼为专利价值的代理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外向度数中心性、内向度数中心性和有效规模对专利价值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发展的早期,外向度数中心性、内向度数中心性和有效规模对专利价值不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在技术发展的成熟期,外向度数中心性、内向度数中心性对专利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在LED不同技术领域中,各自变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学知识与技术创新间关系愈发的多层面化和高复杂化。从引用科学知识的专利入手,利用表示学习从语义层面上分析专利科学关联关系,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引用何种特征的科学知识,并比较中美两国专利科学引文主题的异同,从中美两国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关键创新主体的演化情况来探索引发该现象的原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研究表明,高价值专利的科学关联度更高,生物医学领域对高价值专利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在高价值专利数量上处于劣势,且在智能医学领域及基础硬件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但近年来在电力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离不开国家电网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人工智能在地震监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对我们准确把握专利价值度的地域差异、进而为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专利价值度是专利价值量化的表现形式,是对专利价值的度量,也是企业进行专利转让、投资、许可、组合等专利运营活动的一种依据。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得到的我国各省市在1985—2018年间所有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并借助该平台的专利价值度计算功能,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专利价值度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展示了我国创新水平的区域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相关关系,我国专利发展存在总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向智能船舶相关技术的专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利统计层面对智能船舶技术全球分布态势、主要专利权人、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分布、专利价值、重点专利、主IPC分布对比分析;并且通过3D专利地图对热点技术领域可视化分析。从专利价值层面来看,中国虽然在智能船舶技术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但是专利质量普遍较低;从创新主体来看,国外多为科研机构和企业,而中国高校占绝对优势。从技术研究热点来看,智能船舶技术主要集中在智能运动控制、航线规划、通信导航。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明确我国在智能船舶技术领域布局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为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从繁杂的专利中筛选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专利,是专利的管理、保护和运营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智慧芽数据和Innography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从分析工具中已有的"专利价值"和"专利强度"等指标入手,直观筛选中南大学的高价值专利和重要发明人,并对筛选结果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和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帮助新晋企业和设计者研发电子体温计产品和申请相关专利,从统计指标和技术发展角度分析截至2020年6月全球电子体温计专利情况,并界定电子体温计高价值专利标准,通过专利地图和技术功效矩阵对相关专利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要类型,专利申请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专利失效问题严重,应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上提高对外观专利的重视,将过期的高价值专利作为研发信息的重要来源.(2)中国和日本同为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大国,但日本企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此外,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其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相互促进.(3)电子体温计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是内部元件提高测温精度且缩短测量时间和外观造型吸引用户购买且方便使用.最后,提出电子体温计未来应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链的一环,并分别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人才、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培育高价值专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系统性进行研究,对于这项工作的全面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运用系统思维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对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的成功实践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以产出具有高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市场价值的专利为目的,由科技创新、专利申请、专利运营三个要素及其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高价值专利培育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环境关联性等特性。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必须重视和坚持其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李黎明 《情报杂志》2023,(2):166-174
[研究目的]“十四五”规划首次将高价值专利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亟需对专利价值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分析研究重点、评估现状和未来展望,以期更好地优化专利政策,培育高价值专利。[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专利价值研究文献的归纳与评述,一是界定专利价值的内涵,测度专利价值的决定因素;二是评估专利价值指标的有效性;三是分析专利价值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四是探讨专利价值的内生性。[研究结论]专利价值是专利的资产价值,也就是创新者的利润回报。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寿命直接决定专利价值,但为了实现专利价值的最大化,创新者必须权衡专利保护范围与专利寿命之间的矛盾关系,选择最优专利保护范围。在专利价值内生性挑战下,最优专利保护范围随着创新者的策略选择、产业属性特征以及政策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变化,这也正是未来专利价值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徐欣  唐清泉 《科研管理》2012,33(6):83-91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专利数量和行业分布刻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专利与会计盈余之间的关系,检验了专利竞争优势和加速化陷阱两种理论。研究发现,在2000年之后,上市公司的专利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但是专利的行业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这反映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总体而言,专利与盈余显著正相关,即专利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大体成立,但是部分行业存在着加速化陷阱的现象,这些行业中数量激增的专利不能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当期新增专利和存量专利对盈余有着不同的影响,新增专利对盈余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存量专利则不然,即我国专利存在经济时效。本文的结论为研究企业专利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和完善专利制度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部件,培育并评价其高价值专利对于我国突破国外“技术锁定”,对实现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选取了燃料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探究了技术锁定视角下的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技术锁定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2)引证数、被引证数与同族数均对专利价值的促进作用显著,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而IPC分类数对专利价值不具有显著效应。在丰富了专利价值研究的同时,为我国突破“技术锁定”,进而实现专利强国的目标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研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提出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分析模型,并以OLED产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研发比较活跃,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在专利开发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在我国进行了长时间的OLED技术专利布局,成为我国OLED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并且一些专利是集中在我国OLED技术的空白领域,这将对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产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4.
张古鹏  陈向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13-1820
 发展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环节。文章选取与国务院近期公布的7大新兴产业紧密联系的5个技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入手,使用专利授权率和付费期长度2个指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及各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创新质量。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申请授权专利数量的大幅增长反映了中国在研发规模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专利授权率和专利平均付费期长度皆落后于发达国家,凸显了中国在研发质量方面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政府需提升其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并借鉴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经济体实现科技飞跃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5.
贾辰君 《科学学研究》2018,36(6):974-983
近年来,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情况在我国不断出现,对标准必要专利挟制采取何种强度的规制,是进行具体法律规制建议的基础和起点。规制强度的确定,可以为具体的标准必要专利法律规制提供价值导向和参考。在选择规制强度的时候,应该分析以下因素:我国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的国际竞争力状况,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的自身特点,欧美对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法律规制强度状况等。基于对上述因素的分析,建议我国对ICT产业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规制采取较高强度。较高强度的规制有利于减少标准必要专利挟持的发生,有利于维护我国ICT企业的利益,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6.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专利计量方法,对全球软件专利进行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全球软件专利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美国和日本是全球软件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全球软件专利的高产机构大部分分布在日本,但是全球软件领域的核心专利大多数却分布在美国;中国软件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要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为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新晋企业和设计者研发电子体温计产品和申请相关专利,从统计指标和技术发展角度分析截至2020年6月全球电子体温计专利情况;并界定电子体温计高价值专利标准,通过专利地图和技术功效矩阵对相关专利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要类型,专利申请数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专利失效问题严重。(2)中国和日本同为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大国,但日本企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与其电子体温计专利申请相互促进。(3)电子体温计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是内部元件提高测温精度且缩短测量时间、外观造型吸引用户购买且方便使用。最后,提出电子体温计未来应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链的一环,并分别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人才、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Deli Yang   《Research Policy》2008,37(6-7):1035-1046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invention patents of the US and China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and granting practic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both countries appear to make efforts to provide equal treatment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nts for patents in terms of pendency, but domestic applicants seem to enjoy more certainty of the patent being granted within the pendency period than foreign applicants in both countries. As regards grants, the US is equal in granting patents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s; China appears to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domestic applications. Such practices ha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patenting policy an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20.
The impact of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patents on the probability of an opposition being filed and a patent being revoked has been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fter accounting for patent value indicators and industry specificities.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dataset of approximately 450,000 EPO granted patents and 24,000 patent opposition cases in the years 2000–2008. We find that patents with a first priority in the US are less likely to be challenged, although they are relatively more likely to be revoked than patents with a priority in a member country of the 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Patents from Japan have less probability of being opposed and are less likely to be revoked than the other countries. A disaggregation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has revealed that patents with a German priority have a higher or similar likelihood of being opposed than patents from the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exceptions of The Netherlands and Denma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