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多国家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公共利益作出了程度不同的界定,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的公共利益立法界定和理论探讨提供了法治基础;理论界积累的大量理论成果,成为完善我国公共利益立法的理论基础。语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公共利益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利益概念具有有限性。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决定了相应规范的层次性,公共利益的多样性决定了相应规范的专门性。在公共利益的实体立法过程中,其难点在于公共利益的主体要素、界定原则、界定标准、判定方法、内容范围和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夙琼 《教师》2011,(26):22-2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公益性及教育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社会和个体利益,实现高职教育公共利益的有效递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公益性及教育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社会和个体利益,实现高职教育公共利益的有效递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关乎着政府经济项目的设置与实施。环境公共利益界定的标准适宜于采取形式合理性标准。界定方法采用系统化的专家咨询、民众听证和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在民众与政府发生分歧的情形下,由法院裁判政府所设立的项目是否符合环境公共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是当代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常见的概念,我国宪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分别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解释;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完整而权威的界定,甚至在国际公法学界也找不到精准的诠释,造成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滥用。通过综述各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找出其中共性的结论,为描述我国宪法条文中的“公共利益”含义,以及限制其随意使用提供借鉴和佐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权法未对物权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作出界定,而此界定事关征收各方的利益。界定公共利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作出界定,行政机关则依法遵循相应的程序对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决定.最后由司法机关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对行政机关的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终局裁决。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的通常界定方式是以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对立关系为基础,并以"公益优于私益"为原则进行的,但是公益与私益之间不仅是对立的关系.还存在统一关系.以公益与私益统一的关系为基础,国家对私益的保护也就可以看做是对平等、公平、自由的经济秩序的维护,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利益的界定就可以认为是对不同的社会公共价值之问的优先性确定.  相似文献   

8.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第20条和22条将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对土地和公民合法财产的征收、征用的理由。公共利益既然构成对私权克减的正当理由,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就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的思考。文章从语义分析、界定原则和方法等角度对公共利益的含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修辞形式,公共修辞旨在回应修辞实践中的公共性问题,其主要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修辞目的,通过对文本或话语的策略性挖掘、表征、征用与转换,维护公共空间的协商性、批判性与对话性。社会舆论场域中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共议题、公共话语、公共价值三个维度,相应地也就形成了公共修辞的三重内涵:一是公共议题的争议性呈现,即通过对事实的可见性生产,促使公共空间的问题与矛盾形成,以此激活公共空间的批判功能;二是公共话语的知识性建构,即在知识维度上构建出一种“介于之间”(in-between)的话语形式,其主要修辞策略是赋予事物认知以知识逻辑;三是公共价值的对话性倡导,即在文化维度上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和解,从而建立公共空间理性交往的认同基础与共识基石。由于公共修辞的劝服或对话功能服务于公共利益取向,其主要“应用场景”是公共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的逐渐形成和理性的多元存在是现代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领域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批判性建构,理性的多元存在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协商和调适。公共理性要求教师秉持公共价值、践行公共伦理、运用公共思维和进行公共调适。教师公共理性的生成要基于自身权利的公共参与与合作、基于自身职业的责任与道义担当、基于自身专业的理性与德性。  相似文献   

11.
公益征收补偿原则是公益征收制度的最为核心的问题,行政补偿应以民法赔偿范围为基础,以充分填补当事人损失为原则。我国的法律制度公民财产权的补偿原则和标准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基于公益征收之特殊性及现实条件限制,现实的补偿只能是不断接近理想补偿的公正性补偿。  相似文献   

12.
在征收中,应当明确政府职责和权限。在立法机关规定的原则范围内,应由人大代表而不是由行政长官来界定"公共利益";公民参与补偿,保证被征收者获得"公正补偿";中立评估及司法的制度保障,从程序等角度构建相应的公共利益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是现代社会保护公共利益的新型司法救济手段。本文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依据,并考察了国外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公共利益”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性概念,但其在行政法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行政法内涵做一探讨。为避免行政机关盗用公共利益之名而谋非公共利益之实,应在立法、执法及司法等环节中对公共利益予以界定和审查,把行政机关的权力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公共权力利益根源问题是关系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视角看,国际公共权力主要来源于公民利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国际公共权力必将随着这三大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这三大利益的交织与冲突决定了运用国际公共权力的难度.从21世纪的现实看,国际公共权力并不是对公民利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平均追求或均质化,而是呈现倒置的梯形:只有国家利益才是国际公共权力的轴心利益,全球利益只是国际公共权力的发展趋向,而公民利益仅仅是国际公共权力较少惠顾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随着行政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实生活中公益诉讼案件的不时发生,行政公益诉讼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行政公益争议进入诉讼程序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原告资格。我国应顺时代的发展需要,拓宽原告主体资格,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公益的保护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事务是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包括公共物品的生产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设立开展。政府作为唯一主体,包揽一切公共事务的旧格局,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和单调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公共事务的新形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责任分担、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政府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平衡后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利益。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会理性地选择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这样,政府利益的实现便溶于全体人民利益的实现之中。公共利益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社会中的利益主体经过分化组合,形成多元的利益主体,其体拥有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利益诉求。在城乡规划领域中存在着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形成了社会公众利益、开发商利益、地方政府利益等多种利益并存的多元化态势。公众参与具有的表达、整合和监督功能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提供诉说和表达的平台,最大限度协调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公众参与制度框架的构建以确保城乡规划政策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再议教育的公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公益性是指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提倡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否定教育的私益性、营利性和产业性.政府、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