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沉寂面,妇女们在批判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同时,开始为自身解放呐喊。当时社会上进步的人士普遍认为“教育上的平衡为一切平衡的渊源”,把女子教育平衡作为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改革女子教育宗旨,大不开女禁和男女同校等教育平等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激荡下,秉着男女平板的时代精神,亲自领导了妇女争取参政的斗争。妇女们采取了上书请愿,舆论回击、“武力”抗议等多种斗争方式,将妇女解放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了广大妇女要求登上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尽管斗争的结局很不理想,但是妇女们那种争自由,争平等,争人权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在妇女解放运动走上闪现出不可磨灭的光辉,成为妇女们政治上觉醒的重要界标。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研究中关于妇女政策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近年来后者占了上风,而且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掘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太平天国的女子教育较清末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的局限性证明它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4.
受中国传统文化"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一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20年之前,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院校仅教会大学所办的三所女子大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的思想大潮要求大学开"女禁"呼声日渐高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中简称南高师)于1920年秋季开始招收女生,成为首批实现男女同校的国立大学。南高师首开"女禁"是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一大成果,也打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没能使中国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争取妇女解放的事业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关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观点,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石琳 《文教资料》2014,(11):83-85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思想上的启蒙、斗争实践及五四时期的变革特点,促使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与五四爱国运动。她们创办妇女团体及妇女刊物.组织女学会,从组织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她们反对封建伦理纲常,主张经济独立、社交公开、婚姻自决,从思想上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开辟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为此后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运动后,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主力军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的尺度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妇女思想的现代化。胡适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对妇女的残害以猛烈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倡导用现代文明教育妇女 ,培养女子的自立精神。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来分析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妇女争取解放应走的道路,使妇女的解放纳入无产阶级的解放之中,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借助西方"天赋人权"的理论,以资产阶级自由观、人权观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女性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从男女平权、国富民强、妇女解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严复的女子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作用,而且也为中国女权运动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女性解放问题是全世界普遍而敏感的话题。中国女性解放意识以五四启蒙文学为发端,一直成为文学书写中的重要话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探讨的层面越来越多样化。女性经济权的获取在女性解放运动的初始阶段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尝试从经济权的层面出发,以五四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阐明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经济权的获取对于女性解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极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胡适认为传统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纲常礼教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最大障碍。他反对缠足,反对片面的贞节观,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他特别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中国妇女的“自立”精神和能力,使妇女全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意志的、社会的人,从而使近代中国社会愚昧、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3.
《简.爱》在1848年的问世,轰动了整个文坛,它创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敢于斗争、勇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作品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女主人公的抵制、抗争。可以说,妇女地位包含社会及家庭两个层面,社会地位(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向来为论者所关注,而对于家庭地位(执家权利、家务分工、感情状态,特别是性角色)则有所忽视。然而,这些内容恰恰准确地表现了妇女以追求心灵解放为核心的自身的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问题都是太平天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史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学界围绕太平天国妇女运动的性质即是不是一场男女平等的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讨论。总体来说,强调太平天国解放了妇女、实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呈显出一种非理性的不科学的态度。改革开放以后,否定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和妇女地位的学术观点越来越突出,大有替代前者之势。主张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具有双重性的观点则游移其中,似乎没有引起学界更大的争论和反响。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的研究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应该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初叶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沉闷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喊出了石破天惊的解放之音 ,但这声音很快就消失在启蒙与救亡的革命洪流中 ;2 0世纪中叶 ,妇女形式上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政治、经济权益和地位 ,却以女性性特征的消弭为代价 ;新时期以来 ,活跃在女性作家笔下的是反叛男性神话、颠覆已有意识形态大厦的女性形象 ;2 0世纪的最后十年 ,女性写作转向“躯体叙事” ,不自觉中又迎合了男权中心主义的窥探和畅想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作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和捍卫女性自由权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掀起了中国绝大多数妇女们思想浪潮,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进行创造了不朽的成绩。其解放程度也随着一次次解放运动的进行而进一步扩大,对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蓬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1]。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各地妇女解放运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思。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运动中,中国妇女积极投身革命,屡建功绩,并开展了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争取妇女各种社会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辛亥妇女运动随着民主革命的形势大起大落,显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都将经历一个复杂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尽管茅盾一再把《野蔷薇》的主题往革命的方向指引,但对女性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命运的表现,对旧社会、旧礼教的批判,却使《野蔷薇》在主题上与五四时期关注女性解放的小说一脉相承。对个性解放思想在改变女性命运方面的能力与成效的质疑,对男权思想和社会旧势力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揶揄和讽刺,既显示了《野蔷薇》对"革命文学"潮流的背离,也展现了茅盾这些小说在探索与反思女性解放问题方面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今战争小说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战争女性在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常常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异数;在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是通过革命战争寻求妇女解放的榜样;在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则是按照男性标准塑造出的女英雄。透过中国古今战争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解读男权社会对于战争女性不无苛刻的道德和情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