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儿怕热吗?     
安徽刘金鸣问:鱼儿怕热吗? 答:鱼儿都是一些“娇气鬼”,它们既怕冷,又怕热,动不动就拒食。鱼类属于变温性的动物,它们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化,一般相差0.5℃~1℃左右。鱼儿对所寓居的水体,也有严格要求,除水温外,还对水的酸碱度有所挑剔,水中其它的有害物质也不能超量。鱼儿反抗环境的办法,首先是“绝食”。稍有不适,就不进食。如果外部条件进一步恶化,例如水温过高过低,水中缺氧,水体偏酸,或其它有害物质过量等等,鱼儿就会昏  相似文献   

2.
文摘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有的森林每年有一半时间被水淹没一半,鱼儿在这期间自由自在地在淹没在水中的树干之间游来游去。许多树的果实成熟后直接落入水中,因此许多鱼儿养成了吃果实的习惯。有一种汤鲃鱼(译音),长着十分坚硬的上下颌,它十分喜吃带坚硬  相似文献   

3.
二进观音阁     
王玉海 《垂钓》2009,(1):74-76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人有人缘,佛有佛缘。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可是我却说,缘分就是那短短的一刹那。一见钟情的恋人彼此之间是有缘分的,整夜守候在佛灯下的僧人与佛是有缘分的,那酷爱钓鱼的人和水中的鱼儿也是有缘分的。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握上钓竿,第一次看着鱼儿从水中被拎起,就是在那短短的一刹那,我知道,缘分已经降临到身边,我和水中的鱼儿今生是无法再分开了。  相似文献   

4.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钓鱼人长期施钓实践经验的结晶,有经验的钓手一年四季不离草。这是因为水中的水草能释放氧气,供鱼儿呼吸;水草还能调节气温有利于鱼儿的生长;水草中的浮游生物、小虫和小虾是鱼儿可口的饵料;水草还是鱼儿遮风挡寒,栖息、嬉戏,生儿育女的温床,又是躲避天敌的好去处。鱼儿恋草,春季施钓学会钓草,必有所获。...  相似文献   

5.
王靖 《中国钓鱼》2001,(11):24-24
古语云:“如鱼得水。”此言证明了鱼儿是离不开水的,只有鱼儿借助于水才能生存,才能畅游和繁殖,本人对“呛水”一说持绝对的否定态度,此举为画蛇添足是也。 要说明为何持否定态度,让我们先从鱼儿在水中的呼吸说起。鱼的呼吸器官主要是由嘴、口腔、鳃叶及鳃叶上的血管组成。鱼儿在其鳃上能分泌一种黏液,并黏附于鳃叶上,鱼儿在水中呼吸时,先由嘴把水吸入口腔,当水流  相似文献   

6.
大江大河,水底不像静水那样有适合鱼儿过冬的厚厚淤泥,鱼儿一般是躲进深水或石头缝里过冬。据笔者经验,同样是在自然水域,在江河垂钓要比在静水中容易些,只要找到好钓位,垂钓时机把握得好,收获有时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15)
众所周知,炎炎夏日,在有流动的水的地方钓鱼,鱼儿的咬钩率非常高,比如库塘的进出水口处,转动的增氧机的周围等等,雨打水面,风起波澜,也能使"死"水变"活",这就是鱼儿在风雨天疯狂咬钩的原因。在活动的水中钓鱼,水温适宜,氧气充足,因此鱼儿们也就像这活水一样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8.
王华良 《钓鱼》2007,(8S):28-28
众所周知,炎炎夏日,在有流动的水的地方钓鱼,鱼儿的咬钩率非常高。比如库塘的进出水口处。转动的增氧机的周围等等,雨打水面,风起波澜,也能使“死”水变“活“,这就是鱼儿在风雨天疯狂皎钩的原因。在活动的水中钓鱼。水温适直,氧气充足.因此鱼儿们也就像这活水一样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9.
一、时间。一般情况水温在15-26℃之间对鱼儿觅食繁殖非常合适。如果水温低于5℃或高于32℃时,鱼儿厌食,基本上已停止摄食。晴、阴、雨、风对鱼儿影响很大。气压低时,水中含氧量低,鱼儿不摄食。应选在气温、气压、水温相对比较好的天气去垂钓。  相似文献   

10.
钓谚点滴     
一、鱼性篇 鱼类近视眼,水中看不远。 鱼的耳朵尖,闻声便逃窜。 鱼的听觉灵,走动步要轻。 鱼儿鼻子尖,水中能嗅数丈远。 鱼儿品味是能手,口味不对扭头走。  相似文献   

11.
朱胜喜 《钓鱼》2014,(2):52-52
快鱼,顾名思义,是水中一种游动速度快于其他鱼类的一种另类。这种鱼儿个体不会大,数量也不会多,但肉质鲜美,令人食后久久难忘怀,笔者曾经有幸钓过这种鱼儿,且还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12.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1):43-44
鱼儿在水中吸饵吞食咬钩的信号,是由水面上的浮漂相应动作传递给垂钓者的。浮漂运动的漂相,可表现出鱼儿吸饵吞食咬钩的全过程。为简洁分析鱼儿吸饵吞食咬钩全过程的各个动作,将其全过程分解为五个动作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浮漂在水中的受力 在忽略水分子密度随水深浅变化和水的摩擦系数的情况下,垂钓时浮漂在水中受力可用静态平衡式W=F和动态表达式W Q=F R δ表示。式中W是坠、钩和饵在水中的重力;F是浮漂在水中的浮力;Q是鱼儿咬钩后减少或增加的力;R是鱼咬钩后水对浮漂运动的阻力;δ为鱼儿咬钩后水对浮漂运动的侧压力。现我们可用这个表达式对三种典型浮力泡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对垂钓者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由于夏秋时节高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气温和水温太高,水中氧气缺乏,浅水区超过了鱼儿生活的适宜水温,鱼儿都游到温度较低,水中溶解氧较高的地方“避暑”去了,常规钓点的水中无鱼,岂...  相似文献   

15.
钓鱼撷趣     
人被鱼钓某君一日持手竿垂钓,从早上钓到中午,只钓了几条小鱼儿。中午草草地吃了饭,又继续甩竿垂纶。也许是精诚所致,一条大青鱼上钩了。该君见甩不动,便使劲将鱼往岸上拖,青鱼岂肯束手就擒,忽然发威向南岸窜去。该君没想到水中大鱼有如此力大,死拽住大鱼不放,“扑通”一声被青鱼连人带竿拖入水中。鱼儿忽向东、忽向西、又向南游窜,鱼象拖了一叶小舟,把个该君在水中拖得团团转。正在鱼儿要向水下窜游时,该君识相撒开手中的钓竿,不一会儿鱼竿沉没水中,该君惊魂初定,仰游于水面,双手当桨划水,稍事休息后,便扎入水中寻找鱼竿,经过八九次的探寻,…  相似文献   

16.
朱胜喜 《钓鱼》2014,(18):53-53
快鱼(鳓鱼),顾名思义,是水中一种游动速度快于其他鱼类的一种另类.这种鱼儿个体不会大,数量也不会多,但肉质鲜美,令人食后久久难以忘怀,笔者曾经有幸钓过这种鱼儿,也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17.
唐文耀 《钓鱼》2005,(2):47-47
小时见鱼儿在水中自在游戏好不羡慕,而自己学游泳时却身若秤砣,当时常常想:我为什么不能变成一条鱼呢?长大读了好些书后才明白,原来如我一样羡慕鱼儿的还大有人在啊。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天气。出钓当天的气温最好低于30℃;阴天伴有小雨,并有二三级风;暴雨之后。在这种天气出钓,气温低,水中的溶氧高,鱼儿活跃,食欲旺盛。  相似文献   

19.
一字诗     
一根鱼竿水中,一切杂念全抛空。一篓鱼儿一路歌,一杯黄酒醉仙翁。一字诗@杜宣新!辽宁本溪  相似文献   

20.
夏钓六窍门     
一、早钓太阳红。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之间,这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早晨天刚亮,水生植物由开始吸取水中的氧气改为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气,气温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太阳尚未升起或刚刚升起,鱼儿游动、觅食活跃,容易上钩。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