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年底,位于川沙新镇区域内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度假区将建成开园。是完全为了迪士尼服务和配套,还是要有自己功能的提升,这是摆在川沙面前的课题。不过,它并不满足于“迪士尼配套”的定位,做大川沙新镇本身的承载力,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2.
“穿睡衣睡裤不能出门”。这是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之前,该市政府对居民的要求。而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穿睡衣确实不符合国际礼仪,但有声音也认为,如果政府连睡衣都管,社会的自由度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3.
金志浩  楚焰辉 《新上海档案》2006,(8):F0003-F0003
每当一支充满节奏感的舞曲蓦地响起,成双结对的男女纷纷携手相拥、蹁跹起舞,这里有热、有魅力、有逼视、有挑豆,更有些许的暧昧与恍惚。它能为社会生活增添喜庆的气氛、能让两颗寂寞的心霎时碰撞出火花,更能让男伴女伴跨越彼此的陌生走向声气互通……这就是交谊舞。  相似文献   

4.
在品牌和流行成为时尚的今天,现代生活商品化大潮裹挟下的芸芸众生,往往会嘈杂和世俗的氛围中迷失。过度消费与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已使普通人渐渐分辨不清哪些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5.
很多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的生活,我不知道真正的它们都陷落在什么地方,我总是寻找不着。 下午出去,沿着直港大道一直向前走,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着落,经过龙凤庙,原本我是不相信所谓的神的,但是现在我多少有些虔诚了。长江就在我的脚下面,那些混沌的江水肆意的向前。我站在江边,什么都不敢想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4,(39):52-53
和老物件朝夕相处,是他们内心需要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对自己走过的道路,往往是半自觉、不自觉的。我在个展的说明文字《展墙告白》中写道:"‘文革’期间,以至四九年以后,苏联绘画是全国官方画家的公开追慕与集体记忆,而我的私人记忆,也就  相似文献   

8.
在索马里,一名当地同事问过马丁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继续留在ICRC做一个中立者,还是加入战斗为家人报仇?这名同事的哥哥是个平民,在不久前被杀。  相似文献   

9.
西安出版社的《今传媒》杂志,2006年1月号(下半月刊),第一页以“本刊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共铸民族创新之魂》,主题选得好,所论也不错。但是,遗憾的是结尾3个排比句出了差错:“妆点2006(此处的“年”字不宜省略),妆点21世纪,妆点祖国世世代代的春天!”这里的3个“妆点”全都错了。查《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妆点”一词,只有“装点”,意思是“装扮、点缀”。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句,用的就是这个“装点”。□不是“妆点”,是“装点”@秦殿杰  相似文献   

10.
在 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激情之后 ,人们对于新旧世纪的更替似乎更趋于理性 :商家没有藉世纪之交急吼吼地大减价、大促销 ,许多市民也不愿大老远地跑去石塘镇或括苍山“轧闹猛” ,而宁愿待在家中守岁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或泡网吧 ,以各种方式感受新世纪的来临。所以 ,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新闻媒体 ,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人们“眼睛”和“耳朵”的重任。于是 ,新旧世纪之交 ,上海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 ,奇招迭出 ,忙得不亦乐乎。数字“游戏”在中国人的眼中 ,数字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因此在世纪之交 ,这“2001”和“100”就成了最惹眼的…  相似文献   

11.
冯黎 《新闻世界》2012,(5):237-238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年轻人有着十分强的吸引力。它不但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而且还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相似文献   

12.
黄鸿森 《传媒》2002,(8):37-37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英帝国主义巨量鸦片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 “林则徐,烧鸦片”,说说可以,写在书面上就要用“销”,不能用“烧”,因为林氏是用化学方法销毁的,不是点火烧毁的。笔者阅读书刊,不时还可见到用“烧”的。例如: (1)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  相似文献   

13.
旧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在旧称四马路(今福州路)的会乐里及其附近一带石库门旧式里弄,就是上海典型的红灯区。那时的福州路,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光。这一头,是鳞次栉比的书店和各类文具商店,受到文化人的青睐,困而有“文化街”的美称。但是,就在同一条马路的另一头,却是妓院林立,暗娼涌动,堪称旧上海妓院暗娟最为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近代以来上海城区分布最广、体量最大、居住承载人口最多的一类民居,功能意义典型、文化蕴涵丰富的石库门可谓是上海都市民俗的重要生成场所与空间载体,确可称为"上海现代化都市民俗渊薮"与上海市民生活之"原风景"。重新审视以及全面、细致而深刻地挖掘其原初意义、文化功能及精神内涵而给予其重新定位是石库门保护的重要前提,在此历史审视下,对于"人"即居民的关注应成为石库门保护与空间活化的第一要义,由此原真性居住功能保有、场所营造培育以及生活习俗的倡导实为城市更新以及历史街区保护及文脉传承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16.
春华秋实,喜看稻菽千重浪。令人耳目一新的浙江农民"种文化",可以说在农村文化乃至城乡整个文化工作方面,破了一个大题目:新农村新文化的形成,固然需要城市文化的"下乡",但从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是上海世博年,也是上海向3.0时代迈进的关键年份。建国后的上海,经历了三次蜕变:  相似文献   

18.
Amy 《中国新闻周刊》2010,(14):72-74
萦绕于心间的归属困惑,驱动着厌倦了漂泊的心,然而,回家的路比想象的漫长得多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人喝茶有悠久历史,孵茶馆是老上海的习惯嗜好。因此,老上海茶馆特别多,据统计,清末就达160多家。出名的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异楼"等。旧上海茶馆,不仅是市民休闲憩适的场所,也是聚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流传着时代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社会轶事趣闻和掌故。"品泉楼"在静安寺。静安寺始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距今已1700年。原来寺址在吴淞江边,因  相似文献   

20.
杨磊 《军事记者》2004,(7):57-57
5月11日傍晚,中央14家新闻单位的14位老新闻工作受中国记协和上海记协的共同邀请,乘着刚刚再次提速的全软卧列车,来到日新月异的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