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情报参考》2005,(8):20-20
法国最近兴起高等名校打造“教育扶贫”形象的潮流,各校的出发点都是让生源来自更多的社会阶层,让精英教育平民化,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有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段傲舒 《课外阅读》2011,(14):32-33
17岁的玛拉来自新泽西一个小镇,她有一个藏了好几年的秘密,朋友们都不知道。她私下承认:"我想读哈佛。同学们问我要申请哪个大学,我说还没想好。我的梦想似乎太荒唐了,自己都不敢说出口。"她这三年的大半时间都在为申请这所一流大学做准备。"我SAT考得很好,现在在读6门高级班课程。我还把家族史调查了一番,缠着父母打听他们的同事中是否有哈佛毕业生。我甚至告诉哈佛我喜欢工程  相似文献   

3.
没读过大学的,无限向往,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读大学,读什么?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呢?笔者认为读大学,应该学会:读课堂、读教师、读图书馆、读同学和读自己。  相似文献   

5.
当你揣着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校园,你便是一名大学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一本小小的学生证或毕业证?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难道是读大学校园里那些建筑、草木和池塘?  相似文献   

6.
7.
一、《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想起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 读完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印象较深的是:“人往往在某一个领域里是有独特性的,教育就是要去发现这个独特之处,要去肯定他的独特性,这个人才可能对自己有信心……”  相似文献   

8.
试论班级群体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 《教育与职业》2004,(28):65-66
高校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造精神为其使命。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个体与群体中不同成员之间产生互动,班级群体对个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班级群体的气氛和风气对群体内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党、团、班级组织在班级群体中的作用以及优秀学生干部队伍在创建优良班级群体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群体的榜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9.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本经典作.作以美国为背景对规模扩张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等问题做出了哲学思考。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今天正经历或将要经历的变化仍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虹 《福建教育》2011,(6):59-60
中国的父母几乎无不愿意俯首甘为孺子牛,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各种训练班门前,商场的儿童用品和儿童食品柜前,永远人气最旺。可我们一定要记住.孩子成长固然需要物质上的“硬件”,更需要精神上的“软件”,否则,他们的情感是僵硬的,思想是萎缩的,眼神是麻木空洞的.他们感受不到童年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母亲有位远亲,据说在英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终于回国探亲。母亲第一次和我说起人家是博士,当回国看到国内的烟囱冒着黑烟时,很有感叹称黑烟中可以提炼出好多东两,这样冒出去白白浪费了;还有不可考证的是英国人在他体内注射了药物,如果不按时回去,就会发作而死。童年的印象很深刻,现在还有记忆,一是知道了有个“博士”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母亲是孩子的样子、影子、镜子。从母亲的遗传因子到后天的成长过程——母亲是我这一生中永远最怀恋、最敬仰、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谢然读论语的文章结集出版,无疑给时尚的经典阅读吹来了一股清风。其意义,其影响,除了给同龄人读经典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外,肯定也给那些正在或者即将开始带领孩子读经典的家长或老师一次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成长经历与高校人文教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0):83-87
成长经历是源于生活的实践,是人生成长的历程,是烙有未来意义的当下事件,其中蕴含着演化人文素质的机制。大学生成长经历有着自身的特性。关注大学生成长经历的高校人文教育变革,就是以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作为人文教育课程规划的基础,以经历成长中的事件为中心,通过建构最优学习经历,整合知识、情感、技能学习,实现对传统学科型高校人文教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王海辰 《大连大学学报》2010,(1):F0003-F0003
王夏刚副教授所著《戊戌军机四章京合谱》一书,通过考察四个来自不同地域,性格各异,成长经历迥然不同的人,如何一步步地走进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来展现“自改革”思潮在甲午战争后的发展、影响的层面,以及如何走到了“维新旧梦已成烟”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终面临着人才培养"平而不尖"、教学模式"平均主义"、办学理念"平凡性格"、质量保障"平行标准"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以上问题尤为突出。精英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国必须重塑精英高等教育,将其与大众高等教育相结合,才能引导高等教育科学的、卓越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欧内斯特·盖恩斯的短篇小说《阴沉沉的天》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童年经历,主要描写一位美国黑人儿童因为牙痛和妈妈一起进城拔牙,在途中的所见所感。小说不仅生动地描写了黑人男孩詹姆斯的成长经历,而且向读者展示了在美国特殊的环境背景下,黑人儿童的普遍生活现实。本文主要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阐释詹姆斯的个人成长经历,说明了一个黑人儿童在美国强势文化下,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种族观是多么的艰难,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美国黑人儿童成长历程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终面临着人才培养"平而不尖"、教学模式"平均主义"、办学理念"平凡性格"、质量保障"平行标准"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以上问题尤为突出。精英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国必须重塑精英高等教育,将其与大众高等教育相结合,才能引导高等教育科学的、卓越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唯 《吉林教育》2009,(6):95-95
《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写的一本关于她的两个孩子成长的散文集。龙应台被称为是“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她的文章一般都是万丈豪气的,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是万丈深情。这本书,决不是作家的作秀,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更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做不思索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宝葫芦的秘密》中通过对王葆这一主人公成长经历的描述,来告诫少年凡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靠自己去努力的克服。本文通过对王葆成长经历的介绍,对其他青少年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