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创造基于文本本身.文本细读不是片面针对文本的细碎之读,还应对作品人物特征及作品风格、创作文本的时代背景等细读知晓.  相似文献   

2.
文本细读不等同于挖掘教材,是针对教材教法提出来的全新概念.文本细读就是引发对语言的敏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细读就是打开自己的生命,对文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保持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读出课文背后的意思,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言语感悟、言语智慧乃至言语人格去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进言语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是使语文课堂摆脱肤浅与浮躁、使阅读教学充满语文味的前提与基础.从教学实践看,语文教师的文本细读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紧贴文本,独立地加以钻研;二是结合有关资料,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理解;三是让文本细读服务于教学方案设计;四是课堂细读要重过程,要特别讲究启发、引领与点拨.  相似文献   

4.
深入、准确地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下面以<将相和>为例谈谈我是怎样细读文本的. 一、"跳出庐山看庐山"--把握结构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谈道:文本细读,要求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文本细读有助于准确确定教学内容.文本细读主要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它注重文本的语境及隐喻,感悟言语的多义张力,其核心是以文本语言为基础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受,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阅读教学可以从品味文本语言、感悟作家情怀、探究核心问题、剖析艺术手法中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重理论与史料而轻文本,致使很多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非常低.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细读”,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态度,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主独立的存在,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等。若干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摸索改革创新实践,但是,改革创新不是完全颠覆传统。对于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理当固守、传承,譬如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便是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倘若无此基础,就容易导致肤浅、偏曲、割裂或过度地解释文本,难以有质量、有效率地与学生展开对话。因此,“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语文的学习在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价值,提高文学素养。语文课文是经过许多专家研读之后被选入教材中的,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仔细阅读,在细读过程中去除表象提炼精髓,体会并感悟文章韵味,挖掘文本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品词咂句、揣摩细节以及把握结构等三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细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袁东升 《现代语文》2010,(11):48-49
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对文本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去领悟文本的无穷魅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上口若悬河,可一进入文本内部,就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本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平台的对话与交流,文本的意义是随这一对话品质的不同而释放不同内涵的。读者有立足文本意义、融入个体的文化背景、生命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权力,文本有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创作的必须被尊重的本意,它蕴涵着作者特定的认识、思想、情感,体现着作者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甚至是偶  相似文献   

11.
章梅香 《学周刊C版》2011,(1):208-208
文本细读,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你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蜻蜓点水,那怎么成?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文本细读不仅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备课依赖教参""人人都可以教语文""语文课听不听都不影响成绩"等现象,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即语文教师缺乏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对此,王先霈、孙绍振等学者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置于语文课程语境下,将其作为一种文本分析方法,辅助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开展立足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堂上,教师积极指导学生从朗读入手,领会文本;从语义入手,揣摩文本;从比较入手,品析文本;从其它方法入手,研习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立足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策略的成功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本细读,老师们常常理解为就是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细读不只是仔细地读。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虽然这方法被后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读者主体理论所冲击,阅读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这其实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丰富发展着文本细读,如读者的期待视野,空白的想象与再创造等都为细读注入了新的意义——但不管怎样文本细读还是应该成为根本的阅读方式之一。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  相似文献   

15.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术语,是研究作品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诠释的过程.夏丐尊说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教授认为是"倾叶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刘心武认为是"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为思路和分析".作为教师为教学需要所做的文本细读,应是对文本全方位把握以及细节品味玩索后,智慧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过程.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文本细读体会,从操作层面提出以下儿条策略,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要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是基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一篇教材,只是凭依一般化的教学目标、零星的课前提示和几道课后练习这样一些"蛛丝马迹"进行"臆断"来设计教学,从而造成教学内容处理上的"僵化""呆化""随意性"等问题.那么,如何贴近文本的意蕴,同时又能发展主体的创造力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寻找文本细读的切入点,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黄玲玲 《语文新圃》2008,(12):47-48
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的术语,它来自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林清峰 《语文知识》2014,(10):55-56
“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内容形象、意蕴与意味等。简言之,就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如今的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于把课文称为“文本”。而“文本细读法”本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鉴赏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所提倡的文学批评中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是指读者对“文本”中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等精心解读,从而挖掘出文内所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本细读,用教育家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慢慢读,欣赏啊!"你走马观花,你囫囵吞枣,你风卷残云,你蜻蜓点水,那怎么成?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界的一种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诗意.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和老师、编者、文本的对话。要完成这些对话,老师就必须尊重文本、认真研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心思和编者的用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明教者的立场,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