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录像分析法对王皓、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运用及得失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反手拧拉技术的创新,接发球直接得分率明显提高。2)王皓、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拉得分率高于失分率。3)王皓、张继科使用劈、摆技术得分率低于失分率。4)王皓、张继科接发球在比赛接发球轮次总得分率高于失分率。  相似文献   

2.
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中,接发球一方多数采取控制和调动的手段来回球。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非常出色,尤其是他台内球的反手侧拧技术具有很大的威胁。在2007年世界杯和国际乒联职业巡回总决赛中,王皓通过接发球直接用反手侧拧给柳承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从而连续两次大比分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张继科在201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最后3场比赛的实战录像分析,对他的反手拧拉技术的运用做了系统的统计。研究发现: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为乒乓球运动员反手接发球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不仅丰富了接发球技术同时也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发展。反手拧拉技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改变了原来接发球以摆、劈为主的防守型接发球技术,由控制技术向进攻技术上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攻。反手拧拉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反手拧拉技术顺应了技术的发展代表世界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最高水平,为今后的训练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以反手拧拉台内球接发球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并以第51、52届世乒赛冠军张继科比赛中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该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处理台内下旋球发球时与传统的接发球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变被动为主动;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是张继科主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该技术时回球质量高,球的弧线低、速度快,已经成为他获取近几届世界大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高水平竞技乒乓球比赛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和业余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Simi Scout软件对樊振东在2014~2015年参与的20场比赛中接发球拧拉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接发球拧拉力量大、旋转强、速度快、落点刁钻,使用率非常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全台全方位的拧拉,接反手位短球时拧拉使用比例最高,落点主要以对手的反手位为主;但在拧拉时发力狠、动作大、还原稍慢,且线路较单一。  相似文献   

6.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新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较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王皓在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的反手台内"侧拧"技战术在发球后"侧拧"段,接发球"侧拧"段,相持中"侧拧"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训练和比赛中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合理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8):96-97
反手拧拉正手位的台内短球是直板横打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王皓的特长技术。当对方发球到他的正手位时,王皓通常通过拧拉来衔接后面的技战术实施。由于握拍法的“灵活天性”,直板运动员在拧拉时往往可以利用手腕释放更充分的爆发力,使出球更具威胁。而一旦对方再将球回到其反手位,王皓便可以利用反手快撕来形成杀板。在这两板球的衔接过程中,除了来回的步法非常关键之外,击球时的拍形调整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3,(7):96-97
上篇中我们看到了樊振东在接发球时采取了反手拧拉外斜线,而在面对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时,他又选择了什么样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11.
发球要够胆     
发球在乒乓球中是唯一一项能够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技术,其作用非常关键,但时下反手台内拧拉的技术非常具有攻击性,代替了许多接发球的技术,提高了接发球的质量,甚至将接发球的优势扩大并明显超越了发球。为了破解反手拧拉的技术,在现在的高水平比赛中大家经常能看到运动员偷袭急长球。这项技术带有很大的风险,特别对于男子比赛来说。一旦意图被对方识破,后果将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本期名将赏析是关于许昕的技战术图解,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上作为上海队的第一主力,带领球队时隔15年后,再次问鼎男团桂冠,这四组图都是许昕在全国锦标赛上的实战图,没有到现场的读者可以在这里一饱眼福。第一组是许昕接发球直接用反手拧拉上手后,快速衔接反手撕的套路。许昕是继王皓之后,又一名将直板的反手横打运用得非常流畅的运动员,虽然他还没有像王皓那样厚实的相持能力,但凭借左手持拍这一优势,他的直板横打已经越来越有威胁。  相似文献   

13.
储进忠  李超 《乒乓世界》2012,(7):112-113
没有乒乓球技术的创新,就没有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目前世界乒乓运动正朝着凶狠、主动、变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其中近几年发明并得到完善的反手拧拉技术已经成为接发球的主要进攻与得分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显示出较强的威胁性。但反手拧拉技术在处理正手位短球时,由于其移动幅度较大,往往会给反手位造成很大的空当或漏洞,又因为受到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横板正手一直无法拉出和反手拧拉一样有威胁的球。尽管国家队教练早就提出了正手拧拉技术类似的设想,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和训练,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48直拍横打技术的多样化 直拍横打技术,不仅可以充当直拍打法的特长技术,还可以弥补反手位的不足,使直拍打法不断丰富完善。 这是一组王皓在亚洲锦标赛上夺冠时的图片。当对方(唐鹏)发球到王皓的反手位,王皓用直拍横拉挂起来至对方斜线《1一5斜线形成相持(7一g》。反手对拉时,王皓退出半步.加力反拉(12一16)。 以前,直拍弧圈选手一旦退台,就只能被动地过渡或放高球.而像王皓这样从接发球挑起来到相持.再到相持中反拉抢占主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所以,直拍横打弥补了直拍打法的很多不足,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对…  相似文献   

15.
邹毅超 《乒乓世界》2014,(2):104-105
随着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接发球方在面对台内短球或抢拉难度较大的半出台球时,手段已演变为了以反手台内拧拉为主,摆短控制为辅的新技术体系,这一点在男子比赛中尤为突出。在这种技术环境下,三段分析法原有的分段界定标准和得失分统计方法,在定义、归类拧拉后的第四板性质,统计拧拉后第四板得失分时会出现矛盾。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右2/3台运用反手接发球的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丰富接发球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结果认为:张继科在右2/3台范围内运用反手侧拧接发球比运用正手抢拉拥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比运用正手抢拉接发球更容易直接得分,不但丰富了接发球的方式,而且增加了比赛中接发球的突然性,且在战术合理运用的情况下,能为比赛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7.
可晨立 《乒乓世界》2014,(11):90-91
本期三组图全部是丹羽孝希在接发球轮次展开的战术组合,分别展示了他在反手台内拧拉之后的衔接套路。第一组图是丹羽孝希在反手位短球的位置采用拧拉的技术进行接发球抢攻,随后进行正手快带的战术组合。这组技战术的衔接比较困难,在一次衔接中包含了长、短和左、右两种不同位置的转换,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和协调性,才能顺畅地进行快速衔接。  相似文献   

18.
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右2/3台反手接发球的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丰富接发球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结果认为:张继科在右2/3台范围内运用反手侧拧接发球比运用正手抢拉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比运用正手抢拉接发球更容易直接得分。不但丰富了此范围内接发球的方式,而且增加了比赛中接发球的突然性,为比赛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分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接发球战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乒乓球“3段分析”等方法对马龙、樊振东、许昕在决赛中接发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得出,接发球线路上以中路为主,落点上以底线长球为主,近网短球为辅。接发球进攻技术上以反手拧拉为主,控制技术以摆短为主,第4板接发球进攻技术以正手、侧身拉、冲为主,控制技术以正反手贴、档为主。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4,(5):28-31
男双第一阶段AA组 王皓/孔令辉胜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发球的手段比马林/陈玘全面,有摆、有挑。第二,有正手有反手,原先都认为掉过身接发球基本意味着摆短或者搓接,王皓/孔令辉却在正手挑打的既有基础上,如今反手挑用得也挺熟练了,这样接发球的隐蔽性、出手速度都会优于马林/陈玘。单就技术而言,马林的挑打准确性不是太高,加上他打球并不属于胆子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