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梅 《寻根》2012,(3):65-73
2006年之前,滑县木版年画默默无闻,亦不见载于相关木版年画著录中;2006年,冯骥才先生赴滑县考察,认为滑县木版年画是“一个新发现的年画产地”。就像一颗失落已久的珍珠,滑县木版年画在那一瞬间开始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并以其包罗万象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厚重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得到学界和公众的认可与推崇。  相似文献   

2.
年画成藏界“宠儿” 年画,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传统美术形式;年画。以通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语言。表达人们佳节喜庆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与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新春木版年画展”于1月18日~2月14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80幅年画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收藏的,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等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原拓或手绘年画。木版年画是指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木版水印年画作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嘉至解放前曾盛极一时,流传广泛。木版年画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一般在过年或喜庆节日时张贴使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良好愿望。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延伸,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杨浩 《华夏文化》2011,(4):49-50
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的年画一样,李方屯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李方屯是中原大地的重要年画产地,几百年来由于时空斗转、民风交错,李方屯木版年画隐没于草莽之间,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5.
徐雁平 《东方文化》2003,(6):106-112
我曾两次观摩有代表性的雕版印刷工艺,一次是世俗性的,另一次则是宗教性的。第一次是在一小型展览会上看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的彩色套印,刷印程序一丝不苟,即使是袖手旁观,也大气不敢出。印出来的年画,颜色似乎更有层次,还有一种很亲切的质感;第二次是去年秋天上“中国古典献学”课时,带领同学们到位于南京淮海路35号的金陵刻经处参观。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联合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博物馆奇妙日体验行”寒假户外体验营活动在武博举行。汉阳区外来务工子女和贫困家庭青少年近五十人来到武汉博物馆做客。孩子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寻武汉城市起源,通过“青铜器对对碰”、制作纹饰拓片等互动游戏,了解盘龙城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乡间画记”木版年画展厅,孩子们聆听了“年”的故事,亲手张贴“门神”“年画”“春联”,亲身感受了  相似文献   

7.
年画溯源     
耿相新 《寻根》2012,(3):39-41
认真读过宋瑞祥君《朱仙镇年画史话》的书稿,颇感主题、线索、逻辑都很清晰,文字简洁明快,感情丰沛,很有历史的现场感。我觉得已无话可说,但瑞祥君执意要我作序,难以推辞,经过深入思考,我就谈谈年画的起源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民间婚礼上,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常在婚礼现场挂“和合二仙”图像,或者在新房内摆一对和合二仙的泥塑,和合二仙手里的莲花荷叶,以及漂亮的盒子,荷与和、盒与合谐音,取其和谐合好之意,象征“和谐到老”及“百年好合”。无论天津杨柳青的年画,还是江南的泥塑及三彩釉,都有许  相似文献   

9.
孙迎庆 《寻根》2009,(1):72-77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桃花坞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农历新年前后,中国记忆项目系列展览之《年画中的记忆——国家图书馆藏年画精品展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展》在京展出。此次展出的120幅清代以来的传统年画,是国家图书馆从收藏的4000余幅年画中遴选出来的,属首次公开亮相。为此。国家图书馆还专门制作了中国文化记忆专题网站。展览期间,国家图书馆还邀请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陕西凤翔、河北武强和山东高密等6地极富代表性的年画技艺传承人到现场展现各自独特的技艺,为广大观众提供与年画传承人交流互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邓宁  ;贾鸿源 《寻根》2014,(5):110-116
在胶东半岛的广大农村地区,至今仍流行着一种传承已久的家族祭祀习俗——“贡谱”或“请家堂”。这里所说的“谱”和“家堂”,在平度地区被称为“祖子”,其与同属青岛市管辖的胶南地区存在的“家堂主子”,以及潍坊高密地区扑灰年画中的“家堂”性质相同。每逢除夕上午,家族中负责保管“祖子”并主办该仪式者,将其“请”出,恭敬地悬挂于堂屋正北的墙面之上。旧时的农村,“家家有宗谱”,“谱乃一家之史”。如今,人口迁移频繁,家谱的编写和修订更加困难,日渐丧失了它在家族中的地位,而“祖子”取而代之,成了每个家族非常重要且必备的祭祖礼器。  相似文献   

12.
“五子登科”图案中的莲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牧 《寻根》2001,1(1):25-29
民间年画和剪纸在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传承着历史知识、化传统,点缀着单调平凡的家居生活,更包含着深层的希冀与祈求。事实上,年画与剪纸的张贴本身,就构成年节仪式与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一种视觉符号的物质化形式,或明或暗地表达了各种礼俗仪式中人们的心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趋吉避邪的心态。“五子登科”就是这样一个与历史传说有关,表达了对官宦功名、子孙飞黄腾达的追求的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13.
姚瑶 《寻根》2011,(3):114-117
2010年国庆节期间,我和同事一行三人乘车前往河南滑县李方屯村考察当地木版年画。时值金秋时节,一路上随处可见农民们收秋的忙碌身影,走在乡间小路上,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在李方屯村民的介绍和带领下,我们分别走访了李存琦、韩清亮等年画制作艺人,  相似文献   

14.
记忆或篡改     
“突然”在我的记忆与文字中,来回奔突。于我而言,它暗示了生存所面临的大部分困境。——题记 我的1992年,1992年,我涉世未深,对于许多人与物,还处于懵懂的状态。“1992”这个数字背后的那些事件(于我而言就是事件),所给我带来的影响却是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5.
窗外的京剧     
我是信前因的。真的。这是一种很奇异的事情——你在何时何地与何人或何种物质相遇,那是命中注定。大概是老了,蓦然惊觉从前不喜欢的东西慢慢回来了——比如年画,比如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2-82
中华书局2011年1月出版。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最清晰地描绘了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和社会生活的全相。作为传统年画最后一个繁荣阶段的代表——上海小校场年画,由于它的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在中国木版年画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汉晋时期,祖源的“记忆—叙事—书写”演进构成华夏与西南夷族群产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滇、夜郎、哀牢族群的祖源书写在形式上体现出由“神话”到“史传”的历时演进,在内容上体现出由“我者”到“他者”的认知转移。其中,滇人祖源书写以“史传”的形式展开,主要体现华夏“他者”认知;夜郎祖源书写以“神话+史传”的形式展开,分别对应夜郎“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哀牢祖源书写主要以“神话”的形式展开,对应哀牢“我者”认知与华夏“他者”认知的演进。若将西南夷祖源叙事纳入汉晋以来的知识建构背景考量,则从叙事母体、叙事图腾、叙事要素三方面显示出融合泛化的迹象。西南夷祖源书写的文化认同导致的角色反差,体现了汉晋时期“以夏变夷”与“夷夏之防”的观念调适,是华夏“大传统”对西南夷“小传统”的打破,也是西南夷“小传统”对华夏“大传统”的内化调适,共同构成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西南语境。  相似文献   

18.
易代之际,每多奇言异行之士。不知是否骚动不宁的时代氛围改塑了人物性格,抝之向乖戾;抑或心有深忧巨痛,隐忍不能发,便沉潜锻造成一种与常人不同的性情;或竟是不能和光同麈于俗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造成了世人眼中的大不理解。明遗民中不乏此类狂士,著名的如归庄与顾炎武,便以“归奇顾怪”齐名乡里。顾炎武的“怪”似乎比归庄的“奇”更不容于世,以致连好友归庄也要为其“迂怪”而“切切忧  相似文献   

19.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解读平民思想家李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江 《寻根》2003,(1):55-59
一生于11世纪初、年仅51岁便谢世的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为古之建昌军、今之江西南城县人。宋仁宗称李觏为:“通于经术,东南士人,推以为冠。”大儒朱熹曾“谓李泰伯文得自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盖有取尔也”。大文豪范仲淹赞他:“实无愧于天下之士。”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说:“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现代著名学者姜国柱先生说:“我认为,李觏是一个积极提倡改革的改革家,而不是一个向后看的‘保守主义者’;是一个注重现实、关心时政、关怀民命的现实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复古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