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完项小米创作的长篇小说《英雄无语》,我觉得,这部描述廿纪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个客家人家庭变迁和恩怨的小说,是迄今为止由客家人写客家人最为优秀的学作品。我从作笔下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感受到这部鸿篇巨作,凝聚着客家人的鲜血与汗水,容纳着客家人的坚韧与忠诚。它构筑起了一座英  相似文献   

2.
从菲律宾的长滩岛回到冰天雪地的北京,没想到媒体的四处宣传已把张艺谋的《英雄》弄得热闹非凡。这几天.菲律宾Kalibo地区的Ati—Atihan节已经开姑.我在想象。《英雄》的热烈气氛,似乎不输那热带街头狂欢的人群及“亚洲拉丁”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郎樱 《寻根》2006,(5):4-10
《玛纳斯》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这部史诗在柯尔克孜民众中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一代代柯尔克孜人听着《玛纳斯》从孩童长大成人,又听着《玛纳斯》离开人世。正如史诗所唱:“大地经历了多少变迁:戈壁上留下了石头,石滩又变成了林海,绿的原野变成河滩,山涧的岩石已经移迁。一切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啊,惟有祖先留下的史诗仍在一代代流传。”  相似文献   

4.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恩洪 《寻根》2006,(5):19-27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创造了风格独特的高原文化,并世代传承,推陈出新。其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发展和光大的民间文化,是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部分。在藏族民间文化的宝库中,珍藏着一颗足以与世界文化精品相媲美的瑰宝,这就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至12月在中央电视台八频道播放的《康熙王朝》50集故事片,收视率很高,一时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媒体发表了一些评论,褒贬不一。有一点不能否定:许多观众喜欢看,觉得有看头;演员的才华在此剧中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每个角色都有个性,有深度。  相似文献   

6.
古祥 《滇中文化》2000,(3):30-30
刚跨人200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隆重推出22集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在看此剧之前,已看到相关的报道,说是反映军队演习的戏。说实在的,在众多的电视剧激烈竞争的今日,对军队演习而不是真枪实弹的电视剧是否能坚持看完?未免自我怀疑起来。然而,当进入其情节中,这种怀疑便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振撼人心的感觉,每天晚上排除一切干扰,按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完了22集《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7.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早在几个月前,在央视8套的广告中,就已让人领略了这首清新宜人的《暗香》,还有天旋地转的镜头中,金燕西(陈坤饰)扬起的双臂,阳光照耀的向日葵丛,冷清秋(董洁饰)扬着手帕徐徐地跑过……在那充满油腻气息而又吵吵闹闹的春节荧屏上,《金粉世家》犹如一滴轻盈浮动的甘露,洒过天空的角落,流过你我的心田,留下半点水痕,让焦躁的心灵暂离干涸,充满了对雍容的期待与冥想。那份不见不散的约定,已倾注心中。  相似文献   

8.
贾庆军 《世界文化》2008,(12):30-31
美国电视剧《越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在我们沉迷于其变化莫测的情节、精彩迭出的故事中时,不知是否会注意到,《越狱》已不仅仅是一部警察与罪犯、国家与公司之间的智斗与追逐,它同时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尽管是一种极端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严家炎 《中国文化》2014,(2):188-189
1956年,仿佛是个没有寒冬而只有暖春的年份。正是这一年,由中宣部长陆定一倡议,中共中央经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同意在文艺与学术领域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4月28日在总结讲话中说:  相似文献   

10.
李元洛 《寻根》2001,(6):16-17
岳武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是一曲豪气干云的英雄颂,一阕哀声动地的悲怆曲,也是一道时间的风沙永远无法侵蚀的诗之丰碑。然而,这首名词的作究竟是谁,竟然引起了一场众说纷纭的争论。首先提出怀疑这首诗为伪作的,是近代学余锡嘉。他在《四库提要辨证》卷23“岳武穆遗”条下,提出两点理由:一是此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所编之《岳武穆遗》,徐  相似文献   

11.
据载,中国木偶“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作为木偶戏的发源地,现仍存有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曲调。在众多的木偶戏品种中,以杖头、提线和布袋木偶为主,后两种也称傀儡戏和掌中木偶。令人欣喜地是,始终以舞台表演为主的木偶戏,即将通过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2.
淮茗 《寻根》2009,(5):94-97
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应该不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还不能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那样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喜欢它的人也是相当多的,甚至有“浮迷”之说。之所以要提到这些,是因为这本书能流传到现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3.
<正> 有读者给我发来邮件,也有读者寄来录音记录,内容说的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讲述《玄奘西游记(33)·魂系真经》时,批评"今天的翻译作品,有的随意删掉段落,有的译文令人莫名其妙。"他举例说:"我看过一本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一代名著。有一个汉译本讲,‘当人走在黑夜路途中,如果前头有一只发亮的乌龟,它就能领着你穿过黑暗。’我当时看了,乌龟发亮,没听说过,乌龟怎么能  相似文献   

14.
潘勇 《滇中文化》2001,(4):35-38
今天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多种因索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远离了剧场。古老的戏曲艺术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中,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赵杰 《世界文化》2015,(2):39-42
<正>有人说,旧时光是个美人。在那张记载了往昔岁月的书柬里,点点滴滴,皆是回忆。柏拉图曾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折翼天使,当一个人恢复了前世在天堂的记忆时,便可饱览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一时之间竟然忘乎所以。回忆,似乎总是与美好相伴。然而,当回忆如洪流般向当下席卷而来时,我们从中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哈罗德·品特,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0年10月10日出生于伦敦  相似文献   

16.
青梅煮酒,原来世人都误会了,其实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说用青梅:煮酒,而只是说煮酒。人们之所以认为青梅煮酒,是因为故事同时交代了煮酒和吃青梅两件事,而两件事又是同时进行的。我们不妨看一下“曹操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的原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前贤辑录《谷梁传注疏》、《毛诗正义》、李善《文选注》中王弼佚文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谷梁传注疏》一则王弼佚文,讨论王弼佚文的义理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王弼注《系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29-30
“很美的一部作品,无论是服装还是音乐都很难得一见。很有幸能欣赏到这一部作品,希望能在今后有机会看到原版的演出。”——迈克尔·安德森(澳大利亚中学教师)“我很喜爱这部作品,它让我对于中国的作品眼界大开。”——萨拉·卡琳(加拿大设计师)  相似文献   

19.
肖雅 《世界文化》2010,(2):22-23
<正>在西方电影界,有一个神秘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科波拉家族,中流砥柱是拍过《教父》系列和《现代启示录》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他的父亲是为《教父》系列谱曲的卡迈恩·科波拉,他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以《迷失东京》在好莱坞一鸣惊人,他的侄子是尼古拉斯·凯奇,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因为不堪家族重压而改了姓,并以影片《离开拉斯维加斯》获得第六十八届奥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易传》在谈及言意关系时,均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但看似相同的观点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内在思想理路:作为儒家经典的《易传》之所以提出"言不尽意"论,并非是在质疑语言的达意功能,而是为了大力表彰圣人之意的广大深邃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的伟大创造,恰恰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宗经"、"征圣"的必要性;而《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却是建立在对一切人类智慧极端怀疑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也包括对于圣贤经传之达意明道功能的强烈质疑),最终走向的是对儒家"宗经"、"征圣"思想的彻底批判。不过,虽然庄子认定,有限的人类智慧根本无法测度无限之"道",作为人类智慧衍生物的语言文字更无法触及"道"之真谛,但《庄子》却正是于不可言说之处开始了言说,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与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与《易传》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