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抛物线y=ax2+bx+c(a≠0,a,b,c都是常数)与抛物线y=ax2(a≠0,a是常数)是全等的图形,其开口方向与开口大小相同,仅仅位置不同.下面解答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变换前后抛物线的位似比值是1∶2时的函数解析式问题:y=ax2+bx+c的顶点式是y=a(x-h)2+k则顶点坐标是(h,k),如图1,位似变换y=ax2+bx+c后  相似文献   

2.
<正>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抛物线y=a(x-h)2+k与y=ax2+k与y=ax2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向上(下)向左(右)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向上(下)向左(右)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k。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决定。下面就二次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1.上加下减。抛物线向上平移n个单位,就在c后面+n;向下平移n个单位,就在c后面-n。a,b不变。例:y=-x2+k。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决定。下面就二次函数图像平移规律,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1.上加下减。抛物线向上平移n个单位,就在c后面+n;向下平移n个单位,就在c后面-n。a,b不变。例:y=-x2+3x+4向上平移3  相似文献   

3.
题目: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课本第9页例3. [例3]画出函数y=-1/2(x+)2-1的图像,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怎样移动抛物线y=-1/2x2就可以得到抛物线y=-1/2(x+1)2-1? 下面我将从审题分析、解题过程、总结提升、评价分析这四个方面逐一说明. 一、审题分析 (一)题目背景 1.题材背景:本题出自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3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第3课时的例3. 2.知识背景:本例题涉及的知识点有:①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步骤;②二次函数y=ax2、y=ax2+k、y=a(x-h)2的图像、性质及图像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a≠0) 顶点式:.y=a(x+b/2a)2+4ac-b2/4a=a(x+m)2+k(m=b/2a,k=4ac-b2/4a). 因式分解式:y=ax2+bx+c(x-a)(x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学生认为二次函数内容难学的现象,有意识地运用感知、认识、识记的规律,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步设计教学过程,层层推进,使这部分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统一体,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作一探讨.一、掌握几种常见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顶点式:y=a(x-h)2+k(a≠0);2.一般式:y=ax2+bx+c(a≠0);3.两根式:y=a(x-x1)·(x-x2),其中a≠0,x1、  相似文献   

6.
[例1]把抛物线y=x2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y=x2-4x 7.[错解]右,4,上,7.[剖析]解答此题要先把一般式y=x2-4x 7,化成顶点式:y=(x-2)2 3,再根据抛物线的变换性质,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一般情况下,抛物线y=ax2与y=a(x-h)2 k形状相同,抛物线y=ax2向上(下)平移k个单位,再向左(右)平移h个单位,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 k.此题错解的原因是不熟悉抛物线的变换性质,没有把一般式y=x2-4x 7化成顶点式y=(x-2)2 3.[正解]右,2,上,3.[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①abc>0,②b=2a,③a b c<0,④a-b c>0,正确的个…  相似文献   

7.
文[1]利用组合数的性质等知识解决了函数f(x)=a/cos~nx+b/sin~nx(0相似文献   

8.
<正>二次函数的内容在九年级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其中顶点式的引入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引入顶点式后,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坐标以及最值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在二次函数顶点式的教学中,不同的教材呈现出两种稍有不同的顶点式:y=a(x-h)2+k和y=a(x+m)2  相似文献   

9.
注意 左右平移时要注意h的符号. 一平移规律 地物线y=ax2向上(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2+k,再向左或向右平|h|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h)2+k.  相似文献   

10.
苏科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材在讲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性质时,是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简单的y=ax2(a≠0)(顶点在原点)逐渐过渡到y=ax2+c(a≠0)(顶点在y轴)、y=a(x-h)2(a≠0)(顶点在x轴)、y=a(x-h)2+k(a≠0)(顶点式),再到一般式y=ax2+bx+c(a≠0).而前四种形式的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对应的抛物线的平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 bx c;顶点式y=a(x-h)2 k,(h,k)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两根式y=a(x-x1)(x-x2),x1、x2是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的横坐标。在解题的过程中,若能够根据题设选择适当的形式求二次  相似文献   

12.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既是初中数学的重点, 也是中考中的热点,因此,学会并掌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是必要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常见的有: 一般式:y=ax2+bx+c(a≠0) 顶点式:y=a(x-h)2+k(a≠0),(h,k) 是抛物线顶点.两根式:y=a(x-x1)(x-x2)(a≠0) x1和x2是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实质上是要确定上述式子中的三个常数,因此需要三个独立的已知条件建立三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才能求解.下面以中考试题为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其解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数学竞赛中屡见不鲜,本文举例说明其广泛应用,供参考.一、求参数值例1(200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初赛)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一次函数y=k(x-1)-k24,若它们的图象对于任意的实数k都只有一个公共点,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解:由题意得y2=ax+bx+cy=k(x-1)-k24整理得:ax2+(b-k)x+(c+k+k24)=0.又由根的判别式Δ=(b-k)2-4a(c+k+k24)=0,即(1-a)k2-2(b+2a)k+(b2-4ac)=0.(1)由于(1)中对任意的实数k均成立,故解得a=1,b=-2,c=1.二、…  相似文献   

14.
抛物线y=ax2+bx+c(a≠0)具有对称性,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在对称轴上.在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时,充分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简化运算.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0,-1)、B(1,2)、C(-3,2)三点,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B(1,2)、C(-3,2)是抛物线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21+-3=-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k.将点A(0,-1)和B(1,2)代入,得-1=a+k,2=4a+k解得a=1,k=-2.∴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即y=x2+2x-1.例2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为A(3,-2),与x轴的两个交点B、C间的距离为4,求该抛…  相似文献   

15.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函数及其图象》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通过求解析式可将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运用一些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由已知条件而定.一、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三点的坐标一般情况下,设它的解析式为y=ax2+bx+c(a≠0)(一般式),将三点坐标代入,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即可.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2),(-1,-1),(1,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略).二、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一般选用顶点式y=a(x-h)2+k较为简…  相似文献   

16.
公式ab=((a+b)/2)2-((a-b)/2)2的正确性是显然的,用此公式,可巧解国内外一些竞赛题. 例1 正数a,b,c,x,y,z满足a+x=b+y=c+z=k,求证:ax+by+cz相似文献   

17.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bxc;顶点式y=a (x-h)2+k,(h,k)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两根式y=(x-x1)(x-x2),x1、x2是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的横坐标。在解题的过程中,若能够根据题设选择适当的形式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就会显得简捷、直观、明了。本文拟就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策略进行归纳,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二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二次函数的重要工具,而对于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a≠0),我们常利用配方法将其化为顶点式y=a(x-h)2+bx+c(a≠0),我们常利用配方法将其化为顶点式y=a(x-h)2+k(a≠0,h、k为常数)再进行研究.笔者观察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作一简单剖析,并提出一些教学思考.一、教学设计方面教学中经常发现,当学生拿到学案后,做了复习引入的基础题后,稍加深的题目就束  相似文献   

19.
<正>已知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方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而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后,我们更习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下面通过一例说明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例题二次函数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1)若方程ax2+bx+c=k(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ax2+bx+c=k(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值;(3)若方程ax2+bx+c=k(a≠0)没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函数y=|ax2 +bx+c| (a≠ 0 )是一个常见函数 ,以它为载体考察函数的各种性质的试题和以它为背景考察方程与不等式的试题屡见不鲜 .解决这类题目一般都需要进行数形结合 ,以形助数 ,直观处理 .因此 ,掌握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就成为解题的关键 .本文拟介绍函数 y =|ax2 +bx +c| (当a >0时 )的图象性质及其应用 .一、函数 y =|ax2 +bx +c| (a >0 )的图象与性质(1)当Δ=b2 -4ac≤ 0时 ,恒有ax2 +bx+c≥ 0 ,则函数 y =|ax2 +bx+c|=ax2 +bx +c的图象为抛物线 ,其性质众所周知 .   (2 )当Δ =b2 -4ac>0时 ,函数y =|ax2 +bx +c| 图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