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君 《广东教育》2005,(8):66-66
“把关”是应试的产物,短期也不可能消除。但由于其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忧虑。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有必要常设“把关教师”。 常听到别人说某家餐厅什么什么菜特别好吃,于是慕名而往,显然那个让你记住不忘的就是“特色”,而这个“特色”的主人便是那位做出美味佳肴的厨师。同理,一所学校要有特色,就必须要有几个有特色的老师,能有几个叫得响的名师,家长和学生就会慕名,学校也就会越办越红火。学校的根本命运在教师身上,准确地说是在“有特色的把关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3.
“小健,我们班马上要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王老师想让你当主持人。”放学后,我叫住小健。满以为他会马上答应我,可他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主持人!”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小健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会适得其反。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小健,王老师之所以选你当主持人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朗读很出色,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二是你以前当过主持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你当主持人最合适不过了,怎么样,试试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我意识到他可能有难处,便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不想当主持人的原因吗?”他…  相似文献   

4.
正女儿拿来了2013年第11、12两期《小学语文教师》,说她的语文老师让看看其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第11期上语文老师刘发建的《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一篇是第12期上曹龙老师与刘发建老师商榷的《这样的"思考力"是否对头》,并让我看后"作为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5.
万爱萍 《班主任》2008,(4):33-34
教育学生真是一项奇妙的工作,让你欢喜让你忧。有些人、有些事,你冥思苦想,却始终一筹莫展。可偶然的一件事、一句话却能意外地帮你解困,带给你莫大的喜悦,也留给你无尽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读了陈汉斌老师《灰色的考试》一文(详见《教师之友》2000年第7期),笔者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考试作弊成风?是什么导致学生们教师们乃至领导们惟“分”是图?——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彻彻底底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搞了多年,应试之风又缘何总是陈仓暗渡、死灰复燃?笔者以为,根本原因是社会的人才观发生了严重偏差。教师眼里分数高就是好学生,领导眼里班级升学率高就是好老师,学生眼里前三名就是好榜样,社会眼里总分第一就是状元。于是乎我们把分数作为衡量人才的惟一的  相似文献   

7.
鲍华明 《甘肃教育》2011,(18):15-15
高考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所高中教学水平的清华北大录取结果也浮出水面。和往年一样。在不少省份,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的一半都被少数几所高中占据,在江西,仅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超过全省清华北大录取名额的30%;在陕西,西工大附中和高新一中两所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合计占全省名额的62%。这样的少数几所高中往往被人们冠之以“超级中学”的名号。目前,名校竞争呈现明显的“超级中学”瓜分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读了陈汉斌老师《灰色的考试》一文(详见《教师之友》2000年第7期),笔者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考试作弊成风?是什么导致学生们教师们乃至领导们惟“分”是图?——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彻彻底底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搞了多年,应试之风又缘何总是陈仓暗渡、死灰复燃?笔者以为,根本原因是社会的人才观发生了严重偏差。教师眼里分数高就是好学生,领导眼里班级升学率高就是好老师,学生眼里前三名就是好榜样,社会眼里总分第一就是状元。于是乎我们把分数作为衡量人才的惟一的  相似文献   

9.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中毕业生都把高考当作头等大事。莘莘学子,无不全力以赴。压力之大,负荷之重,几非语言所能形容。学生如此,家长亦如此,被称为“把关”老师的高三任课教师更不得不如此,这种非正常现象,震动了全社会,不能不引起有心人的忧虑。但到目前为止,情况非但没有扭转,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有幸接连数年“把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其滋味实难向外人道出。几年中,虽拿过奖金,也受过讥斥。个人荣辱得失固不必计,但想到光荣的人民教师竟沦为“把关官”,狭隘到只求为学生多抢几分,挤进高等学府,实在有愧职守:  相似文献   

10.
时常读到一些优秀教师的报道,发现不少优秀教师都是本校的“把关教师”。何为“把关教师”?把关教师的本义是该校、该学科的教学权威,对于本学科的教学、教研、青年教师培训等等起一个指导示范作用,是本校的”敦育专家”。他应该在同科教学中把好教师的备课关、教学关、作业关、考试关……总言之,是要把好教师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日益关注和教师地位的日渐提高,加在教师头上的各种反映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荣誉称号亦日见其多。先是省一级政府授予的“特级教师”,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封的“名教师”,再就是各学校推举的“首席教师”,还要再加上层层级级评定的“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13.
“把关教师”,是学校里最优秀的教师。他们教学水平高超、教学方法新颖、责任心极强,在日常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更能严格要求学生,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普遍受到学校的认可、学生的接受和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支玲琳(解放日报记者):作为今年全国高考年龄最小的考生,10岁男孩苏刘溢高考取得566分的成绩引起了全国关注。“神童”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不少家长急于一窥究竟。而几乎在同时,—个旨在“复制神童”的民间“种子计划”也被媒体披露了出来。此计划尽管收费颇高,但应者众。当年中科大少年班几位“神童”的命运令人感叹,引发的思考至今余波未平,但为何时至今天,人们对天才神话、“神童”制造的追捧和热情依然热度不减?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北大陈明楼举办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研讨会".会议材料表明,2010年在北京2200万人口中大约1000万人没有北京市户口,这1000万人在北京生活、工作、纳税,已经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孩子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读到高中或者初中后回到户籍地考试.仅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就有300多万这样的孩子. 为了孩子能正常参加高考,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从小留在户籍地上学.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57%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3月22日,南方都市报道了珠海金湾一小向午休学生按天收取一元午休费一事,引发舆论热议.校方昨日约见记者,详细解释了收费的由来与依据,称所收费用是经广东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批准的,并全部上缴财政,学校没有截留(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小学生趴在课桌上午休,也要交1元午休费,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收费居然还得到了省、市、区三级物价局的许可.广东省教育厅在接受采访时,甚至拿出了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于2009年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通知》等文件,为收取"午休费"提供政策依据.目前,除珠海承诺停止收费外,广东省其他地区仍未表态,退费等具体办法还在走多项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17.
方立新 《教育》2009,(8):10-10
新浪网上做了一个“小升初”大调查。截至7月29日,回答“您最希望的小升初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时,74.12%的家长选择了“统一考试”。  相似文献   

18.
那天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教本走进教室。多数同学已经开始认真地朗读,教室里一片书声琅琅。站在讲台上,不经意之间,眼睛向正前方一望。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同学坐姿与教室的情景很不相称,而且有些肆无忌惮。他整个身子斜斜地侧向过道一方,面无表情地呆望着窗外。我心里有点不快,稍微向右移动了一下脚步。这才发观他的双脚放肆地横放在组与组之间的过道上.突然他似乎意识到了我在看他,但依然无动于衷,更让人气恼的是他竟然丝毫没有要变换一下坐姿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新浪网上做了一个"小升初"大调查。截至7月29日,回答"您最希望的小升初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时,74.2%的家长选择了"统一考试"。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出乎意料。"小升  相似文献   

20.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职校生也不例外。但受到社会环境、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追求美却不善于辨别美。职校生常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以丑为美。二是只追求外在美,不追求内在美。职校生往往认为仪表漂亮就是美,不懂得内在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所以,许多学生刻意修饰外表,校园内出现了奇形怪发奇装异服的现象,各种校园禁令也就应运而生了。职校生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究其根由,是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