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篮球芭蕾     
<正>“嘿,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和朋友艾丹一起在教室后面挂外套时,我向他提前透露道。“你怎么知道的?”他惊讶地问。“他刚搬到我家隔壁。”我一边说,一边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妈和我昨天还特意送了一些松饼过去呢。”“同学们,让我们欢迎新同学布雷迪·沃克。”上课之前,我们的辛普森老师向大家介绍道。我的新邻居就站在她身旁。  相似文献   

2.
张国学 《华章》2011,(12):26-27
从古到今,时空穿越一直都是人们的梦想。人们希望回到过去挽留一段爱情或阻止一场悲剧;人们期待进入未来,超越有限的生命:人们希望与自己崇拜的名人同处一世,以便于拜访、学习,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美国物理学家罗德曼·马利特为了能返回过去挽救父亲的生命,终身都在研究与时间有关的理论。他决心学习并掌握改变时空的秘密,并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所需的一切研究设施,就可以造出一台“时间隧道穿梭机”。  相似文献   

3.
<正>剧情介绍:小春是一名刚刚进入职高的学生,她满怀期待能够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她终于摆脱了初中这个让她受伤的地方——同学排挤她、孤立她。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人告诉她!她暗自下决心这次一定获得别人的喜爱。但是第一次相见时的“误解”,让她确定了室友的“不好相处”;班级同学的一句玩笑话,让她确定了他们的“没事找事”;同学的一个眼神,也会让她感觉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初中时的种种画面不断在自己脑海中浮现,她感到十分痛苦,变得暴躁,也变得敏感。渐渐地同学开始疏远她,她似乎又回到了过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她选择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 新年到,好事来,经过层层筛选,易小A同学终于当上了《素质教育博览》“大脚走天下”栏目的“时空小记者”。编辑部还为他配备了“时空转换器”,方便小A在必要时回到过去,了解历史。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差事就是四处玩,“时空小记者”很辛苦的,不信你看,小A第一次出门采访就出了岔子——  相似文献   

5.
15岁男孩钟晓磊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因为他看过我的文章,就写信给我,想请我帮助他:最近,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他“肥猫”。过去也有过同学叫他外号的情况,虽然他也不高兴,但并不特别在意。可是这次,  相似文献   

6.
骗局     
萧玉痴迷科幻小说,已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 他经常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虽诉诸文字,却 从来没有发表过。 他尤其喜欢看一些有关时间旅行的科幻小说。关 于时间旅行这个题材,一直是大多数科幻作家们所热 衷的。萧玉坚信总有一天人类会实现畅游过去和未来 的理想。 时间是2006年元月1日零时左右,萧玉结束了与 网友的聊天,在电脑上郑重地打了如下文字: 我将立志于实现人类跨越时间障碍这一伟大的目 标,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研制出一部可以畅游过去和 未来的时间机器,不论实现这一目标要等到哪年哪月, 我都要在第一次“回到过去”的实验中,回到2006年, 并在元月1日凌晨1点整敲响自己的家门,让未来的 我与现在的我见面。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小学的四年级二班,每个同学都生活得很愉快,在这个班,人人都是昂起头来走路。他们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同时,认为别人也是了不起的。因为,在他们班上,一共有48个同学,就有48个“大王”。怎么会人人都是“大王”呢? 原来,这个班集体和他们的老师,特别会发现每一个同学的长处和进步,也特别会帮助每一个同学获得成功。比方说,唱歌最好的,自然是“歌唱大王”了;踢球最棒的当然是“足球大王”了;有一个当上了“卫生大王”,就是因为他自己特别讲究卫生,不但个人卫生特别好,还带动大家把全班的卫生搞得特别好;有一个同学的口  相似文献   

8.
施英 《江苏教育》2022,(80):25-27
<正>一、案例重现案例一“:不是我的错”小郭是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学仅1个月,老师已经多次找小郭的父母谈话。老师反映,周围的同学都很怕小郭,老师与他谈话也总是很难进行下去。他似乎每天都被一股怨气包围着,尤其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犯错误时。如有几次上学迟到,被老师问及原因,小郭要么说“奶奶没把自己叫醒”,要么说“路上堵车”;忘带学习用品时,他会说“妈妈没有帮我放进书包里”;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会说“是他先打我  相似文献   

9.
新学年开始了,我们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但面对的却可能是陌生的集体、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第一次班会,你准备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呢?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是从知道他的名字开始的。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帮助。这个班的同学不约而同地拿自己的名字做起了文章:或巧妙拆解,突出自己的性格向大家展示;或利用谐音,寄托对同学友谊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自我介绍不需要很长的篇幅,既节省了时间,又活泼生动,每一个人都在大家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学年,新气象。赶紧想象一下怎样在新同学扣老师面前“秀”一下自己吧!  相似文献   

10.
有时我引导学生的思绪飘向未来。有的学生上课、自习,心很浮,静不下来,哪有一点音响,有一点风吹草动都立即凑过去,以致自己的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我说:“请同学们写作文:《他的心沉下去了》,谁的心沉下去了?你的学生的心。“”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假设你将来当了老师,遇到了一名学生上课、自习,心都很浮躁,你怎样帮助他,使他静下心来学习?”于是那些平时比较淘气的同学,这时态度也格外认真,因为在自己写的作文中,他们已经长大了,并且当了老师,在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学校上课,眼前面对的是几十名有远大前途的学生。个别学生在作文中写教育他…  相似文献   

11.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利用现在为人所知的技术设计了这样一台机器:它能在宇宙中开辟通向遥远时光的道路。本文中,他向读者解释了如何在过去与将来的时间旅行中使用这台机器。那么,我们真的能够穿越时光,回到过去或迈向未来吗?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和一个姓李的同学骑车去买东西,在路上遇到了许多红灯,我那位李姓同学全都闯了过去。后来我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怒斥他说:“不要乱闯红灯!”  相似文献   

13.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作文,然后回答后面的练习题。他该不该当“三好生”初二甲班的王强同学过去一直是“三好生”。他乐于助人,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全面。因在一次帮助乡影剧院的工作人员清除多年堆积的垃圾时,捡到一张破旧的五毛钱,他没有交给老师,而将它和自己  相似文献   

14.
“唉,现在的孩子……”听到这样的开头,知道下文了吧? 所有这类感慨,中心只有一个: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头大。看过千与千寻的故事吧?初三(1)班的同学集体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奇遇。是谁的故事,是做梦,还是穿越时光隧道的飞车载他们游历昨天?不知道,反正,他们回到了自己的班主任沈老师当年读书的那所小学。  相似文献   

15.
一次期末考试,我发现一位同学头向后倒歪斜,显然,他想看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位同学是班干部,是任课老师反映挺好的一个学生,未想竟然作弊。作为班主任,我甭说多气愤了!我向他走过去,准备没收试卷,公开“亮相”。但就在一两秒钟之内,我又忽然冷静下来,特别去看到他那张因恐怖而变得热白的脸,我又向他看了一眼,就转回了身子。当天晚上,这位同学到了我家,沉痛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己虚荣心作怪,怕考不上好名次丢脸,才干了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的事情。他表示一定悔改,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件事使我感触颇深。学生有着强烈的上…  相似文献   

16.
<正>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奇怪的现象。开学第一天我走进201班,发现讲台旁边坐着一位戴眼镜的新同学,他的课本上端端正正写着“张晨阳”三个字。我夸赞了一句:“张晨阳,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啊!”他笑了,很开心的样子。上新课之前,我先让大家说说自己的寒假生活。有的说跟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篇幅短小,平白如话,记叙了“我”想爬过“篱笆”去摘草莓却又担心上帝责怪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上帝”“如果他也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的猜测。在平实的语言后面,诗人究竟想告诉人们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作了如下分析:“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概言之,教师用书将该诗的主旨定位为对童年幸福时光的回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读不够深刻。首先,这首诗…  相似文献   

18.
时空法则     
目前很多电影的题材是有关于时间机器的,在电影中演员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或未来,穿梭于时空隧道中,见到未来或过去的人和事物,当然也可以看到未来或过去的自己。美国著名影片终结者讲的就是未来世界中的机器人回到过去,将一个未来领袖在他童年时杀死,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过去而影响未来。  相似文献   

19.
星期五晨会,中队长宣布本周的好人好事:“表扬:宁强同学捡到两元钱交公。”听到“宁强”这个名字,我的思绪像展开了双翼,一下子又飞回到了两年前。我是从这个班二年级时担任班主任的。原班主任向我介绍,宁强同学有小偷小摸行为。我经过调查了解,证实他确属屡犯。他连自己家里的钱也偷,他妈妈只要发现他偷了东西就狠揍他,但仅仅好一阵子,时隔不久就又会重犯。班上经常丢这丢那,引起同学们的猜疑,影响了团结。果然,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不久就出了事。一位家长向我反映,说他发现他口袋里的钱丢失过两次,第一次贰元,第二次伍元…  相似文献   

20.
舒明映 《江西教育》2009,(10):45-45
记得新教我班数学的胡老师曾对我说起一件事:在一次单元测试中,坐在最后面的杨明(化名)总是拉拉左边的同学,又扯扯右边的同学,还不时站起来找前面同学说话。胡老师走过去,用目光示意他要独立完成考试。不到两分钟,他又坐不住,去找同学说话。这时,胡老师有些生气,严肃地说:“杨明,不许看别人的,再不自己做,我就要收试卷了。”杨明却辩解:“我没有偷看,是我不认识一些字,找他们问问。”胡老师看他一脸委屈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