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景颇族诗人岳丁的诗意象独特、丰富。诗人将自身融于自然并平等地与自然对话,使世间万物在宽容的主体氛围中达到和谐,体现了其诗歌意象的宽和之美。岳丁诗歌的独特价值在于他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在人生旅途中听从童心的召唤,以宽容之心写出了大地之美、心灵之美。他没有沾染当代诗坛上普遍存在的浮躁与不安,总是以自由自在的形式表达着丰富的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2.
周秉高教授所著《全先秦两汉诗》在目前的本子中是最全的一种,收录了先秦诗歌530多首,其中逸诗189首,比好多著作中估计的百十首,多出了几乎一倍。两汉诗歌收录更多。不仅收录了完整的诗,也收入了零句以及一些准诗,如谚语和歌谣等。本书的体例是周先生自己的创造,排列作品、注出出处、简明注释、形式全面、编写系年,附有考证(论)和索引。  相似文献   

3.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4.
《鲁颂·閟宫》是鲁僖公时祭祀周公、称扬周公的颂歌,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精神和政治文化精神。此诗详细描绘了鲁国所举行的郊礼、祭祀周公的禘礼,体现了浓郁的礼乐文化精神。诗歌回顾了周部族的兴起、周朝的建立、鲁国历史、周公功绩,并予以深情赞颂和高度评价,展现了鲁国对周部族统治根深蒂固的认知观念、认同情感,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文化精神。在文学价值上,此诗对“颂”体有所突破,对“赋”体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妾薄命叹》载于南宋笔记小说《鬼董》卷一,计2534字.其为中国古代第一长诗,但却少有学人问津,仅刘毓庆先生曾撰文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成诗于金代,且作者为诗歌的抒情主人公"王氏女".对于《妾薄命叹》的成诗时代,笔者同意刘说,但刘毓庆先生考证略显粗糙.笔者从诗歌所体现的时代文化特征和《鬼董》的编排体例对其成诗年代进行讨论,对刘说进行补充;从命题、传统意象、创作手法的角度对其作者进行讨论,认为是金代文臣仕途遇挫乃作,以抒发自己不平之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众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举措,介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中体现的价值,并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途径的角度着手,对其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的典型特征,王阳明曾有与“茶陵派”“七子派”诗人群体砥砺词章的经历,既能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又能接受当时优秀的诗学理论。诗歌创作中,他能广泛吸收唐宋诗的长处,情理并重,故其诗可作为窥探其精神情志的途径之一。阳明在其诗中多次写到“初心”,期望不要负了初心,“初心”就是其思想的真实表露。在诗歌中,“初心”时而指圣贤之志,时而又指归隐之情,看似矛盾而实则统一。他以圣贤自期,一方面积极进取,为道而仕;一方面又归隐讲学,复兴师道,追求内圣。在他身上,仕与隐、内圣与外王,看似对立而实则合一。通过结合其生平经历与交游等资料,解析阳明诗中“初心”的内涵,探讨其初心的矛盾又统一之特性,可揭示阳明之向往隐逸乃是表象,成圣才是目标,如此他方能内外兼修,最终达到无入而不自得之境界。  相似文献   

9.
孝亲诗是指以孝敬父母为主题或者重要内容的诗歌。孝亲诗最早出现于西周,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隋唐时期走向兴盛,唐以后则逐渐走向通俗化和大众化。在古代孝德教育中,孝亲诗曾经发挥过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孝亲诗的内容涉及到孝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各个阶段,既能教人孝理,又能激发人的孝情,既可劝人行孝,又可教人如何行孝。孝亲诗的文字则浅显流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理解。如果能够加以改造,孝亲诗对于当今的孝德教育仍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节日的民俗风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更容易成为诗歌的创作题材。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吟咏岁时节令的诗歌,如《郑风.溱洧》就是吟咏"上巳"节的。节日民俗的体制、民俗活动到唐宋完全定型,并成为官方认定、全民性的节日,丰富的节日生活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节日民俗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是属于以风俗习惯的生活形态存在的底层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宋代特殊政治、经济影响下,传统节日规模扩大,节日娱乐性、商业性增强,节日风俗也更为完备,与前代相比,北宋节日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质,节日民俗丰富了诗歌的创作内容,激发了诗歌的创作契机。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是人性中所固有的,要想心理健康,我们应该给情感以适当的发泄的机会。节日成了他们发泄自己感情的集中点,而诗歌是他们抒发节日情感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林良的童诗注重儿童情趣美的构成与传达。他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想事物,诗歌呈现出天真无邪的童心之趣;他把儿童的奇思妙想带入诗中,扩展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想象之趣出色新奇;同时他还注重童诗的理趣,在生动的叙事中说理,实现了情、理、趣的有机结合。林良童诗的成就也正是得益于这童诗情趣之美的出色呈现。  相似文献   

12.
林良的童诗注重儿童情趣美的构成与传达。他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想事物,诗歌呈现出天真无邪的童心之趣;他把儿童的奇思妙想带入诗中,扩展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想象之趣出色新奇;同时他还注重童诗的理趣,在生动的叙事中说理,实现了情、理、趣的有机结合。林良童诗的成就也正是得益于这童诗情趣之美的出色呈现。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诗     
当代诗作存在三乱三无现象:意象混乱、思维混乱、语言混乱;无节奏、无旋律、无真情实感。诗歌的革命、改革、创新,总得有个底线。诗人是社会、时代和人类感官的代表,他的痛苦与欢乐应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真正的诗歌,是时代的记录,是前进的鼓声;它抒写的是人生之旅,谱写的是心灵之歌,喷射的是感情之火,闪射的是思想之光。真正的诗歌,具有诗情、诗景;诗美、诗味;诗眼、诗魂。真正的诗歌,景真、情深、意美、语警。真正的诗歌,以生活为源泉,在人民的沃土中萌芽;以感情为生命,在爱与憎的血液中铸型;以思想为灵魂,在真善美的熔炉中升华;以想象为翅膀,在灵感的彩翼中飞腾。  相似文献   

14.
霍松林先生是享誉学界的著名学者、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中,霍先生不但在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极富个性色彩的治学思想;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卓有建树。主要表现为:求实求真的创新开拓意识;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学术品格;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兼擅的大师风范。研究和总结霍松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极具启发性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举国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条件下,研究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文史通义》作为传统学术在理论领域树立的一座丰碑,回答了时代需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出乾嘉时期的时代智慧。在研究方法上,章学诚贯彻“知人论世”和洞察其思想渊源的原则,《文史通义》体现出六大学术特色,即针砭繁琐考证,预示学风转变;探索历史哲学,阐发深邃哲理;改革历史编纂,影响后世;以“性”“情”言教育,倡导独立思考;彰显审美情趣,学术美文翘楚;辩证分析高手,直抵事物本质。《文史通义》凸显了章学诚独树一帜的治学风格和历经坎坷凿“千年未凿之窦”的使命担当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章学诚学术推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元明易代之际遗民诗人王逢的诗作,体现了感时伤世的乱世情怀、以诗小序代替碑传之文叙事的独特创作体例和他坚持江西诗派忌俗欲清、忌熟欲生、忌肉欲骨的风格。另外,特别标举了刘基、宋濂两位与王逢约略同时、同辈,而立场、遭际迥别的人物作为参照,通过比较来凸显王逢其人、其作的个性特点,从不同侧面论证王逢诗歌的历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歌中的一枝夺目奇葩——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诗歌有着重要地位。唐代山水旅游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旋律、深刻的思想内涵、奇妙的意境展示着自然、生命之美的永恒魅力。特别是孟浩然诗歌所营造的空灵美妙的意境;王维诗中诗情与禅意的水乳交融;李白在诗中所展示的崇高的美学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悲凉以及在平凡风景中发现美、表现美的丰富内心感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代表着唐代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秦观以词著称,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而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往往被忽略。事实上,秦观的诗歌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关于佛禅的诗歌,对寺庙环境的刻画渲染,对僧人崇高品格的赞美,清新婉丽,迥异于宋"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歌风貌,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对秦观佛禅诗歌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集,收录了周代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其中的祭祀诗体现了人由对神的崇拜转为对自身的重视;农事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宴飨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婚恋诗体现了人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战争、徭役诗体现了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所有这些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周代社会的立体画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