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学习意义感是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价值及其与自我的关系的理性认知与情绪体验。为探索高中生学习意义感的内涵与结构,采取过程性抽样,对8位高中生开展访谈。高中生学习意义感的9个维度,按覆盖参考点多少排序,依次为“取得学业成就”“维护自尊”“未来生活保障”“实现人生理想”“满足求知欲”“促进自我成长”“无学习意义感”“享受学习的过程”和“对优质资源和机会的竞争”。以此为基础,建构高中生学习意义感的扎根理论模型,并对学习意义感的重要性、有或无学习意义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背景】高中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部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遭遇挫折时,容易陷入迷茫、意义感缺失状态。本课以“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为切入点,结合舒伯的生涯四度理论,通过趣味游戏、绘画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觉察生命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积极向往。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素质—压力模型,考察负性生活事件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山西省某重点高中571名高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命意义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探寻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缺乏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提升个体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96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和未来取向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索在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上生命意义感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中生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的探索热情显著高于对未来家庭的探索;男生在未来家庭规划和家庭情感态度上均显著高于女生。偏相关分析得出,生命意义感两维度与未来取向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寻求生命意义与拥有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寻求生命意义和拥有生命意义对未来规划和情感态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力。中介效应检验得出,拥有生命意义在寻求生命意义和未来取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生命意义感来源问卷》调查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及其来源。结果:(1)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整体状况较好。(2)仫佬族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在性别、年级、教养方式、经济状况、好友数量、是否留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业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3)女生求意义的意志比男生强;高一学生求意义的意志不如高三强,高一学生比高三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存在空虚感;民主型教育方式比专制型和放任型都更有利于生命意义感;好友数量多的学生生命意义感更强;留守学生比非留守学生有更多的存在空虚感。(4)仫佬族高中生与其他民族高中生相比生命意义感不存在显著差异。(5)仫佬族高中生生命意义感来源的前五项依次是关系、健康、成长、求知和娱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两年后四川地震灾区高中生与非灾区高中生的生命意义状况,笔者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川中学高一、二年级共391名学生以及湖北襄阳地区某高中的一、二年级1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北川中学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非灾区高中生;亲人去世、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家庭氛围以及人际关系情况是影响北川中学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邓彬彬 《福建教育》2023,(14):14-15+63
<正>教师肩负着育人使命,再加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无边界工作”的感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在生活与工作的交织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困扰着我。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生命的意义是让自己挣脱种种桎梏,追逐个体的自由,体会生命的真谛。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中求得生命的幸福与满足应当是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而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们,更应该努力给予自己足够的美好,方能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播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自信”这个词有三种词性,表示三种有细微差别的含义:动词,自己相信自己;形容词,对自己有信心;名词,对自己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它都指的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够去做,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相信自己有方法去做,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就是在生活、在事业上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藏拉萨、阿里和林芝等地区423名高中生的调研分析,研究发现,西藏地区高中生调节积极情绪的能力较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地,学生的总体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很不足;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较低,经常感到情绪低落(抑郁),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并且时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尊水平较低,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时常感到毫无用处;学生的心理弹性较低,即使制定了学习计划,也很难坚持到底,并且很难享受学习或生活中的乐趣;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最后,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西藏地区高中生学习状态的对策和建议,对提高西藏地区教育成效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是为了让人学会生活,让人懂得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让每一位求知者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实践;让人在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中实现“自我对话”与“人的大写”。教育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纯真、充满智  相似文献   

11.
王月绮 《中小学德育》2021,(4):66-67,25
从心理学视角看,学生压力性自杀的原因在于无法建立自我同一性,无法形成社会身份的延续感和同一感,最终产生学习、生命的无意义感和自罪自责心理。教育应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上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而有意义地生活,建立真正爱自己、珍惜自己的内在形象,成为有责任感、有意义感并自爱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幸福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MLQ生命意义感量表、大学生学习幸福感量表,对323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幸福感水平较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其学习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学习投入应激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学习投入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样本高中生整体学习投入水平一般;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及其活力、奉献、专注三个维度显著高于非重点高中学生;应激各维度与学习投入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及其三个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本刊第10期网多了五位单科英雄“出招”之后,许多高中生朋友对此反映热烈,纷纷来信说“对攻克学习难关很有帮助”。谁知,这个好消息却在我们的语、数、英、文综、理综五位主角之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人人都要牺牲自己,争当考生心目中的“独孤求败”。究竟谁最具有“求败”实力,相信在这场竞选活动之后,你会自有定论。别忘了投出宝贵的一票哦!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一、研究目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师效能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随着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它包含两部分: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有的学  相似文献   

16.
<正>“氛围感”已然是当今人们津津乐道的热词之一。热词之“热”,反映了一个时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氛围感”,使用者们达成了基本概念上的共识:“氛围感”是指外在环境的气氛和情调造成的一种特殊心理感受。关注“氛围感”本质上是对自我感受和体验的重视,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设若我们能经常从外界探寻到让自己愉悦舒适的氛围,那么生活、学习中也会拥有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理念】高二学生在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后,对于高中的学业与生活有了更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生活及不断加剧的“内卷”压力,令不少成绩落后或起伏不定的同学感到迷茫和困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了回应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和追问,本节课选择橘子这种水果作为探讨生命意义的媒介,和学生一起去探索一颗橘子可能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琦 《中学生博览》2023,(30):76-77
<正>绘本《木木熊,快来》告诉我们在学习如何爱他人时,别忘了也要好好每爱自己个,关注人自身感都受,认需真与自我要对话,在才能遇真见最美我的自己。自我是在追寻社会意义与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我是谁”的追问与惶惑。一旦我们学会正视并接纳自己,叩问内心的感受和需要,找到自己存在于世的价值和意义,那么生命便会在这一刻绽放出光芒。  相似文献   

19.
韩永义 《天津教育》2022,(1):99-101
<正>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以“家国情怀”为重要价值观。“家国情怀”主要指高中生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要具有的价值关怀,基于人文关怀关注实际生活,把助力国家强盛、民族自强以及社会进步视为重要使命。当前,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时,应根据新时期创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对国家优秀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落实社会主义重要价值观,这也是把时代精神、国家精神弘扬光大的重要途径。一、高中历史课堂上融入“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培养高中生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与生活的"二重变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是一个美妙的字眼 ,它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最为关切、最为明了的概括。人的生活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其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习惯性或一贯性地存活着 ,动物的生存虽具有“进化”意义却鲜有“发展”意义。人是在意义世界中 ,或是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性地成长着、完善着。生存同样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但人却总是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 ,不断地摆脱和超越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对人的框限 ,积极地追求更为丰富、更加完美、更加符合人的理想的生活样式。生活这个概念表明人们存在的样式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