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项下行上知、上传下达的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制度规定,也是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全体党员必须遵循和贯彻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政党治理的丰富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权威观,且赋予其中国特色,并将这一理论成果转化为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提升到维...  相似文献   

2.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建构的整个历程,它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建设探索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进程存在着多重深刻的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完成了对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超越,并在继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内含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学说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的经典根据,并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智慧;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的制度建构是在深入认识中国国情与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来掌握制度与社会实践发展的契合度,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务实高效、自信担当、文明包容、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魅力。但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尚存在双重性问题,“他塑”而非“自塑”的现象依然严重,要注重提升理论话语的比较优势,切忌宣传工作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注重精神气质的塑造和方式,突出国家形象塑造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大学生价值观问题予以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综观一些论述大学生价值现的论文和著作。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简单重复的工作较多,显得没有说服力,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此外,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缺少相关学科的联合,缺少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在实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入的理论探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在国内外尚无系统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专著。可见。在当前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形势下,关于大学生价值观,尤其是大学生核心价值现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杨红 《文教资料》2011,(26):109-1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着重从公正的社会基本制度层面上探索共建共享发展道路:政治上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制度,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实施普及大众教育的教育制度。这些基本制度的建立,不仅使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初步享受到国家独立、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为当代中国社会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与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的政策发展与转变,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梳理,厘清其政策变迁的历史脉络,掌握指导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制定的关键“立足点”,抓住政策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要素,为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职业教育思想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和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三种,它们分别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能学习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也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颁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朱熹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哲学家、思想家。19世纪30年代以来,朱熹著述开始被译成英文并传到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问世的几种朱熹著述的英文译本尚未得到国内朱子学研究界的关注。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把朱子文献翻译成英文的译者和为我们留下的朱子文献的英文译文或译本进行较全面、客观地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土地制度是新生人民政权建立后,国家为建立新土地所有制而进行土地制度变迁的结果。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确保了土地制度变革得以顺利推行。新中国土地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将制度的经济含义与政治含义紧密相联,促成了新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为了使教科书贴近农村,进行了如下努力:通过服务工农的国家宗旨,确定教科书服务农村的方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运动中,使教科书融入农村;在尊重农民并倾听他们呼声过程中,关注了解农村;在教科书多样化过程中,关照农村;在调整农村教学目标过程中,切合农村;在乡土文化传承中,贴近农村。但六十年来也存在着教科书悖离农村的几种情况:对苏联教科书的过度模仿,远离了中国农村实际;对直接知识的过度强调,偏离了教科书的意义;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了教科书在农村的教学难度;过分让渡教育权力给农村,损伤了教科书的统一性;农村地方课程开发不善,降低了教科书在农村的实效性。反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的发展历程,需有整体性思维,营造教科书在农村教学的良好环境,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3.
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新中国成立开天辟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劳动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历经探索、发展、调整、再探索、再加强五个阶段。在政策变迁中表现出:以社会需求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摇摆和断裂中曲折发展的变迁形态;将劳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贯穿始终的发展线索;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保障。未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发展要坚持方向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引领劳动教育发展;要唤醒内生性:挖掘劳动教育丰富的育人价值;要注重系统性:构建涵盖大中小幼的劳动教育政策体系;要凸显地域性:强化劳动教育地方及校本特色;要彰显时代性: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报刊的功能导向历经了从变革社会到整合社会的变化,形成了四种办报模式。1949-1956年间形成"过渡模式",即通过企业化经营探索、借鉴苏联办报经验,消减了报刊"散、滥"造成的损耗,补充了全国性办报经验,同时将办报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计划管控中。1957-1977年间形成"斗争模式",以《人民日报》改版中断为标志,再次开启"报刊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模式。1978-2011年间形成"建设模式",突破"工具论"的束缚,破解"官办官看"的困局,形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机制。2012年之后形成"整合模式",以社会整合与观念整合为目标,重新确立"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走上媒介融合、企事分开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并着力解决由此转变所带来的纪检工作的新问题,党不仅给予纪检工作以高度重视,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这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党的纪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变迁促动教育变革,教育变革必然会体现到课程的变革,最终又必然表现在教科书的变革上。作为传递人类基本发展历程知识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在向我们叙述人类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在叙述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在展现当下现实,并折射未来。  相似文献   

17.
课程目标取向就是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研究者持有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这种价值观或指导思想最终以某种潜在或显在的方式决定着最终的课程目标及其表现形式。它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取向,有助于提高合理制定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随着对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课程目标取向进行反思以及提出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党与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新时期,它仍然存在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它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推广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党的干部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所进行的不懈思考与探索。分析了毛泽东在实践中如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理论,对加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并为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