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档案的价值日益受到关注,档案在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的共识.此外,基于社会认同衍生出的品牌认同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品牌消费寻求群体归属和身份认同.通过对档案认同和品牌认同理论的挖掘与综合运用,以及利用"老字号"品牌档案进行控制实验,可以构建并验证"老字号"档案对消费者品牌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档案可以强化消费者"老字号"1品牌认同,品牌真实性在认知需求的调节下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强化"老字号"品牌认同可以成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来,网络"凡尔赛"现象频繁出现在各社交媒体,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强关系网络下的裂变式传播使得其背后体现的已不再是炫耀,而是一种调侃与自嘲."凡尔赛文学"在实践中多是通过模仿、拼贴等策略实现文化风格的构建,其心理动机也不仅是表面对娱乐的追求,青年人在其中也进行着自我印象的矫饰及对身份虚伪认同的追求."凡尔赛文学"体现出了当代青年人的自我身份焦虑以及价值认同迷茫,而其发表互动过程中体现的自嘲戏谑与自我"麻醉"式的虚伪认同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伏静怡 《东南传播》2021,(10):27-30
传播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小镇青年通过影像实践在积极建构自身话语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地方"文化和认同.本文从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媒介化实践框架切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小镇青年是如何将地理实体与人们的想象联结起来,建构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帮助乡村完成文化失落地到文化根源地的转身.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林 《新闻传播》2012,(3):194-195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使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造成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同台博弈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已成为建构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但因亚文化常被等同于反文化或俗文化,过于强调其非主流性,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则必然表现为一个"生成、流转、断裂、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通过深度访谈中呈现的传者的"自我言说",探究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其中,"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重建、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其背后的建构逻辑。但同时,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这种分裂导致媒体和记者"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身份尴尬,影响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给记者群体的职业身份认同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6.
成杰  林仲轩  罗炜 《新闻大学》2022,(9):73-88+119-120
从被视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打工仔”到流行语中人人争做的“打工人”,话语表征着打工主体,也建构着打工主体的身份认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话语的“认同互构论”,通过深度访谈探究“打工人”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群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研究发现:认同话语的自我建构使青年群体呈现出矛盾且摇摆的“打工人”心态;成员身份标准的分歧,使认同话语的群体建构极为脆弱,全民“打工人”只是非体力劳动者群体建构的单向度共同体想象;认同话语的社会建构一方面遮蔽了传统劳资关系的对立,另一方面彰显了青年“打工人”和传统“打工者”身份联结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重庆渝北回兴“城中村”为个案.对农转非居民的身份认同与人际传播进行了质化研究。通过对城中村的农转非居民和城中村其他居住者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分析,我们发现农转非这一群体并没有因户籍的改变而获得城市人身份的认同,在社会交往与人际传播中,符号边界和社会距离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尚未与城市市民和文化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群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减少香港青年群际偏见、建构国家认同的新渠道。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从群际接触理论出发,在最佳群际接触条件下,藉由网络社群搭建粤港青年沟通新平台,在认知层面增进香港青年对内地的了解,重塑认知与评价;情绪层面缓解香港青年的群际焦虑,产生群际共情;行为层面挖掘粤港青年的共同身份特征,寻求群体归属感三大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夸夸群"的新型网络社群进入大众视野,以高校夸夸群为代表,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现实与网络身份的不对等、求夸与夸赞信息的持续流动、自我与群体身份的认同感;建群之后,夸夸群的发展动力主要有三点:建立群体规范、建构身份认同、形成社群文化;但对于夸夸群而言发展动力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最终演变为一个普通的闲聊群,失去了原初的功能意义。未来,夸夸群会被层出不穷的更多新社群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武文颖  郑佳 《青年记者》2017,(20):33-34
伯明翰学派在解释“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时曾指出,即使青年亚文化拥有着庞杂的内容,但青年群体们创造每一种亚文化都是基于群体内部彼此之间的身份认同感,用以抵抗当时的主流文化,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迷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球迷亚文化又是隶属于“迷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球迷亚文化延续至今,与当年相比,青年球迷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行为早已发生了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体的推动.本文以百度贴吧中的“皇家马德里吧”和新浪官方微博“皇家马德里贴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媒介的介入对于青年球迷群体间的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盛,粉丝文化出现了新的表现方式,国内粉丝圈群引进了韩国粉丝圈群的一套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形成一种具有严密纪律,以偶像为中心的群体自组织—"饭圈"。以"参与感"和"沉浸式"为特点的社交平台使"饭圈"有了接近"偶像"的可能性,她们不是精英文化所描述的无理智的"少数人""底层人"。相反,饭圈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高效的分工配合,饭圈成员充分地发挥着自身所长为偶像服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粉丝们在饭圈活动的参与中产生的自我认同,以及与志同道合者产生群体身份认同。还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为"饭圈"与"偶像"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空间,以及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女性消费力量的崛起。在这后现代原子化的时代,"饭圈"这个"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能够瞬间聚齐人群,可以说是当今最完备高效的青年自组织,如此,对"饭圈文化"的文化研究也就显得必要了。  相似文献   

12.
谭文若 《新闻界》2013,(23):8-10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23)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迷群受众是当前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受双方日趋平衡,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网络迷群群体在文化实践参与程度上有了极大提高。网络迷群以聚合和流动的个体诉求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场域中参与聚集,运用互动与分享交流和传播信息,生产衍生文本和消费文化产品,并进行身份认同,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迷群群体在大众文化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叛逆作家到被时代杂志评选为"青年领袖",韩寒不同于一般偶像明星,他的出现始终伴随着青年网友与精英阶层的互动,而"战场"则是成为环境的大众媒介。基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韩寒是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形象符号。它的所指超出韩寒个体的范畴,并折射出青年亚文化群体与媒体的互动。符号由媒介生产,而作为接受者的青年群体则围绕着符号参与表达、争议与否定,渐进地完成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刘晓阳 《东南传播》2020,(3):109-114
通过对B站、微博平台的30位非生产性用户进行深度访谈,本文尝试围绕愉悦、表达、展演三个方面探寻当前互联网语境下"被动受众"的身份认同机制,并勾勒这一群体的总体性特征。研究发现,互联网被动受众主要通过情绪排斥与品味区隔构建身份认同,同时流露出一种"精英情结"。而他们也正以此种隐密的抵抗方式,成为"文化民主扩大"进程中的沉默者、旁观者与仰视者。  相似文献   

17.
"国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来自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梳理"国风"概念的演变过程,回顾与"国风"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章认为,随着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提高,媒介对国风文化传播的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风"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18.
田昕 《东南传播》2023,(1):89-93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与提升应该从这三点找寻重点和突破口,第一,民族认同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点;第二,文化认同成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的突破口;第三,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构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了解与运用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文化上的兴趣点增强华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是对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进行重建与稳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珞  吕雯菁 《新闻知识》2022,(12):65-71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电影文化通过新的媒介形态对当代青年产生影响。文章以高校青年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探讨电影文化对高校青年影响的特征,并结合意识形态与媒介文化相关理论分析生成原因、提供引导策略。研究认为,高校青年观影类型多元、观影渠道丰富,电影各类社会思潮涌现并兼具娱乐消遣、思想教育、知识获取等多重功能;社交媒体强化“网生代”的自我认同、电影意识形态“询唤”青年群体、社会思潮与电影媒介的互构是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把握时代特征,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能力、关注青年诉求,增强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开展相关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塑造青年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政治传播批判视角:青奥会的品牌优势与媒体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璐 《新闻界》2012,(1):47-49
青奥会是基于普适价值观、公平正义、群体身份、市场潜力等要素定义的全球青年品牌赛事,赛事品牌优势在于推行全球普适价值观和建构青年群体身份认同.青奥会的全球媒体形象紧密围绕青年的性格特点建构神话想象,高度契合奥运会的神话传统,致力展现青年的纯真与活力,存在三种媒体形象建构模式,即表现文化多元与城市活力的新加坡模式,表现新生力量与中国崛起的南京模式,表现清新和激情元素的重塑西方模式.本文从政治批判视角分析青奥会的品牌优势与媒体形象,以理解青奥会的文化政治本质,服务于中国体育赛事建设与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