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习作素材,不知道写什么。教师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体验,应强调多元性、灵活性、真实性和意识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天地中开拓写作内容,包括个人生活、班级学校生活、家庭社会生活;此外,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关活动,从中取得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分清小学生习作与文学创作、应用写作的区别,以生活、积累、表达、评价为基本要素,构建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有得可写(素材)、写能达意(语言)、表意新颖(技巧)、乐此不疲(评价),解决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3.
《我的动物朋友》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简约,即让学生复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学习、掌握人与动物之间故事写作的基本言语结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外形—写故事—明要求—评习作几个教学环节将习作的精准知识教给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这类作文写什么,更知道怎么写,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2011,(6):17-17
2011年第四期的(《习作:为何而作.为谁而作?》让我面对作文教学豁然开朗。第一,习作教学应从生活需要出发,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写的问题。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交际应用的需要,是情感倾泻的需要。引导学生将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写的同时体味到“写”和“成功”的快乐。第二,习作教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语言的源泉。教师在命题时,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7.
一、困惑: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脱节 阅读与写作从教育方面讲应该是个共同体,但纵观现在的课堂,我们会发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严重脱节:一个单元的阅读之后会安排一个习作训练,而习作的安排好像与之前的阅读并无联系,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阅读。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围绕文章内容指导阅读较多(如谁、怎么样),品味作者怎么写,什么地方写得好,这样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脱节。作文课上的这些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接第二期)即作文 ,修订版《大纲》改称为“习作”。如果用修订版《大纲》与试用版《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相比 ,作文这一部分恐怕是变更最大的一部分。具体地说 ,修订版《大纲》较原《大纲》作了如下“修订” :第一 ,淡化了文体。首先 ,修订版《大纲》将“作文”改定为“习作” ,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小学生的习作 ,既不是成人的写作 ,更不是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其次 ,修订版《大纲》不再提“以学写记叙文为主” ,只是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另外 ,修订版《大纲》对学写应用文的要求 ,只…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确,兴趣如同金钥匙,它能为学生开启习作乐园的大门;兴趣又似好老师,它能为学生插上自由腾飞的翅膀。倘若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核心,巧设“趣”境,以“趣”促写,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改变命题形式,巧设“作文套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老师评议。陈旧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11.
芮雯 《天津教育》2022,(10):134-136
<正>“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作文评改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教学明确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此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和习作评改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新课题。教师要注重多元化评改的有效实施,基于信息化环境将自改、互改等方式融入习作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呈现习作评改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每位语文教师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心中有话,知道如何下笔。经过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归纳起来是"五字诀",即:导、读、放、评、循。"导"就是教师要当好向导,引导学生作文。这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尤其重要。如写《雨中即景》的看图作文,首先老师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习作是一项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我们不能让七八岁的孩子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就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落实写作基本要求,笔者谈谈小学作文教学起步的"四先四后"的体会. 一、先说后写 说是写的基础,先说后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和原则.在教学生写第一篇作文时,就要让学生从说开始,说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如让学生说《我的文具盒》,先指导学生说出自己文具盒是什么做的?文具盒的颜色、形状、图案等,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文具盒一一说出来,说不清楚的地方同学们进行引导补充.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怕写、厌写作文。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感到陌生、没兴趣;二是无话可写;三是有了素材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1.播放音乐风光片(春天)。(教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习作…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作文是一种半独立的习作训练活动,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习作训练.所谓“训练”,训,即教师的指导;练,即学生的习作实践.这两方面应紧密结合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而不能相互割裂或仅仅作为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来处理.因而,“双导”作文教学即是在作文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以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在学生作文的每一个阶段,施以全面的指导——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而且指导学生“如何改”,全面地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将小学的写作称之为"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儿童学习写作,其核心是让每个儿童知道作文该"怎么写",假如对涉及的写作知识一概不谈,那么习作教学中的"教"将皮之不存。因此,让习作教学面向儿童,  相似文献   

18.
龙慧 《吉林教育》2006,(7):57-58
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1.忽视写作兴趣的培养。在应试的背景下,为了取得高分,很多教师将作文教学视为一种"技术"活,认为学生习作主要是学"模式"、教"套路"、练"技术",将范文奉为圭臬,而恰恰忽视了作文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兴趣的培养,结果往往造成教师难教学生厌写的现象,也带来了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提出:作文教学要先让学生敢于表达,再慢慢让学生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2学段习作教学目标4也规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在实际习作教学中,老师们常有左右为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