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法院是人工智能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顶层政府的设计、法院系统的需求与技术市场的利益驱动共同形成了中国智慧法院建设的逻辑体系。然而,上述逻辑体系带来了国家治理与基层实践的张力、“技术治理主义”的内卷化与“数字弱势群体”的程序选择权缺失的理论困境,同时也导致区域空间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与适用程度不匹配、技术手段应用与尊重应用者主体性的竞争关系处理不良等实践不足。在智慧法院4.0版本建设过程中,应强化智慧法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以司法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法院成果开发机制和凸显应用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前,科技与司法的融合正如火如荼,作为智慧法院大厦基石的算法正深度参与司法活动。然而算法辅助决策过程与法官心证过程混同,算法黑箱特性与司法公开冲突,算法决策结果问责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不容忽视。从司法领域应用需求出发,算法可解释性机制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制度构建有赖于总体思路和原则依循的准确、清晰界定。是以,算法可解释机制构建以树立场景化规制理念和形成可信任机制为总体思路,以公开性、辅助性、相对性、层次性为原则依循,构建科学合理的可解释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时代终于来临。《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显示,只要是人类需要用五秒钟来思考和决策的事情,就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对于“熟能生巧”的传统工作在未来会被“精准工艺”代替,有人恐慌,有人兴奋。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代替人类。但这需要人类充分发挥智慧、趋利避害,不让人工智能主宰人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着模式陈旧、指标单一、数据匮乏和算法灵活性差等问题,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探索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是推动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评价原理,提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五大关键技术:评价模式的构建、评价指标的构成、基于智能感知的常态化监测、智能评价算法的选择、诊断式评价及干预系统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广东工业大学"蕴瑜在线课堂"的教育诊断评价与干预系统为例,从数据感知、智能评价、数据决策三个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总结人工智能应用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优势.最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经本研究设计的人工智能教育评价与干预系统在各项维度上均优于传统的教学评价.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的建设,尤其是今年初ChatGPT的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已经到来。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如何不忘教育的宗旨?除了恪守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基本的教学伦理,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尤其需要自觉增强信息素养与教学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智慧学习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基本内涵,智慧学习模型构建是实施智慧学习的关键和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文章针对智慧学习内在机理难以表征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能够阐述智慧学习特征、要素及运行机制的智慧学习E-GPPE-C模型.该模型由学习环境、教育知识图谱、学习者画像、学习路径、学习评价、学习共同体六大核心要素和基础层、支撑层、服务层、关键层、应用层五个层面构成.基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从教育知识图谱构建、学习者画像构建、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路径推荐四个方面,提出了E-GPPE-C模型的实现方法.研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智慧学习开展提供了基础,为后续智慧学习模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主体性可能遭遇的危险,文章围绕“学生是谁”、“何种角色”和“如何存在”这三个问题,分别追问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主体属性、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主体权利的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存在被物化的可能,学生可能再次成为学校教育中的被塑造者,学生的主体权利可能会被隐蔽式剥夺。为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文章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巩固学生主体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探讨,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陈悦 《大学教育》2023,(20):22-25
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力推进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发展。文章分析了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发展现状、优势及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完善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标准体系、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泄露问题、提高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智能素养、加速国别化的国际中文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六大发展路径,以期为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时代新兴技术的优势,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整合实验室软硬件资源,解决高校实验教学的痛点。首先分析了传统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智慧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并对高校智慧实验室架构进行了剖析,将EHS理念融入高校智慧实验室的构建与管理,降低实验室后期的维护成本,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最后对高校智慧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体验和应用导向的“黑箱”逻辑、知识系统主导的学科逻辑及编程发展计算思维的逻辑为主的实施现状,反映出人工智能教育定位仍模糊。本文指出,在国家课程框架下,以启蒙理性,培养智能时代的公民而非技术的“操作员”;启迪智慧,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而非学科的“专业人”;启示威胁,明晰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不做智能时代的“旁观者”为定位。采取嵌入关联课程,融合相关课程的策略,有效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从加快专业升级、重构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信息化素养三个方面重塑专业建设理念。文章提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群、构建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师资团队、构建智慧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法院的司法警察队伍是法院遵循法律而建立,并且由法院来直接领导与管理的一支武装性质的司法警察队伍,是法院在执法与办案过程中的重要执行力量.当前我国法院系统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改革活动,这是促进我国司法警察队伍遵循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之一.本文从加强我国司法警察建设工作出发,对当前我国法院司法警察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我国法院司法文明的目的与高效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司法裁判领域面临着“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因此对于人工智能存在着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迫切需求。但是,相较于人类法官而言,人工智能存在着算法歧视和算法黑箱、架空庭审、法律推理机械僵化、隔绝价值判断、威胁法官主体性尊严等潜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是:适度公开算法并允许司法人员参与设计过程、限定人工智能辅助审判技术的应用范围、限制人工智能的审理内容、明确人工智能的司法责任。我们必须要明白,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裁判领域只能居于辅助地位,法官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探索更加和谐的人机协同合作模式,使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利影响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智慧金融、数字经济对传统财经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方向、新要求,拓展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研究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管理、人工智能+经济等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人工智能+新经管”课程群。课程群融合人工智能两大类方法,提供从信号层到数据层基础性工程知识和能力,贯通信息从采集、存储到分析、预测的全过程,满足解决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需求,课程群具有厚基础、重应用、相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杨辉  徐倩 《上海教育》2023,(13):44-45
<正>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教育评价”已然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这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上海中学历经三年,推进了新一轮“智慧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评价。近日,上海中学以一场主题为“智能时代的学生个性化成长评价”校内论坛,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20,(1):75-77
建设智慧法院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进程,智慧法院的建成将有效解决现今案多人少的问题,但智慧法院的建设应"以人为本"。目前传统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足以应付我国对于智慧法院的建设要求,所以在人才参与上必需另辟新径,用新的培养方法或人才参与模式,以期培养未来智慧法院建设所需的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刑事在线诉讼既是“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又能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司法方式,其也面临着公众接受度不高、庭审实质化不强、在线技术不成熟、互联网司法发展不统一的严峻难题。因此,必须坚持审慎、稳妥的原则有序推进刑事在线诉讼工作。应从司法理念上提高公众接受度,使广大民众认识到在线诉讼的制度优势、时代意义;从司法制度上细化在线诉讼规则,保障法官亲历性、当事人参与感;从司法技术上优化在线诉讼技术手段,增强庭审仪式性、庄严性;从互联网司法应用上促进互联网司法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在线诉讼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验证了一种人工智能开发的技术路线,这一技术“可能使人类从此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来临之前,要在认识GPT系列系统的智能原理与学习过程基础上,未雨绸缪,规划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教育治理、师生关系等方面改变高等教育生态;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学术精神异化、学生隐私安全受到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挑战、大学生创新能力弱化、师生关系异化、大学生就业市场遭受冲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从涵养大学生学术精神、推进人工智能法治化建设、创新“大思政课”方式、创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师—机师—学生”三方协同新生态、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着手化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生态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等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在为教育带来便捷、培养时代新人的同时,也衍生出复杂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我—他”师生的传统伦理关系错乱、数据壁垒和鸿沟带来的合法权利丧失以及确定性算法和不确定性发展之间的伦理背离。究其原因,与“一切皆技术”的算法崇拜主导着当前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固有制度观念的时空分离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多元主体责任壁垒密切相关。为合理规避这些伦理风险,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系统完善的学生隐私保护规制,构建各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孙立新  李圆  夏敏 《职教论坛》2023,(7):91-1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和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与老年教育的耦合已然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智能技术的支撑以及基本完善的老年教育体系为老年教育的人工智能化应用孕育了条件。其三大核心价值是:提供定制化课程和多元化的教学服务,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建设老年教育人才库,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年教育管理的效率与决策水平,实现看不见的服务。需要全面审视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公平风险及关系风险,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智能老年教育实践路向进行探讨:回归人本主义的价值定位,加强隐私防护;促进智能技术资源的公平使用,推进老年教育均衡发展;重建老年教育师生交互形态;“政企学研”多元联动,优化“人工智能+老年教育”生态环境,共创智慧化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