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处在一个班级,学生的人际状况却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人际间的吸引、漠视和拒斥的关系,可以将学生在班上的非正式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分出五种类型: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人缘型,指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首领,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孤独者,指很少与他人交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互拒者,指相互敌意或歧视的成员。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位同学都希望…  相似文献   

2.
学会赞美     
杨敏毅 《班主任》2003,(12):40-41
教学目标: 1.体验赞美他人和被他人赞美的心理感受。2.学习赞美的艺术,区别赞美与献媚、奉承、恭维、吹捧。3.学会对同学、老师、邻居、父母进  相似文献   

3.
李开敏  张魏 《小学生》2010,(1):42-42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他人,而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人。几年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在对学生教育中,责难和赞美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一样。在我们真诚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拿出他们的真诚,自然而然显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来。经常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活动理念】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他人或自己犯的一个小错误,而对于他人及自己的优点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从而不太在意甚至忽略。这使得我们在认识自己和他人时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自我评价,形成不正确的自我概念,也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以至影响人际关系。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旨在通过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感受被他人赞美的喜悦,并学会接受赞美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学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需要他人的赞美,同时也需要赞美他人。赞美会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因而它能够加强或满足人所必需的“尊重”需要。而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也会以相应的形式进行回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对分阶段不吝惜“赞美”的人,往往就是受到他人经常赞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赞美,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啊!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这似乎是人之常情,更别说那些渴望得到教师肯定的可爱的学生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深知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赞美,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不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坚信“严师出高徒”,很少给学生以应有的赞美。我自己或多或少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学生的赞美之词不多,特别是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往往用比较严厉的批评去教育他们,而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相似文献   

7.
赞美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适当的赞美会给集体和个人带来快乐。2、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赞美他人的技巧,初步学会如何欣赏和赞美他人,树立健康的交往观念,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教学过程:一、俗语导入,故事创景主持人: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语:看自己是一朵花,说别人是豆腐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生1:瞧不起别人。生2: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生3:不会肯定别人,欣赏别人。主持人:很有道理,我们一部分同学总认为自己才是优秀的,别人没有什么可欣赏、赞美的,从而产生自负心理,失去朋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他…  相似文献   

8.
赞美与应答     
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恰当的赞美令人快乐、自信,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轻松、融洽,然而,有些时候,他人的赞美也会使我们受宠若惊,不知如何应答。中国学生尤其要注意,不要过于谦逊,要学会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赞美,并表示感谢。下面请看几组常见的赞美与应答的例句: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他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赞美他人呢?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为何要赞美他人;其次,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赞美他人;再次,要训练学生应用赞美技巧。  相似文献   

10.
赞美,具有变化人心的魔力。我们在父母、老师的赞赏教育中获得成长的方向和勇气,我们也不吝赞美朋友同学,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然而,面对最亲的人,你是否记得使用赞美的魔法?  相似文献   

11.
榜样情绪是一种因"赞美他人"而诱发的积极情绪,它在激发亲社会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及促进自我完善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榜样情绪的三种不同类型及其实证研究,并提出在德育实践中培养榜样情绪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当今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能让对方产生温馨的感受、自信的力量,并有继续交往下去的意愿,赞美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不会赞美会造成人际关系不良,严重的会导致社交障碍及孤独症。对心智不健全、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能赞美、会赞美、敢赞美对提升人际交往技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美,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爱听赞美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面刺激,而不喜欢负面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扬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赞美会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因为,赞美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内心愉悦感的真实表露与自然抒发;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增强自信,有着激励向上、向真、向善、向美以及严格自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工作,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赞美学生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JR人才调查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障碍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获得成功。他们共同的心理障碍是:难以启齿赞美别人。美国《幸福》杂志,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表明:其中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畅通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学会赞美别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赞美,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多…  相似文献   

15.
赞美中等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 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尤其是心理、生理还处在健全、发展阶段的孩子。他们敏感而脆弱,特别需要鼓励、喝彩、掌声。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过多的喝彩和掌声给予了优等生和后进生,而忽略了中等生这样一个群体。笔者对有关学校某班中等生的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中等生在一学年中没被表扬过,也没被批评过,有的甚至都未被老师的眼神光顾过。他们自认为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对此,他们表现出了明显的无奈。问他们是否想得到赞美,他们中有人说:等我先变成优等生或差生吧。其实,大多数中等生在智力上与优等生不相上下,只是或少了一些积极进取的劲头,或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而已。因此,我们应对中等生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促进其发展。实践证明,赞美中等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揭示出人性的一个本质现象,即人人渴望得到认可、欣赏和赞美。外国谚语云:你渴望他人成功吗?那么你就赞美他。作为中学教师,更应学会赞美,因为中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更强,也更脆弱。对中学生进行赞美,能使他们学习兴趣倍增,自信心更足,更能融洽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此“链接”中,人的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意图】在初中生活中,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与同学的关系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心理状况。为了促进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发展,设计本堂调节人际冲突的课程。由于初中生更容易将冲突归因于他人,而非自己。因此,引导学生从自己着手改善人际状况是有必要的。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己的角度,用柔和的方式沟通;当柔和沟通没有效果时,也要思考如何让他人尊重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熊发平 《文教资料》2014,(33):14-16
喜欢听赞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赞美使他人感到人生价值得到社会承认,赞美使他人感到受欢迎、受尊重。我们应该养成赞美他人的习惯,在学习、生活、工作、交际之中,有效地赞美他人。赞美不仅仅是说好话,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采用问卷加访谈的方式对当代中国的年轻人进行调查,探讨性别和赞美内容对汉语中赞美语的回应策略产生的影响。结论是:总的说来,年轻人在面对他人对自己的外貌仪表和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物进行赞美时,更多的人愿意或者喜欢采用接受策略;当别人对自己的能力、成就进行赞美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不接受策略或修正策略。面对他人对外貌仪表、能力与成就以及部分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物的赞美时,女性比男性更多地采用接受策略;而面对他人对自己另一半的赞美时,男性比女性更喜欢使用接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真诚的赞美     
[活动理念] 职校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辅导.本活动课采用了团体活动"优点轰炸",把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别人的赞美,体验被人赞美时的感觉;采用行为训练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以减少人际交往中的退缩心理;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试着去赞美身边的人,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并自觉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