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汉隐逸文化是在先秦,特别是屈宋那里所代表的隐逸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究竟因时代的同(汉初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先秦封建制度的恢复)与不同(汉代终是一个在各方面有异于先秦的全新时代),而使得汉代隐逸文化较之屈宋那里,首先表现出了对屈宋隐逸思想的"反动",其次又有所谓继承与发展——在此意义上最终形成汉代所特有的隐逸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先秦思想文化的灿烂代表一种理想与源头,两汉社会政治生活的饱胀代表理想与源头的实际伸展过程,先秦思想文化的灿烂有待于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伸展方才达到圆满。在此中间,秦末楚汉之际的九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春秋战国开放环境的短暂再现,它造就了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政治新局面的产生.也造就了秦汉之际人文精神的一次较小规模的勃发。秦末楚汉之际的文化与观念是两汉思想史的一个“极早期状态”,在先秦与两汉之间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3.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4.
从《乐论》的思想内涵与特点可以看出,“和”的理论和教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的乐论中,所以说《乐论》承袭了儒家的思想和教化的功能。魏晋南北朝为中国文化发展繁盛时期,“和”的审美范畴也比先秦两汉更为深入。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以和为美”的观念中,可以看出道家思想逐渐显现,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既有对立冲突的一面,又有融合互补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先秦两汉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本科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秦两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两汉时期产生的典籍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后代作家和作品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时期典籍的影响。因而,学生学习、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的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的策略主要有:阅读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书、善于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师友间相互切磋交流、关注新出土文献资料、选一典籍精熟之等。  相似文献   

6.
古人常用“冠冕”、“缨緌”、“搢绅”、“纨绔”作为贵族的代称;说到平民百姓,则谓之“黔首”、“布衣”;一个人登科中举,古书里往往称作“释褐”;形容求贤心切,古来有“倒屣相迎”之语。要真正讲清以上语言现象,必须了解先秦两汉的冠服制度。本文认古代冠服文化的视角,以先秦两汉的文献材料为依据,探求与先秦两汉冠服制度相关的重要词语的确切意义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隐逸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自其产生时就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隐逸,本身就是一种对政治的态度。隐逸思想在其产生后对后世士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仕和隐逸的思想,根植于士人的血液之中,成为调节其进退出处的依据所在。士人隐逸思想的产生渊源,既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隐者,也可以从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窥得一二。隐逸思想背后蕴含了士人对道德的坚守、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及对社会的批判。研究先秦时期的隐逸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后世士人的隐逸思想渊源,从而对隐逸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元代骚体作品的隐逸主题非常突出,既有社会的原因又与原初骚体的抒情特征相契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隐”。山水的吟咏背后震颤着痛楚和愤激,有对先秦两汉骚体的继承,但和同期的杂剧、散曲相比表现委婉。  相似文献   

9.
先秦思想文化的灿烂代表一种理想与源头,两汉社会政治生活的饱胀代表理想与源头的实际伸展过程,先秦思想文化的灿烂有待于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伸展方才达到圆满.在此中间,秦末楚汉之际的九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春秋战国开放环境的短暂再现,它造就了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政治新局面的产生,也造就了秦汉之际人文精神的一次较小规模的勃发.秦末楚汉之际的文化与观念是两汉思想史的一个"极早期状态",在先秦与两汉之间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是汉代史籍对秦汉时期国家人才区域分布的简单概括,反映了秦汉时期重要的人文地理特点。秦汉时期的武将多出于关西地区,而文臣多出于关东即中原地区,既与关西、关东地区的自然地理形势有关,也是先秦时期政治发展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同时也是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政治变革和学术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享宋公有加礼也”的读法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为“有加”之后是否应该断句。通过对先秦、两汉典籍中“有加”的使用及演变进行考察可知,先秦多用“有加X”结构,两汉由于多音节词增加,因为节律关系,“有”“加”联系日益紧密,“有加”逐渐词汇化。多音节的“X”往往前移至“有加”之前,成为“X有加”结构,可以起到凸显、强调“有加”的作用。所以,从先秦共时语言系统来看,“享宋公有加礼”的读法更加符合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休闲,《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休闲——(可耕地)闲着,一季或一年不种作物。由这个解释我们只能看到它重点强调的是“闲着”。为了有更清晰的理解,我们不妨再看一下对“休”与“闲”的解释。“休”有停止的含义,“休”也有休息的含义,“休”还有欢乐的含义。正是由于“休”有欢乐的含义,所以人们往往把休闲与娱乐放在一起连用。“闲”的本意是没有事情。“闲”还有两个引伸意,其一是“有空”,其二是“没有活动”。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把休闲更为清晰地描述为:在不进行正常工作的空闲时间里,尽可能快乐地休息。 …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正是在分外关注人际、人事这一传统特色上,隐逸文化与先秦诸子文化契合一致.而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宽泛意义上的隐逸文化,自始起即表现为对现实人事的关注,至先秦时期,诸子纷纷讨论、总结了隐逸文化中的这一人事人生内容,并在此点上呈现为不同的面貌和形态.由此意义上讲,它既表现了诸子(即士)文化对隐逸文化的广泛继承,同时又标志着狭义的隐逸文化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4.
汉代大司农源于先秦的“农正”、“农师”、“太府”与秦代的“治粟内史”。其组织机构在两汉时期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晋之际归隐现象比较常见,同时期碑刻资料中有大量相关记载。碑文显示两汉、三国、晋代均有不少隐者,他们生活清贫,但注重个人品节修养。碑文中的“处士”一词值得关注,它包含未仕的读书人和不愿入仕的隐士两种含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辨别。汉晋之际隐士的社会地位较高,受到人们普遍尊崇,所以当时政府重视并征召隐士。碑刻资料所见隐逸诸问题,有利于补充对这一时期隐逸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珍珠,堪称“一代文学”。历代学者都对它做过研究。本文试图从中国先秦两汉时期辟邪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来探究辟邪文化对汉赋创作中的尚奇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隐逸"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生存选择之一。从先秦到两汉,随着专制制度的逐步稳定和完善,士人们在隐逸动机、心态、精神面貌上有明显变化,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士人们在理想追求、生存原则等方面不断妥协与适应,使自身陷入了出入之间的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18.
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盛行,方术文化发达,直接影响了先秦两汉小说的萌生和发展,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刻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文章对先秦两汉小说人物画廊中的神人异士形象的分析,探究道教神仙方术思想对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从中挖掘这些神人异士形象所蕴含的道教的生命意识,说明道教方术文化发展的平民化趋向。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时期中下阶层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涉及农工商三大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享乐风尚又促使她们积极从事获利丰厚的纺织业和其它、商业活动。女性虽然从事着多种经济活动,但除了不可能超越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基础和支柱的纺织业,她们没有在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体来说,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然处于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进行语义场历时比较研究,必须首先对最早阶段形成的语义场状况及基本特征进行清晰考察。先秦时期,“叙说”类动词语义场主要成员有“言”、“日”、“谓”、“语”四个。从使用频率、组合能力上和独立性看,“言”都应该是先秦“叙说”类动词语义场中的核心成员,并将这一核心成员地位一直保持至两汉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