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遇到负性事件时,容易把自己困在问题事件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和身边的资源,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觉得自己无法再承受的时候,便开始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疗法的代表流派之一,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视为问题的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以一例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为例,探讨如何在危机评估、危机转化、危机解除、危机巩固四个阶段中运用叙事疗法来转化危机个案,并探讨该疗法在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干预理论,它摆脱了传统的将人看做问题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取向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现代心理干预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如何将这种心理干预手段应用于高中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形成一种特有的团体辅导模式,需要我们心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从而让当事人的心理获得成长。长期处于手机依赖的学生大都无心学业,不合群,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倘若教师利用单纯说教的方式,学生会从心理上抵触。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当前学校中问题学生教育难、效果差、实效短等问题,以一名学生迟到为例,将叙事心理疗法的基本理念应用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过程中.实践操作得出,叙事心理疗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激发问题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使问题学生转化.  相似文献   

5.
成军 《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16-11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其中叙事心理疗法就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叙事心理疗法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等方法,引导受治疗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去主动配合治疗,使治疗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叙事疗法起源于个体咨询,它有着独特的理念: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个体本身就带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基于叙事治疗理念,构建了“四段式”心理辅导课——外化自身问题、挖掘闪光事件、重组生命会员、重要人物见证,实现叙事疗法与心理辅导课的有效融合。并以“情绪管理”主题为例,阐述了具体的实践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给一线心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邵丽 《班主任之友》2023,(Z2):87-90
<正>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自我意识的教育难以深入。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可实行、易操作的方式——叙事绘画治疗“三部曲”。叙事绘画治疗由黄晓红创立,是叙事疗法和绘画疗法的有效结合,其核心精神就是通过绘画与叙事,让潜意识意识化,再把人和问题分开,让困扰个体的问题得以外化,继而再找出个体的内在力量与外部资源,使个体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将叙事疗法理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建立更积极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跳出“二元视角”看待问题。文章通过阐述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展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成效,通过发现丰厚的支线故事,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被忽视的闪光点,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奔赴,进而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从而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拓宽“大思政”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叙事心理治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叙事疗法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将人看作问题的传统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治疗创始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曾用叙事疗法成功解决儿童厌食等问题,将陷入绝望的家庭带回正常轨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致使他们无法察觉到自身的力量,对自身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应用叙事疗法则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基于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从“外化对话,激发改变动力”、“重塑对话,重现生命闪光”、“由薄到厚,发展积极思维”、“见证对话,增强改变动力”和“应用延伸,预防重于治疗”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中应用叙事疗法,为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叙事绘画疗法融合了叙事疗法与艺术治疗,具有趣味性、体验性、安全轻松等特点。以“你好,‘鸭梨君’”一课为例,从“画出故事:把潜意识‘意识化’”“外化故事:拉开人与问题的距离”“重写故事:发现问题背后的力量”三个方面阐释了叙事绘画疗法在中学生压力调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并指出注意事项:(1)构建安全的心理场;(2)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相似文献   

13.
邵丽 《班主任之友》2022,(Z1):57-59
<正>一、前言叙事疗法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从而引导当事人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疗法十分注重治疗信件的使用。叙事治疗创始人之一Epston指出:“治疗对话就其本质是短暂易逝的,即使在经过一次富有意义的治疗对话后,当事人也很快会遗忘。但信件中的语句却不会消逝,能在时空中见证和延续治疗实践。”好的叙事治疗信件可以强化当事人的自我探索。由于信件可以长久保存,当事人再次遭遇问题时,原有的信件能提供当时的想法和决定的回忆,从而帮助当事人更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叙事疗法提出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外化”。心理教师结合在校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外化的具体步骤:对问题的命名—描述问题的影响—对问题影响的评估—调整对问题和影响力的评估。还提出了利用沙盘和结合绘画创造性地外化,为心理辅导提供外化的思路,为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15.
叙事心理疗法将人和问题分开,把辅导重点放在引导当事者关注自身的优势上。把叙事疗法应用到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有助于学生透过"叙说故事"重新发掘自己的勇气和生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邹某因与男友分手多次而尝试割腕,咨询师运用问题外化、重塑关系、寻找例外等技术,帮助她重写生命故事,走出了心理阴霾。  相似文献   

16.
一名“随班就读”的五年级男生,因学习困难,上课有些内容听不懂就破坏课堂秩序,严重干扰上课。辅导中,心理教师先化解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情绪,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然后使用叙事疗法,使学生看清自身战胜问题的潜在力量,帮助其纠正对于“随班就读”的错误认知,寻找身边的支持,最终改善扰乱课堂的问题行为,重新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7.
一位曾经成绩优异的高中学生在网课期间沉迷网络,学习退步,引发了厌学情绪,表现为上课困倦、不交作业。心理老师综合运用意义疗法、叙事疗法和助人“三阶段模式”等,辅以家校联席会议,家校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其制定学业规划,最终使其走出了“摆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外化是一个开放性的叙事心理疗法。"问题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人的内在的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叙事心理治疗的外化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往往会很枯燥乏味,外化让学生很快就能突破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外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干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成功感和耐挫力,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思潮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霸主地位的否定,引起了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在内的“叙事革命”。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单薄到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叙事疗法和沙盘游戏的理论有共通之处——相信来访者内在的力量。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将叙事疗法的理念、技术与沙盘游戏体验性、可视化、生动的意向相结合,有利于贴近中学生的特点开展咨询工作。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外化技术,将人和问题分开,使来访者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问题的专家和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