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义小语教材从四年级起,将“预习”编入课文,使预习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编写特点,灵活运用“预习”,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主发展 自能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学生自主决定预习方式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文都有导读、预习。大多数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指导 ,有些教师甚至硬性规定学生按老师教给的步骤去进行预习。但实际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原因何在?主要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潜能。在预习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自主”的和谐统一。教师“导”而不牵 ,仅是辅助性。学生是主体 ,具有自主性 ,教师既对预习授之以法 ,又不拘泥形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作出自主选择。如教《五彩池》一文 ,…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也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今晚的作业是预习下一节.”一句话下去,学生随便地打开书看一看,走马观花,预习完毕.这样的预习对学习新课有作用吗?又有多大的作用呢?“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常言说得好,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法,力求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文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物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学的落脚点应放在学法指导上。作为身处中学生物教学一线多年的执教者,我从未放弃过践行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理念,教学效果也的确令我深感欣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也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1.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指导学生自学的前提。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以使其有针对性地阅读、实验与讨论,寻求答案,尽力达标,其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2.指导学生进行三级预习。三级预习即指学期前预习、周预习和课前预习,其中课前预习最为重要。预习中要求学生:(1)划出概念和名词术语,以防模糊或混淆;(2)记下疑点难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既然预习如此重要,那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常有老师感叹课前预习多在课外,很难调控。其实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切实落实指导规范,定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把“预习”编入课文,目的是通过“预习”提示学生,使之学到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预习”提示为导向,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自读、自求、自得。预习前,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预习”所提示的知...  相似文献   

7.
<正>“扶放有度”实现了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成功转变。有效的教学往往伴随着一种连续性,即教师逐渐将学习权下放给学生。在这个放权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更有能力的独立表现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引导学生开展高效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的学科,因此数学预习与其他学科的预习不同,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新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思考、领悟,  相似文献   

8.
预习·问答·指导·归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预习、问答、指导、归纳”八字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启发诱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寻求答案。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题自学新课。预习题的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突出重...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本文以“圆与直线相切的判定”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如何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 一、从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让学生进行预习。但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授课计划给学生提出预习的内容、要求,让学生自己在摸索中找到答案。对有疑惑的  相似文献   

10.
课内预习是相对课外预习而言的,因为在小学教学中,一般意义上的预习,主要是在课外进行的。课内预习比课外预习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长处: 其一,实行课内预习,可以使预习在教师的直接控制和直接指导下进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较快地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二,课内预习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对学习新课进入一个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其对教学问题的“心向”,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势必会处于一种“既懂又不懂,既不懂又懂”的状态,这就等于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急于想知道自已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这无疑对学习新课是有好处的。其三,课内预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实践证明,许多比较简单的教学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完全有能力获得初步的理解。那么,怎样搞好课内预习呢?  相似文献   

11.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细化指导.落实各项需要做到的内容.课堂上要有检查反馈环节。如此常抓不懈,学生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最终.学生将学会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体现和渗透学法,教给学生“寻找真理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认识。 一、引入预习,指导预习 学生的预习活动是为上课作准备的,但把预习活动仅仅局限在这一点上,则有失偏颇,也会使一些教师在安排课内预习时产生这样的想  相似文献   

13.
在对安徽省蚌埠市X中学的课改现状考察中,发现该校利用“导学案”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然而这一创举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我们进一步对预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其中存在着教师不加指导地布置预习,对预习内容不加选择,将预习当作是完成习题,预习范围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本身等不尽如人意之处。建议教师布置预习时把握这样三点原则:适量与适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变先教为先学,把首次感知的权力让给学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和复习的环节,而忽视重要的预习过程。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预习是最先也是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初次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时,总是充满了新鲜感,总想一口气读下去,如果教师将这一环节充分重视,必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教师先教为学生先学。指导学生先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数量、质量和方法、步骤上作具体的指导。如在指导学生预习《孔繁森》一课时,我们从“读、画、查、标、思”等五个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预习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力和已有的知识,理解一篇新文章,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发学生参加阅读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指导预习,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  相似文献   

16.
“四习”是指教学过程中预习、传习、练习、复习四个环节。注重在“四习”环节中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预习中传授思考方法 预习是学生听课的基础和准备。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时,适时有目的地给学生传授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抓住听课重点,质疑提问,对所学知识起到拾疑补缺或深化理解的作用。在指导预习时,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有趣阅读,乐于寻找疑难,以便听课时质疑提问。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 ,对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强调教师如何领会教学大纲、如何驾驭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研究教材多 ,研究教法多 ,而较少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 ,对学生自觉摄取知识的能力了解不够 ,以致出现了“教”与“学”脱节的现象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并逐渐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一、对预习方法的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 ,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重要步骤。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的重要性 ,即使是预习也往往是草草看一遍 ,不知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处理“导”与“学”关系,使“导”与“学”各自发挥最佳效益,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笔者近年来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课前预习:设置提纲—引导看有目的地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轮廓,并初步了解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这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时机,学生在预习中认识知识,理解知识;也能培养阅读、分析、归纳和总结等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干预习前根据认知目标,精编预习提纲,在预习中适当指导、点拨、激励…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将课本预习内容搬迁到导学案中,安排学生在导学案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化学学科的自主预习;将化学教学知识点融合进导学案,按导学案的内容安排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习题训练渗透在导学案之中,进行适当的化学训练;最后通过阶段性检测导学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行化学教学的查漏补缺.要想实现有效的化学导学案教学,教师必须从导学案本身入手,完善导学案,结合相关的预习、课堂、复习、检测技巧,进行化学“学案导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是“内因” ,教是“外因”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导”。在信息化社会里 ,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 ,因此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会“预习”预习即学生在课前自学。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