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心理游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巧妙的心理游戏设计,能够创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引发学生感悟与思考。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心理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引领,适时改造已有心理游戏的活动道具、游戏规则,或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活动热情,提升心理课堂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应遵守的相关原则,初步建构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巩延花  张锋 《科幻画报》2022,(10):112-114
教育发展新时期,教学目标完成难度较高,这是所有教师都必要接受的考验,提升教学趣味性这一目标就囊括其中。除了提升教学趣味性,还要确保趣味性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中,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重要意义。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教师提升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阐述与分析趣味物理实验在课堂的运用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心理活动课作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现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设计活动课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增进团体的活动性、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课堂观察与反思,结合课例的评价,笔者总结出在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中值得关注的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5.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在音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趣味性,也要注重实效性。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很多有趣的小组合作游戏形式来提高音标学习的趣味性。可运用课堂反馈、开展竞赛、不断巩固的方法来提升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17,(6):106-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低效、教学方式单一、德育色彩浓重、课程设置"一刀切"的问题。翻转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模式,使之变成"课前听看MOOC讲解,课堂上参与体验式活动",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既切合大学生多层次心理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切合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生命体验的特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提升高效课堂的效率是众多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采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效率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身心发展,以针对性的方法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方法必须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充分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所以需要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提高趣味性教学的方式。本文通过探讨运用教材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运用故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需求,以此来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并有效创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拓展性课程是建设校本课程的有力支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之中,让教育更有生命力。教师要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心理桎梏,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美霞 《江苏教育》2022,(24):24-26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担任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教学能力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核心胜任力特征。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充分的课前准备、灵活的课堂实施和及时的课后总结有助于心理健康教师了解学生需求、应对课堂生成、反思教学成效,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学原则等。高职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外引申到课内,排入课表,开展“分层目标”、“内容体系”的课堂活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是一种全新课型,通过对其基本结构、教学原则的探索,提出心理健康课教学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钱新蕾 《教书育人》2013,(11):62-62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信息技术知识是当今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小学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利用课堂的时间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行信息技术兴趣化教学,教师在课程的开始、课程进行时、课程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做到趣味十足,这样才能达到兴趣化教学的目的,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有的放矢.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功能,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原则以及设置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就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也提不起兴趣。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思维,探究有效的趣味性的教学对策。兴趣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保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探究了一些实现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思想认识、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学有所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分为主干课程和延伸课程两类;课程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三个原则;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等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理论效果评估与实际操作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全面推行综合素质教育,期望以此稳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数学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如何融入趣味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更值得教师广泛关注,课堂趣味性是促使小学生喜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的关键。简要探讨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可行性对策,为探究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中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致使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建设宗旨。究其原因,高职学习氛围单薄、教学评价标准有失偏颇、教师自身未能坚守"师尊"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曲解,是"泛娱乐化"得以侵袭高职心理健康课堂的重要原因。规避"泛娱乐化"倾向,高职院校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心理健康教师要坚守自身的专业精神和提升教育姿态,心理课堂要还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低俗娱乐的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强山 《学周刊C版》2023,(34):160-162
极具趣味性的课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广大教师要以提高课堂趣味性为目标开展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使他们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提高身体素质。但传统体育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为了改变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增加体育课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内容、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人格榜样作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心理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心理课也需要顺应大单元教学的潮流,进行课堂改革,助力课堂提质增效。结合心理课教学及教研经验,分析了小学心理健康学科单元教学的意义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范晓娟 《教师》2014,(8):114-115
在高职无线电装接与调试高级课程中,趣味性电路的制作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课堂中开展趣味性电路制作的有效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它贴近实际生活,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边做边学,达到夯实理论知识和强化电子技能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