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ISD,通常被翻译为危机事件压力转化,主要是指通过结构化的访谈对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危机者转化危机带来的压力及各类可能和隐藏的心理阴影。CISD一般被运用于突发事件后受影响人群的心理干预,通常以小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后来也逐渐被运用于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本个案中,心理教师运用CISD对一名自杀未遂的女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晤谈过程中遵循CISD的七个阶段,整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5·12大地震后对于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否认阶段、愤怒阶段、抑郁阶段、逐渐平复或产生障碍等四个阶段,同时伴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不良心理反应.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完善灾区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干预;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进行专业治疗和长期的追踪研究.以期能够帮助灾区中小学生正确应对心理危机,重新振作起来,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病理性心理学取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它导致了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内容窄化和综合功效的弱化。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评价模式扩展危机心理辅导内容;运用其干预模式实现层级预防;运用其团体辅导营造危机心理的消解氛围。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学生在转介就诊后都会回归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仍需要心理教师继续跟进关注其后续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心理干预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本文以一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的学生为例,通过借助CBT技术帮助其改变不良认知,朝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经历过重大校园危机事件的中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传统心理干预中蕴含着积极趋向与积极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积极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相结合,并推广以班级为单位的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6.
奚正新 《高教论坛》2013,(7):119-121,129
独立学院学生与一本、二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心理危机方面有着不同的成因和特点,所以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构建行之有效的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两径三段"式的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包括外部干预和自我干预两种途径,危机出现前的预防干预、危机过程中的即时干预、危机处理后的善后干预三个阶段。外部干预和自我干预在干预的三个阶段相互作用,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心理筛查工作完成之后,为了减少误判,有必要进一步评估学生心理问题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否需要进行危机干预、是否需要转介等,这就需要开展心理约谈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在需要约谈的学生数量比较庞大的情况下,结构化心理约谈更有利于提高约谈的效率和准确性。心理教师通过确定约谈对象、主动发出邀请、介绍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综合评估、给予心理支持等环节,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为下一步的预防、辅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存在机构不健全、咨询教师数量不足和未专职化、学生主动咨询意识薄弱、危机发现欠及时等问题。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利用其信息获取直接性、沟通交流简便性、危机干预灵活性等优势参与到心理危机干预的各阶段中,成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作用的优势,然后论述了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流程,最后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应用团体辅导对问题学生进行干预,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职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成效。结果表明: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和问题直接干预的方法对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均有效果;运用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团体辅导的心理干预方法优于运用传统的问题直接干预方法。运用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要好于运用传统的问题直接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辅导存在着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和二级学院心理辅导两级体系,两种心理辅导既遵循共同的原则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更多地体现医疗倾向,咨询师与来访者生活中互不熟悉,来访者主动求助,咨询师为来访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偏向于教育倾向,体现了中国人委婉艺术的思维习惯,教师主动介入、激发积极心理能量、发现并转介严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干预效率。两种心理辅导相互结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阳农林学院选取32名被试,分成实验组(16人)和对照组(16人),对实验组被试开展为期8周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进行前后测,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多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性提高,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3)存在非常显著的组别主效应和辅导主效应,组别和辅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城市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并探讨其辅导效果,笔者采用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以及自编的团体满意度自我评估问卷,对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在心理辅导前后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倦怠状况及其自我评估满意程度变化。结果显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得分都比较高,其三因子分值在进行辅导后均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 团体成员对自己的变化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团体活动前后比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城市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 在校本培训中,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应对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不伤害协议也叫不自杀、不自伤协议,是指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与有自杀或自伤风险的来访学生之间达成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做出自杀、自伤等行为的约定。不伤害协议主要运用于有自我伤害风险的个案群体,主要作用是拓展牵绊来访学生的抓手,增加其活下去的理由,确保其生命安全。不伤害协议的具体使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建立关系是前提;(2)遵循自愿原则;(3)注意时间间隔;(4)灵活使用口头和书面协议;(5)澄清协议中的关键。实践表明,不伤害协议在中小学生危机评估和干预中有一定的优势,心理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不伤害协议,或是将不伤害协议与其他危机干预措施结合使用,有效预防或干预校园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5.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需要辅导员发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在心理危机事件的及早发现、汇报与干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针对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参与不足的现实,分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和辅导员参与干预工作的独特优势,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识别、处理及后续管理各阶段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可能存在自我伤害的高风险时,心理咨询师有向对方合法监护人提出预警的责任。但是,告知监护人意味着要泄露来访者的咨询秘密,这不可避免会影响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心理危机干预后如何重建信任?本文结合一个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从澄清感受、自我暴露、阐述规范、调整认知等角度进行了成功的辅导。  相似文献   

17.
黄建龙 《考试周刊》2013,(59):164-165
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究竟是更需要专业心理辅导,还是需要足够的爱心、关心让他们自我引导,甚至需要给予挫折和打击,锻炼承受能力,这些问题是无法准确界定评判的。更重要的是,目前,辅导员应该担任怎样的角色,肩负怎样的责任?专业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介入中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探讨学生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的特殊地位,有利于探索心理突发事件中有效的"非常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危机的阶段。近年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简称SFBT),因其有易学好用、适应广泛、积极正向、伤害最小等特点,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一名初二学生因同班好朋友意外去世,产生非常强烈的哀伤反应。心理教师运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制订干预目标,通过两次六个阶段的辅导,建立“尊重”的关系,给学生“希望感”,帮助学生改善不良情绪,充分调动内外资源,帮助其顺利度过心理危险期,获得新的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灾后心理援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援助是灾后重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援助的效果与援助工作的科学性有关。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要提升心理援助的效果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即:在干预的对象上,处理好心理自愈与治愈的关系;在干预的理念上,处理好心理辅导与系统搅动的关系;在干预的科学性上,处理好援助者热情与专业水平的关系;在干预程度上,处理好援助者过分卷入与自我保护的关系;在干预的周期上,处理好短期援助与长期援助的关系;在干预动机上,处理好助人者需要与受援助者需要的关系;在干预的方法上,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干预的认识上,处理好心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文章同时提出了利用媒体力量在全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构建一种非心理辅导老师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危机隐性干预体系,辅助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工作,主要从源头上消灭引发危机的根源,将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该系统的具体构成包括组建以学生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干预群体、培训全校教师危机干预知识、坚持以学生心理档案为主体的筛选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行成针对特殊群体的联动关爱网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