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仕林 《今传媒》2022,(8):87-90
《报童》是改革开放初期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大后方进行斗争的电影,在家国情怀之“风”的银幕感召下,呈现出对国民党讽刺及透过影像的辞义与才品,在对革命精神的刚健“骨力”传达中实现了“风骨”的情理合一。其在继承古代“风骨”美学范畴的基础上承担了“正始之音”的历史使命,对当代电影摆脱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0年2月开播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节目《守望家国》,记录疫情之下中华儿女特别是湖北人民守望家国、勇敢战疫的感人故事,诠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厚植爱国情怀提供了策略样板。  相似文献   

3.
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全景式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厚植青年的家国情怀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综艺节目不断细分,百花齐放。汉字、诗词、著作、古董文物都成为文化综艺竞相研发的对象。央视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在此背景下一跃而出,成为继《国家宝藏》之后的又一文化综艺佳作。《信中国》以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员的书信为载体,用读信和解信的互动方式,探求信件背后的故事,弘扬《信中国》中的"信任""信念""信仰"……一封封信件,以字表情,立足的是家长里短,展现的却是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5.
《新闻天地》2011,(7):F0002-F0002
在严家冲煤矿生产区,井口两边“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干泰山”的字样赫然醒目.一车车乌黑闪光的煤炭正从矿井运出。邓永辉正带着矿领导在生产一线指导生产。作为民营企业家,他的事业正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黄勇军  张佳凤 《视听》2023,(5):78-81
纪录片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叙事策略体现着时代与人民不同的紧密程度。纪录片《这十年》以宏大叙事立意,将国家与个人命运融入细微化的微观叙事中,展示这十年里中国发展巨变中人民自我价值和梦想的实现,揭示了国家与个人命运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后续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慧强 《视听》2022,(3):83-85
主旋律电影蕴含的家国情怀是国民自古以来无法分割的民族情感,是国人根深蒂固的集体记忆.主旋律电影在注入家国情怀时,逐渐分化出革命历史片、伟人传记片和时代英雄片三种类型,并且将叙事方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最终形成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交融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国家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吴军垒 《云南档案》2014,(10):22-23
<正>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河南鄢陵籍的陈德馨在列。1938年9月初,时年34岁的国民革命军第86旅旅长陈德馨在武汉会战中以身殉国,他成为鄂东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人。蒋介石、冯玉祥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前往致祭,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中将军衔,1988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0.
从2020年2月20日开播的防控疫情纪录片《守望家国》,通过"自述+记录"的方式,以故事化和情景再现的表达手法演绎防控疫情大考中志愿者和医务人员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巧妙地传递了疫情防控过程中展现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陈雪贞  高昕 《档案》2022,(10):45-51
考察中华优秀传统家训的社会功用,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目标。宋代家训在当时发挥着创新社会治理、巩固社会统治和醇化社会风气的功用。家国情怀是寓于宋代家训中的“合理内核”,反应出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士大夫阶层围绕治家和治国展开的全新思考与实践,以及“士”精神的升华与勃发。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联合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设有华文旧体诗词专版,这些诗词有着丰富的主题,既饱含海外华人群体浓郁的爱国情怀,又渗透出深深的乡情乡愁,其共同点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通过"黄帝""月""酒"等象征意象来抒发情怀.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家国情怀是自我认同的根本,乡情乡愁是自我认同的纽带,而中国诗性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因,世界华文诗词创作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友德 《兰台世界》2016,(20):85-88
严复是极具环球眼光和时代意识的爱国思想家,对国家和民族始终自觉地葆有深切而真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从其《遗嘱》可窥探出他一生的行动与思想之轨迹,其"三民"思想极具远见卓识,充满了人本、科学、开放的精神和深切的家国担当意识,引领了一个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积蓄了最根本的能量,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性意义,于当前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囿于民族元素和文化隐喻性的表达,一直处于市场边缘化的地位。在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受困,全球多元文化和价值导向冲击的境况下,突出"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对"一体化"国家的认同构建,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该肩负起的担当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陈萱 《东南传播》2021,(9):10-14
观影作为一种在特定场合与时间下集聚的集体行为,它不仅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仪式".电影作为一种意义生产模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思想载体,在推动社会聚合方面担任重要角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档上映,电影运用仪式化传播方式,传播了家国情怀的仪式性内容,使观众燃起了对家国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抗疫特别节目《守望家国》,由央视电影频道与湖北卫视等17个地市级电视台联合出品,节目团队用镜头记录下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真实故事。在《守望家国》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苦口婆心的理论解读,而是全民抗疫斗争中人们清晰可见的生动实践。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也许就是这样简单,让人民群众可见、可知、可感。《守望家国》真正做到了。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新闻前哨》2023,(6):41-43
电视剧《人世间》是一部帮助观众回顾历史、唤醒记忆的年度大剧。本文从记忆理论出发,以媒介记忆理论为基础,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了电视剧《人世间》中的家国叙事特征,并解读了该剧如何通过平凡的故事内容和朴实的表达方式来唤醒观众的记忆,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观察发现,该剧立足于“民间视角”,聚焦人物命运和家庭变化,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折射出社会、国家和时代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青年一代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王伟伟  孟丹妮  金鑫 《传媒》2019,(17):37-39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仅15天累计票房已突破40亿元大关,不仅在国内领跑电影春节档,同时也在海外引发了强烈的观影热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该电影力求创新,不仅引领观影人享受科幻场景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更在影片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中国价值观,从而体现出国产科幻电影的大国精神。作为里程碑式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摆脱了好莱坞传统的科幻电影范式,融入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国产科幻电影所带来的家国情怀。笔者通过探析《流浪地球》的家国情怀与中国价值观,展现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的攀升,为今后的国产科幻电影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9.
在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央视电影频道推出了一档特别节目《守望家国》。节目制作团队用影像呈现了最真实、最生动的全民战疫日记,让亿万观众感受到抗疫一线无名英雄的拳拳爱国之心。这档节目,是用中国抗疫故事来阐释我国社会制度显著优势的有益探索,也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影像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推出的抗疫特别节目《守望家国》,以微叙述方式,记录了疫情之下全国人民守望家国的动人瞬间,镜头下不计其数的"逆行英雄"们众志成城、勇敢战疫的感人故事,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