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情绪管理问题是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主动求助,说孩子脾气暴躁,亲子矛盾频发,希望心理老师给予帮助。心理老师运用叙事疗法,深挖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把问题与自己剥离开,增强掌控感;引导学生寻找例外,挖掘学生应对问题的资源;通过家校对话来促使家长改变,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成长,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心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致使他们无法察觉到自身的力量,对自身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应用叙事疗法则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基于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从“外化对话,激发改变动力”、“重塑对话,重现生命闪光”、“由薄到厚,发展积极思维”、“见证对话,增强改变动力”和“应用延伸,预防重于治疗”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中应用叙事疗法,为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名高中女生在目睹好友遭受班上同学孤立后内心非常恐惧,害怕自己也像朋友一样被人孤立,内心安全感缺失,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辅导者采用叙事疗法,通过积极共情、聆听故事、外化问题、寻找例外、丰富生命、积极赋能、催化行动,帮助该名女生降低焦虑情绪,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叙事疗法提出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外化”。心理教师结合在校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外化的具体步骤:对问题的命名—描述问题的影响—对问题影响的评估—调整对问题和影响力的评估。还提出了利用沙盘和结合绘画创造性地外化,为心理辅导提供外化的思路,为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故事组成的,故事的意义是人们自己建构的。面对父母离异的学生,心理教师利用叙事疗法,首先将问题与她分开,引导她寻找生命中的闪光事件,并由薄到厚,帮助她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也看到,孩子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人,母女俩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有爱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6.
一个8岁男孩出现了反复啃咬指甲的行为,对其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和命名技术,引导他将问题与自己分开,重新看待问题,缓解了焦虑情绪;为他赋能,激发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会与问题相处,并找到了科学应对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一名高三男生失恋后产生了焦虑感和无力感,自信心下降,并伴有考试焦虑和躯体上的心悸感。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技术、跨时空对话技术等,通过五次辅导,引导来访学生逐渐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受和想法,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和表达意愿,看见自己的成长,并化遗憾为高考的动力,提升学习自信心,最终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一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蜗牛。平时它都在森林里面找可以吃的树叶,有一天它来到了一座菜园里,这里的东西它并不是很喜欢,但不知为什么,蜗牛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把菜园里的蔬菜啃得满身洞……” 上面这个故事,对于一般人来说毫无意义,但它却改变了阿琳对我的态度。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个隐喻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是常听学生诉说故事的人。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聆听学生诉说故事的过程,就是我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每个五十分钟的咨询时间里,我要与他们一起经历困惑,找到“出路”。因此,每次心理辅导结束后,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放空自己,让自己准备好聆听下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叙事心理治疗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倡导问题在于问题本身,而不在于人.叙事疗法有一系列独特的技术方法,如故事叙述、问题外化、解构、重构等.主要通过阐述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叙事治疗的过程和技术,进而讨论它与传统心理治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信件是叙事疗法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可延续辅导对话中的赋义,另一方面,可以将心理治疗的效果延伸到咨询室之外。叙事理念下的书信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区别于普通的信件往来,需要注意四个问题:(1)咨询师回信时要贴合来访者的体验与语言习惯;(2)保持叙事的"去中心化"与"有积极影响"的自我定位;(3)时刻将人与问题分开,使用外化语言来描述问题;(4)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应前后衔接,能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梳理他遇到的问题。本文以疫情期间一例危机个案的线上辅导为例,探索了叙事信件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观察缺乏精确性和深刻性,对事物的理解比较片面,容易受消极信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相会伴随着个体心理历程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并且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对真相造成影响。一名小学一年级女生情绪易失控,敌意思维很强,容易对他人作出消极评价。心理教师运用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学生重构故事,解决问题,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叙事疗法认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中小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生活经验,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可应用叙事疗法,通过故事叙说,将学生的问题外化,寻找其闪光点;把学生放在有力量的位置,引导学生重构生命故事,树立自信,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动权,增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  相似文献   

14.
一名小学三年级女生每天一提上学就肚子痛,在家休息时,肚子痛的症状会减轻。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器质性病变。心理教师通过积极关注和激励的方法获得了该生的信任,之后运用沙盘游戏引导该生把心中的害怕和恐惧情绪表达出来;借助角色体验,使她的潜意识意识化,重构自己的内心镜像,明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促进内心和谐,提升心理动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求助者小莉,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一、主诉及个人陈述 小莉自述: 原来我很幸福,每天都很快乐.因为爸爸妈妈只要一有空都会陪着我,一起送我上学.他们很疼我,宠着我,只要我想要的他们都会满足我,都会给我买.妈妈每天给我绑头发,编好看的辫子,给我买最漂亮的公主裙.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说我真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家中的小公主.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陈述开学至今,昊昊妈妈接连三次找我,希望我能出面和昊昊爸爸沟通一下。起因是爸爸经常因为琐事责骂昊昊,特别是去年借调到上海某行政机关工作后,他对昊昊的要求更严了,不仅常常责骂,有时还动手打昊昊。上个月,因为语文单元练习成绩没有达到爸爸的要求,昊昊先是被爸爸劈头盖脸数落了一顿,后来还被爸爸打得背上黑紫黑紫的。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呈现
  (一)不安的孩子
  小杰(化名)是个一年级的小男生,眉清目秀,非常可爱,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时穿着一件小西装,非常帅气。在妈妈的陪同下,他走进咨询室,扭扭捏捏,不敢前行,头略低,不时用眼睛偷偷瞟我,还抓着衣领不停地咬。我微笑着示意他过来,他看到我的笑容,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比较紧张。坐在我身边,他很是不安,总是不停地动,有时候翻白眼,有时候伸脖子,明显伴有抽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进入膨胀式发展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断因为自己的经历而发生变化,但因为两极化思维的影响,很容易陷入极端自我否定而对自己有不恰当的评价。以因学业挫折而否定自我的来访学生的问题为例,通过叙事疗法,帮助其发现“问题”对自我评价的负面影响,将困扰自己的“问题”与真实的自我分开,重新建立应对问题的信念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叙事心理疗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本、积极导向的短程心理辅导技术。通过分析叙事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以实例详细阐述了叙事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申宜欣 《广西教育》2023,(13):37-39
本文针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初中生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不良情绪无法及时排解等问题,结合叙事疗法的优势与特点,通过运用叙事疗法实施多个主题的初中团辅,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